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1 如何選擇生產系統

工作場景描述

當企業不能正確識別自身生產形態,選擇最優生產系統時,可查看。

解讀與分析

對于大多數生產制造企業來說,產品由許多零部件構成,往往每個零部件要經過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組織這樣的生產,企業可以采用兩種不同的生產系統,即推進式生產系統與拉動式生產系統。

1.推進式生產系統

計劃部門根據市場需求,按產品構成清單對所需的零部件規格和數量進行計算,得出每種零部件的需求量和各生產階段的生產前置時間,確定每個零部件的投入、產出計劃,按計劃發出生產和訂貨的指令。每一生產車間都按計劃生產零部件,將零部件實際完成情況反饋給生產計劃部門,并將加工完的零部件送到下一道工序或下游生產車間,而無視下一道工序或下游生產車間當時是否需要。在這種生產方式中,物流和信息流基本上是分開的。整個過程相當于從前(前道工序)向后(后道工序)推動,故這種生產方式被稱為推進式生產方式。實行推進式生產方式的生產系統即推進式生產系統。

對于推進式生產系統來說,進行生產控制的目的是保證按生產計劃的要求完成生產,具體表現為以整體生產計劃為系統流程的基礎,制訂的主生產計劃及生產執行計劃均包括能力需求計劃,這樣使物料需求計劃成為可行的計劃。

推進式生產系統具有車間現場管理、采購等功能,各部分相關的執行結果,均可立即取得和更新。

推進式生產系統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干擾,如設備發生故障、品質不良、物料不足、停線等,經常不能做到每道工序都按時完成生產。而且一般產品通常都是由許多物料組成的,而生產計劃只能做到明確某產品或某產品的某單元一天(或一段時間內)做多少,很難事前明確所有物料的精確交貨期,因此,對大多數企業來說,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

2.拉動式生產系統

從市場需求出發,由市場需求信息決定產品組裝,再由產品組裝拉動零部件加工。每道工序、每個車間都按照當時的需要向前一道工序、上游車間提出需求,發出工作指令,前道工序、上游車間完全按這些指令進行生產。物流和信息流是結合在一起的。整個過程相當于從后(后道工序)向前(前道工序)拉動,故這種方式被稱為拉動式生產方式。“銷售一個,制造一個”是拉動式生產方式的形象說法。在生產線上,就意味著后道工序每消耗一個零部件,就向前道工序發出制造指令。精益生產方式采用的就是拉動式生產系統。生產計劃部門制訂主生產計劃,其他車間及工序根據主生產計劃,按下一道工序、下游車間的需求來制訂生產計劃。

采用拉動式生產系統可以真正實現按需生產。如果每道工序都按下一道工序的要求,在適當的時間按需要的品種與數量生產,就不會發生不需要的零部件被生產出來的情況。

生產企業的管理過程很復雜。不同行業、規模的企業在其管理上都有區別。即使在同一企業生產同一產品,由于管理者不同,生產的方式、管理方法和制度也有差異。

生產管理制度的基本架構同生產計劃的功能有密切關聯,因為生產計劃的功能能夠大致決定生產管理制度的基本架構。所以不同的企業應該結合本企業的管理制度,選擇切合自身的生產計劃控制系統。

3.識別企業的生產形態,選擇最優生產系統

分析生產計劃的功能,最重要的是對生產形態的分析。市場競爭的加劇,使企業非常需要構建能夠迅速應對市場變化的生產體系。以下四點,有助于我們了解企業的生產形態。

(1)產品的種類和生產量:從品種的數量和生產量的大小出發觀察生產。

(2)接到訂單的日期:從接到訂單的日期出發觀察生產。

(3)生產的連續性:按生產的方式決定連續性生產或是達到一定數量后再生產。

(4)啟用庫存品和生產的關系:接到訂單再啟用庫存去觀察生產。

從接到訂單的日期出發觀察生產是了解企業生產形態的重要內容。我們以此為例來區分企業的生產形態,選擇生產系統。企業只有接到訂單,產品的生產才算有效。接到訂單以后,生產就會按某種形態展開。從接到訂單的日期出發觀察生產,可把生產分為三種形態。

(1)預先生產——預估(計劃)生產型。這是先生產,后接到訂單的方式,即事前掌握客戶的需求,然后決定產品式樣,進行設計,籌備制造,產品完成之后再接單、發貨。它屬于預估生產型。因此,這一類企業應該選擇推進式生產系統。這一類的企業,在市場需求變動大,新產品競爭激烈時,就會產生很多問題。

改善要點:預測實際化、生產均衡化、產品開發安定化與迅速化。

(2)接單生產——個別訂貨生產型。接到訂單之后再生產的方式,稱為訂貨生產型。這是接到訂單后,再決定產品式樣,然后設計、籌備制造產品的生產方式。這類企業應該選擇拉動式生產系統。這類企業很難對需求時間做預測,經常遇到突然接到訂單,有時甚至是緊急訂單的情形,產品品種、樣式時常變更,作業不安定等都是問題所在。

改善要點:估計正確化,零件、材料標準化,交期管理徹底化,作業流程化及縮減在制品的數量。

(3)零件預先生產——混合生產型。把生產一分為二,即先做零件的預估生產,成品則待接到訂單后再生產,基本上屬于混合生產型。因此,這類企業對于生產系統的選擇也應該一分為二,即對于零件的預估生產,應該選擇推進式生產系統;而對成品的接單生產,則應選擇拉動式生產系統。

這種方式的問題在于交期短,品種增加,在制品庫存大,操作率低。

解決方法:改為小批量生產,作業安排單純化,加工和裝配同期化,生產流程化與標準化。

關鍵點提示

生產制造企業的兩種生產系統為:

1.推進式生產系統;2.拉動式生產系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剑川县| 宣武区| 瓮安县| 田林县| 长子县| 望江县| 钟山县| 疏附县| 临猗县| 乐安县| 陕西省| 潞城市| 龙江县| 信阳市| 泸州市| 榕江县| 额敏县| 洛浦县| 馆陶县| 乌鲁木齐县| 河北区| 阳城县| 通山县| 宜都市| 青岛市| 嵊州市| 晋城| 千阳县| 云阳县| 广德县| 岳普湖县| 通江县| 文登市| 嘉善县| 蛟河市| 金华市| 布拖县| 五原县| 新龙县| 徐水县| 宁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