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產管理常見問題清單
- 邱翠萍編著
- 2418字
- 2022-07-14 17:38:26
1.2 如何實施MRP生產系統
工作場景描述
當企業出現生產流程混亂,各車間、工序銜接不當等現象時,可查看。
解讀與分析
物料需求計劃(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 MRP),即根據產品結構各層次物品的從屬和數量關系,以每個物品為計劃對象,以完工時間為時間基準倒排計劃,按提前期長短區別各個物品下達計劃的先后順序,是一種生產制造企業內物資計劃管理模式。MRP采用推進式生產系統,是實現推進式生產的主要方式。
1.MRP的基本任務
按需求的來源不同,企業內部的物料需求可分為獨立需求和相關需求兩種類型。獨立需求是指需求量和需求時間由企業外部來決定的需求,例如,客戶訂購的產品、科研試制需要的樣品、售后維修需要的備品備件等需求;相關需求是指根據物料之間的結構組成關系由獨立需求的物料所產生的需求,例如,對半成品、零部件、原材料等的需求。
MRP的基本任務是:從最終產品的生產計劃(獨立需求)導出相關物料(原材料、零部件等)的需求量和需求時間(相關需求),根據物料的需求時間和生產(訂貨)周期來確定其開始生產(訂貨)的時間。所以MRP的基本內容是編制零部件的生產計劃和采購計劃,MRP還需要知道產品的零部件結構,即物料清單,這樣才能把主生產計劃展開成零部件計劃。同時,必須知道庫存數量,才能準確計算出零件的采購數量。
2.MRP的基本構成
基于MRP的基本任務,我們得出MRP的基本構成是:主生產計劃、物料清單、庫存信息。
(1)主生產計劃。主生產計劃是確定每一具體的最終產品在每一具體時間段內生產數量的計劃。這里的最終產品是指對于企業而言,最終完成、即將出廠的完成品,要具體到產品的品種、型號。這里的具體時間段,通常以周為單位,有些情況下,也可以是日、旬、月。主生產計劃詳細規定生產什么、什么時段應該產出,它是獨立需求計劃。主生產計劃根據客戶合同和市場預測,把經營計劃或生產大綱中的產品系列具體化,使之成為展開物料需求計劃的主要依據,起到從綜合計劃向具體計劃過渡的作用。
(2)物料清單。MRP系統要正確計算出物料需求的時間和數量,特別是相關需求的時間和數量,首先要知道企業所制造產品的結構和所有用到的物料。產品結構列出成品或裝配件的零部件組成、裝配關系和數量要求。它是MRP產品拆零的基礎。
當然,這并不是我們最終所要的物料清單。為了便于計算機識別,必須把產品結構圖轉換成規范的數據格式,這種用規范的數據格式來描述產品結構的文件就是物料清單。它必須說明組件(部件)中各種物料需求的數量和相互之間的結構關系。表1-1就是一張簡單的與自行車產品結構相對應的物料清單。
表1-1 自行車物料清單

注:類型中“M”為自制件,“B”為外購件。
(3)庫存信息。庫存信息用于反映企業所有產品、零部件、在制品、原材料等的存在狀態。在MRP系統中,將產品、零部件、在制品、原材料甚至工裝工具等統稱為物料或項目。為便于計算機識別,必須對物料進行編碼。物料編碼是MRP系統識別物料的唯一標識。
①現有庫存量:是指在企業倉庫中實際存放的物料的可用庫存數量。
②計劃收到量(在途量):是指根據正在執行的采購訂單或生產訂單,在未來某個時段物料將要入庫或將要完成的數量。
③已分配量:是指尚保存在倉庫中但已被分配掉的物料數量。
④提前期:是指執行某項任務時從開始到完成所消耗的時間。
⑤訂購(生產)批量:是指在某個時段內向供應商訂購或要求生產部門生產某種物料的數量。
⑥安全庫存量:是指為了預防需求或供應方面不可預測的波動,在倉庫中應經常保持的最低庫存數量。
根據以上的各個數值,可以計算出某項物料的凈需求量:
凈需求量=毛需求量+已分配量-計劃收到量-現有庫存量
于是,現在我們就可以計算各個產品及相應部件的需求量了。要注意的是,提前期的存在,使得物料的計劃交付時間和凈需求的時間有時會出現不一致。另外,我們為了簡化計算,也暫時沒有將安全庫存量考慮在內。產品A的需求量計算見表1-2。
表1-2 產品A的需求量計算(產品A,提前期=2,批量=10)

以上計算過程表明,雖然1、2、4、5、6周均需要A,但實際上A只要3、4周每周交付10個即可。這個計劃下達時間和數量就是部件B和C的毛需求的時間和數量表1-3、表1-4。
表1-3 部件B的需求量計算(部件B,提前期=1,批量=20,1A=2B=2′,10=20)

表1-4 部件C的需求量計算(部件C,提前期=3,批量=60,1A=3C=3′,10=30)

從這一層的分解中可以看出,對于部件B,它還需要在第3周交付10個,為此我們還要按照產品結構展開下一層的分解。分解方法和步驟同前,這里我們就不一一展開了。經過以上的展開計算后,我們就可以得出產品A的零部件的各項相關需求量。然而,現實中企業的生產情況遠沒有這樣簡單。在許多加工制造性的企業中,由于產品種類繁多,并不只是產品A要用到部件B、部件C以及零件D和E等,可能還有其他產品也需要用到,也可能零件D、E還有一定的獨立需求(如作為服務件用)。所以,MRP要做的工作是先對企業在一定時段內對同一零部件的毛需求進行匯總,再據此算出它們在各個時段內的凈需求量和計劃交付量,并據此安排生產計劃和采購計劃。這里,為了解釋它的原理,我們可以假設還有產品X要用到零件D,此外,零件D還有一定的獨立需求。
求得了零件D的總需求量,我們可以根據前面介紹的原理,進一步計算出該零件總的凈需求量和計劃交付量。由此,有關的生產計劃和采購計劃就能夠在適當的時間給予安排。這樣,我們就完成了一個MRP的基本運算循環。這種借助于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和管理軟件而進行的物料需求量的計算,與傳統的手工計算方式相比,計算的時間大大縮短,計算的準確度也相應地得以大幅度的提高。
MRP是根據長期生產計劃來制訂短期主生產計劃,而這個主生產計劃必須經過產能負荷分析,才能夠真正實現,才是可行的,然后執行物料需求計劃和能力需求計劃、車間作業計劃及對其進行控制。
根據以上特點,MRP將是一個集計劃、執行、反饋為一體的綜合性生產系統,它能對生產中的人力、機器和材料等各項資源進行計劃與控制,使生產管理的應變能力有所加強。
關鍵點提示
MRP的基本構成是:
1.主生產計劃;2.物料清單;3.庫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