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喬家商道
  • 馮耀龍
  • 2841字
  • 2022-07-14 17:32:05

◆ 走南闖北尋出路

清朝乾隆時期,祁縣人在口外已經開始了頻繁的貿易活動并形成了較大的勢力,在歸化城的三大旅蒙商號中,有兩個是由祁縣人創辦的。自然,祁縣人出身的喬貴發也容易被商隊接受。憑著一身的力氣和精明的頭腦喬貴發找到了拉駱駝的工作。

駱駝是當時商隊重要的交通工具,因為駱駝耐力好而且性情溫順、飼養簡單,適合長途跋涉。旅蒙商隊一直都用駱駝運輸貨物,有駱駝才有錢賺,因此拉駱駝人的工資也比較高,雖然沒辦法和商人相比,但和在家種地、幫工相比已經是十分豐厚了。當然,拉駱駝也的確是份苦差事,因為駱駝本身就是一種能吃苦耐勞的動物,人要跟上它的工作節奏,也得能吃苦耐勞,所以當時歸化城流傳著一句俗語:“世上三般沒奈何,趕車下夜拉駱駝。”

喬貴發是個機靈的后生,在商隊里能言善道,而且愿意出力氣,為人實在,商隊里的人都很喜歡他。加上商隊中有許多祁縣老鄉,他們愿意和喬貴發打交道,也愿意幫助他,這給喬貴發的拉駱駝生涯帶來了許多快樂和溫暖。

商隊生意不同于商鋪生意。做商隊生意的人,一般都是個人,不會拖家帶口,所以大家出門在外就都是兄弟了。在這種臨時組建的團隊中,公平是核心原則,這給喬貴發十分新奇的感受。日后創立商號時,他也盡力保證伙計間的公平,給他們些許溫暖。

喬貴發的這次出走讓他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也奠定了喬家幾百年的基業。如果沒有喜宴受辱這件事,喬貴發可能會繼續守在村里,而這樣是沒有出路的。因為從當時的情況來看,祁縣一帶的官道和交通要道上早就擠滿了形形色色做生意的人,像喬貴發這樣既沒有本錢又沒有人脈的晚輩,很難有獲得成功的機會。他只有走得更遠,才有機會獲得貿易差價,賺取可觀的利潤,而旅蒙經商給了他這樣的機會。

旅蒙商隊為何能賺錢呢?這是因為蒙古人不重視商業,蒙古地區的商品貿易被外來的旅蒙商人所把持,再加上當時交通和通信都不發達,信息嚴重不對稱,商人們就利用懸殊的差價謀取暴利,而他們依托的交通命脈就是旅蒙商道。這條商道北接歸化城、南連漢口,由北向南,途徑內蒙古的和林格爾,山西的右玉殺虎口、寧武縣、太原以及河南的開封等地。這條商道基本上是以祁縣人為主的山西人一步一步踩出來的,不僅促進了南北貿易,也推動了祁縣人發家致富的進程。

商道興盛,給百姓提供了數以萬計的工作機會,他們帶來的貿易往來穩定了大半個中國的經濟,茶商途經的城鎮跟著富了起來,山西由此富了起來,喬家也因此崛起。晉商中最為成功的八大家族中,喬家、常家和范家就是靠茶葉之路興盛起來的。

從歷史的角度看,旅蒙商道的開發與清朝的軍事、政治形勢有著重要的關系。當時商道的主要貿易商品是茶葉,而中國作為茶葉的原產國,不僅國內的消費量巨大,國外的貿易量也十分巨大。自從有了國際上的貿易后,茶葉就一直作為硬通貨流通。明朝時期,因為戰亂和懲戒游牧民族,內地往來蒙古的商道關閉。直到清朝滿族入關,對蒙古的態度有所轉變,商道才得以重新打開。這條綿延萬里,匯集文化、政治、經濟、民俗和宗教的商道,給了許多像喬貴發這樣的年輕人機會。不過,邊境問題卻一直影響著商道的安全,讓很多旅蒙的商人頭疼不已。

清朝雍正之前,游牧民族多次南下侵擾,搶走大量的物資和錢財,這些物資和錢財有些屬于當地居民,有些則屬于旅蒙商人。到了雍正末年,游牧民族內部紛爭不斷,各部落間元氣大傷,其中較大的部落為了保存實力,向清政府求和,以免清朝政府借此機會鏟除自己。清政府名義上答應了談和,實際上則派出部隊駐扎在邊疆,鞏固西北地區的統治,旅蒙商道也因此獲得了安寧。為了徹底解決邊境問題,清政府甚至建立了新的城鎮以鎮守邊境。城鎮建好了,邊境穩定了,旅蒙商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護,但仍然面臨著一個嚴峻的問題,那就是匪患。

