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2章

其政悶悶,其民惇惇。其政察察,其民。禍,福之所倚;福,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是以方而不割,廉而不刺,直而不肆,光而不耀。[1]

參考釋義

政治清明,人民就淳樸、忠誠;政治黑暗,人民就狡黠、抱怨。福因禍而生,禍因福而來,誰知道福禍更替相生的根源呢?邦國的治理是沒有絕對正確的方略的,必須適時而變,正奇、好壞是會互相轉化的。人們對此的迷惑,已經有長久的時日了。因此,為政者要與民眾同舟共濟,深植于民眾之中,不傷害民眾,推行任何政策(即便未來有光明的前景)都不能實行強制手段,而是順應自然。

說東談西

本章在帛書版《道德經》與通行本《道德經》中差異較大,本人的理解也與大多數版本的解讀有非常明顯的差別。

《說文》中說,“惇,厚也”,“其民惇惇”可以理解為人民淳樸、忠誠。

《說文》中說道:“方,并船也……割,剝也。謂殘破之。”“方而不割”有為政者要與民眾同舟共濟的意思。既然與民眾同舟共濟,一些法令即便在為政者的眼中有光明的前景,也不能強行推進,而應該是順其自然,這樣才能體現為政者深植于民眾之中的本意。如果強行推進,怎么能體現自己深植于民眾之中呢?如果這些法令規章適應了民眾的需求,民眾就會順應自然地執行,如果不適應,就需要改正,只有如此,才能體現出“深植于”這三個字的含義。

老子在這一章中,深入地講解了辯證法和方法論。

春秋戰國時代的各國,比拼的不僅是土地的大小,更是民眾的多少,為政者只有深植于民眾之中,民眾才能不斷聚攏,國家才能強大。所有的政策要適時而變,但萬變不能離根本,那就是與百姓同舟共濟,順應百姓的要求,這是變與不變的核心,只有如此,國家才能不斷走向強大。為政者的所有法令要清晰,國家的發展要順應自然,為政者要以民眾的利益作為自己的利益,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國家與個人都一樣,福與禍是辯證的關系。每個人一生中都會遇到好事與禍事,這是相伴相生的,人之間的差別在哪里呢?圣人通過正身,讓所有的事情都演化為中性,也就沒有了好事和壞事。比如:今天將錢包丟了,這可以算作禍事,但這也督促自己努力工作,將金錢損失補回來,將來可以得到更多,因為內心變得更強大,能力也得到了升華;再進一步,丟錢包是“舍”,雖然這是被動的“舍”,但如果理解為“可能可以幫助一下貧困的人”,就可以感悟到主動“舍”對自己的意義,讓人的境界和修為得到升華,這些都可以將禍事變成好事。“舍”,有人會認為接受者是得益的,事實上,舍出人是同等得益的,甚至得益更多,因為“舍”的過程能讓人達到更高的境界,超越自我(超越自我可是人生最難的一件事)。再比如,小時候(或某些時期)生活很困難,吃不飽穿不暖,普通人會當成是壞事,但成大事者卻不這么看,認為這是成大事的階梯。《孟子》說:“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通過上述感悟,就會理解到,世界上本沒有好事與壞事,簡單地將一件事理解成好事與壞事,不過是俗人的思維。通過修身達到更高的境界之后,所有的事情都是中性的。

人生的根本差別就是如何看待福與禍、舍與得的差別。天命無常,唯有德者居之。也就是說,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惟有德者才能居之;財富是天下人的財富,惟有德者才能居之;物華珍寶(千千萬),也惟有德者才能居之。得到這些之人,不應興高采烈,不應驕狂不已,不應忘記自己曾經的貧困,更不應忘記很多人還處于貧困之中,才有資格承載自己的所“得”。

人能夠做的,就是恭敬、認真地對待別人的“舍”,然后將自己的所“得”再真誠地傳遞給其他人,就能成為“德者”的一員。

正是不變,奇是變,這也是辯證的。沒有正就沒有奇,沒有奇也就沒有正。同時,正與奇又是相互轉化的。諸葛亮唱空城計的時候,本身沒多少兵馬,卻大開城門,正到了極致,而對于足智多謀的司馬懿來說,就是奇,因為他不會相信一生謹慎的諸葛亮以三軍統帥之身、在沒有多少兵馬的情況下,卻大開城門迎戰。所以正到了極致是奇。相反,奇到了極致就是正。有些軍事家一生用奇、計謀百出,但戰場風云變幻,有時卻需要堂堂正正地正面出擊,此時,對于對手來說就成了奇,因為他們根本就預料不到。

老子有別于很多思想家和哲學家,自始至終講的都是自己去怎么做,從不要求別人怎么做。與老子類似的還有明朝的王陽明,王陽明奉行的是“此心光明”,只論自己的內心,修行自己的內心,而不去要求別人怎么做。真正高尚的人,總會讓自己的智慧造福社會,福澤他人,然后讓別人去發光,而自己甘愿隱身鄉野。所以,真正的光芒既是柔和的,又是隱淡的,但它又在所有人身邊。

讓周圍的人群發光,你就是巨人。

注釋

[1]源自《帛書老子校注》中的乙本,中華書局,1996年5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周县| 高密市| 那曲县| 团风县| 盐边县| 崇左市| 永清县| 都昌县| 康定县| 瓦房店市| 固阳县| 镇江市| 寻乌县| 兴义市| 乌苏市| 庆元县| 子洲县| 新化县| 达州市| 凤台县| 武乡县| 卓尼县| 遂昌县| 沙湾县| 双牌县| 尉氏县| 宝清县| 布尔津县| 神农架林区| 随州市| 吐鲁番市| 澜沧| 凤凰县| 祁门县| 公主岭市| 古交市| 孟津县| 安国市| 牡丹江市| 东台市| 格尔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