- 人生不必太合群
- (日)小川仁志
- 837字
- 2022-07-12 15:30:27
30歲,重歸社會
隨著逐漸沉迷于哲學,我的孤獨感消失了,這對我來說是非常不可思議的體驗。雖然每天還是同樣在思考如何一個人度過人生,但對比之前可是完全不同的心境。
學習哲學之外的閑暇時間我開始找工作,報名了30歲也可以參加的市政府公務員考試。
“為什么報市政府呢?”別人常常問我。主要是以往的經歷讓我萌生想要改變社會的想法。而這種想法一直藏在心底,所以考公務員算是一個理想的選擇。
其實辭職后馬上找工作才是最合理的,可“跨國公司出身”那種無謂的優越感和自尊心阻礙了我的行動。
然而,長達四年的蟄居生活以及與哲學的相逢,讓我不再為那些無聊的尊嚴而駐足不前。
遇上哲學之后,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每一天都變得更加充實。我的日常也不再像以往那樣無所事事、自甘墮落,而是進化到了博覽群書、保持深度思考的日常狀態。
30歲這個年紀報考市政府屬于高齡,不過我還是通過“新人選拔”渠道報考,所以算是新手公務員的一員,也必然地有了很多同時期入職的伙伴。他們很多都是大學剛畢業,大家的相處氛圍很是和氣,經常一起吃午飯、組織各種聚會。
他們都很善良,熱情地邀請我這個“大叔”進入他們的圈子。如果我還是一個蟄居族,可能會很開心參加他們的聚會。但當時的我由于沉溺哲學,珍惜一切時間讀書思考,甚至到了寧可花錢也要擁有獨處時間的地步。這可不是在開玩笑,工作中難免有不得不去的飯局,但我經常在交掉自己那份會費之后就趕緊回家了——會費算是缺席飯局的謝罪費。
我也經常在午休時間獨自前往閱覽室讀書,這樣一來大家都以為我是一個不善交際的人,也便不再喊我參加聚會了。雖然我意識到周圍人的憐憫目光,但是每逢此時內心都會感到一種解脫:終于有一個人的時間了。
這是我30年人生經歷中第一次出現的心態,之后我也一貫保持著這樣的處世之道。人生,不必太合群。
我曾想,一定有某個瞬間,讓我對孤獨的態度由消極走向積極,而這個瞬間應該就是我遇到哲學的那一刻。但現在看來可能不止于此,更重要的應該是那些為消極孤獨所苦的每一天,都給之后的積極孤獨做了鋪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