當時的商道上盜匪猖獗,雖然官府出面整治過幾次,但效果不佳。朝廷甚至在商道上設立了駐防城和驛站,里面駐有軍隊,遇到盜匪可以隨時出兵解決。盡管如此,商道上的盜匪還是屢禁不止,一些生意人甚至因此而喪命。

喬貴發一年四季就行走在這條充滿希望和危險的商道上,終日風餐露宿,或者遭遇土匪攔路,或者遭遇野獸尾隨,還要忍受惡劣的天氣:夏天,沙漠上會卷起狂風和沙暴;冬天,草原上會遭遇暴風驟雪。喬貴發本人也遇到過幾次危險,好在每次他都能化險為夷。

旅蒙商人在危機四伏的環境中,帶著蒙古地區的皮張、絨毛和藥材南下漢口,再將江南的茶葉、煙草、布匹、綢緞和鐵器販賣回蒙古草原。雖然他們是中間商,是現在被人不齒的“倒爺”,但是他們賺取的每一文錢,都是用命換來的。

經過幾年的拉駱駝生涯,喬貴發的力氣變大了,錢也攢了一些,見識更是增長了不少,但他對這份工作也產生了厭惡,畢竟拉駱駝是一項技術含量不高的工作。他不僅要拉駱駝趕路,還要格外注意駱駝的生活,相當于駱駝的貼身保姆,賺的就是個辛苦錢。而且,喬貴發這幾年也接觸了不少東家、掌柜,了解到他們一年賺的錢自己一輩子都賺不回來,最殘酷的事實是:做生意的往往年紀越大賺得越多,而拉駱駝的年紀越大就越賺不到錢。

如果一個人缺少遠見,只顧眼前,或者只和不如自己的人比較,那他就會安于現狀。但喬貴發不是這樣的人,他要學這些東家、掌柜,去做生意,賺更多的錢。

想法雖然不錯,但是做什么生意呢?或許很多人在創業時都會這樣問自己,但是喬貴發不急于找到答案。因為當時歸化城三個商號的創始人都是窮人出身,喬貴發覺得,他們既然能闖出名號,自己也能。所以,他最初瞄準的創業地點就是歸化城,因為那里有很多祁縣的老鄉,靠著之前積累的人際關系,想找點事兒做并不困難。不過,喬貴發仔細琢磨了一下,認為這條路有很大的問題:自從康熙皇帝解除漢蒙貿易禁令之后,歸化城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壟斷的局面,各大商號早就進行了利益劃分,外人很難插上一腳,頂多是吃點殘羹剩飯。但是如果想追求安穩,歸化城的確是個不二之選。

此時的喬貴發心高志大,安穩對他來說毫無誘惑力。九死一生的商道都走過來了,創業再艱難也不至于把命丟掉吧?于是,喬貴發徹底放棄了歸化城,而是把目光投向了薩拉齊。

薩拉齊位于土默特川上,土地肥沃,經過幾十年的開墾,大片的草原變成了農田。因為這里是通往草原的最后一個城鎮,所以就成了大批旅蒙商隊歇腳和采購的地方。這里有大量的糧店、草料鋪和飯店,街上經常是人山人海。

和歸化城相比,薩拉齊只是一個剛剛成立的直隸廳,但發展前景可觀。如果在這里創業,就不會遇到商業寡頭的阻擊,每個參與者都能公平競爭,這里對于喬貴發這樣的普通人來說就是創業的天堂。

由于喬貴發所在的商隊經常在薩拉齊停留,他認識了一家當鋪的掌柜的,掌柜的看他踏實肯干,跟他說如果將來混不下去了可以來找他,這正合喬貴發的意。于是,當駱駝隊再次在薩拉齊休整的時候,喬貴發提出了辭職,然后找到了那個掌柜的,在當鋪里當學徒。

旅蒙商道是一條財富與風險并存的商道,人們在收獲財富的同時也面臨著喪命的危險。喬貴發的人生也像一條商道,他曾經被利益引誘過,也被危機恐嚇過,但是這一次他自己做主,在歸化城和薩拉齊之間做出了正確的選擇,開辟了屬于自己的一條新商道。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绩溪县| 秦皇岛市| 肇东市| 洛阳市| 浦城县| 福贡县| 屏南县| 江北区| 中西区| 延津县| 仁寿县| 通海县| 宜兰市| 东宁县| 民权县| 汽车| 富裕县| 邯郸县| 东辽县| 南靖县| 青阳县| 永嘉县| 彰武县| 河西区| 成安县| 福泉市| 临澧县| 栖霞市| 永丰县| 江津市| 鄢陵县| 隆尧县| 本溪市| 和硕县| 安阳市| 布尔津县| 永善县| 通河县| 廉江市| 木兰县| 施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