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正午,內(nèi)官監(jiān)太監(jiān)成敬來到東宮,傳召朱見濟前往奉天門,說是陛下讓太子一同用膳。
被昨晚那突如其來的一場大火燒得膽戰(zhàn)心驚地,朱見濟今日本就精神萎靡,還打算簡單吃完午飯后淺寐一下,這下是泡湯了。外朝說遠不遠,畢竟朱見濟作為太子有資格在宮中乘坐車馬,但是和朱祁鈺吃飯規(guī)矩一大堆,能夠十分鐘吃完的飯大概率拖上半個小時。
內(nèi)心之中不甚情愿,朱見濟也沒有資格反對,只得恭恭敬敬地答應(yīng)下來,跟在成敬后面上了馬車。
上車之后,朱見濟發(fā)覺有些異樣,因為平日負責(zé)護衛(wèi)他安全的那八位壯婦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其他東宮侍衛(wèi),不由得張口問道:“那八位宮人何處去了?”
成敬怕嚇到朱見濟,笑瞇瞇地回答道:“昨夜起火有些蹊蹺,陛下著人經(jīng)辦此事,召她們問話去了,想來不過是意外,不幾日就能夠回來了,殿下無慮。”
一個五歲的孩子,拖上幾日自然也就忘了,成敬并不為此而感到擔(dān)憂。
朱見濟簡單地點了點頭,心里卻在想著自己要不要將昨天晚上聽見的內(nèi)容告訴成敬。可是昨天晚上自己也沒有聽見什么有價值的內(nèi)容,即便是全盤托出,也不一定能夠取信于人。
不過畢竟涉及自身安危,朱見濟不愿意就此放過,問道:“昨晚這火,可曾查出一些名堂來?”
“有些眉目!只是老奴畢竟不曾經(jīng)辦此事,知道的不多。”
好家伙,說得滴水不漏,朱見濟窮問道:“既然如此,誰人眼下經(jīng)辦此事?”
成敬見朱見濟如此執(zhí)著,只得掀開車簾,讓車外的孫震上車來,道:“孫將軍正受命經(jīng)辦此事,其中情由殿下可自問之!”
孫震朝朱見濟行禮之后,啟稟道:“昨晚之火,非是天災(zāi),實乃人為,有奸人混入酒水入床幔,以焚香掩飾酒氣,其后趁半夜撒下骨灰,假借鬼火之名,引火燒屋,險些釀成大禍。末將死罪,不能發(fā)覺奸邪,置殿下于危難之地,甘愿領(lǐng)死。”
朱見濟的面容一片平靜,或許是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但也有可能是因為單純地震驚。
而在成敬等人看來自然是后者,成敬原本不想要讓朱見濟知道這個現(xiàn)實的,就是擔(dān)心出現(xiàn)現(xiàn)在的情況。
沉默了一段時間,一些不合理的事情隨著真相的暴露,逐漸變得合理了起來,“有人要殺我!”朱見濟喃喃自語,突然覺得身周陰冷了三分,即便是暖爐內(nèi)的炭火無時無刻不在散發(fā)出熱量。
“末將萬死難辭,請殿下賜罪。”孫震以頭搶地,讓車身一震。
朱見濟起身去扶起孫震來,道:“奸邪常有,豈能誅絕,總是忠臣更多一些。昨晚若無女侍及早救下,本宮這條命早已西去矣。孫將軍半日之內(nèi)即破案,忠貞之心,昭昭可見,何罪之有,而后本宮自會啟稟父皇,寬宥將軍。”
得到太子殿下的這番承諾,孫震激動得涕泗橫流,五體投地道:“小人這條爛命,日后便交與殿下,雖刀山火海不敢有一言推辭。”
朱見濟自然是勸慰有加,勉勵更上。
成敬在一邊看完了整個過程,不得不感慨當今太子殿下之早熟,年初行加冠禮的時候還是懵懵懂懂的稚子,不期得了一場大病之后,竟然學(xué)會了收買人心。雖然這手段在成敬眼中顯得極為稚嫩而粗糙。
朱見濟自然知道自己的手段過于明顯了,但是又有什么辦法呢?這幫東宮護衛(wèi)連他的安危都保護不了,朱見濟何嘗不想換一批人,可是換誰呢,沒有自己的勢力,那不就只能夠慢慢積攢培養(yǎng)。某種程度上而言,朱見濟還要感謝放火的人,正是她讓自己獲得了收買人心的機會。
只不過,朱見濟倒是希望這種機會下次再也不要有了。
車馬在奉天門外停下,當朱見濟下車之際,成敬已經(jīng)小跑著前去通稟了,等朱見濟慢悠悠地下車之后,一路通暢。
奉天門,面闊九間,進深四間,單檐歇山屋頂,坐落在高聳的漢白玉石須彌座上,周圍環(huán)以雕石欄桿。門前三出三階,中為御路石,兩側(cè)列銅鎏金獅子一對,中開三門,門扉安設(shè)在后檐部位,門廳敞亮。兩梢間為青磚檻墻,方格窗。檐下施單昂三踩斗栱,繪金龍和璽彩畫。門兩側(cè)為八字形琉璃影壁,壁心及岔角以琉璃花裝飾,花形自然逼真,色彩絢美艷麗。
如此美輪美奐的建筑藝術(shù),但是朱見濟并沒有過多駐足欣賞,主要是困,這一路上也不知道打了多少個哈欠,一身疲倦感只要是個人就能夠看出來。
快至朱祁鈺辦公的地方,朱見濟早早就聽見朱祁鈺那剛正威嚴的聲音。等成敬再一次稟告“太子到來,正在外等候”,朱祁鈺允諾朱見濟入內(nèi)后,朱見濟才入內(nèi)行禮拜見。
朱祁鈺而今手頭還有些事情沒有處置完,朱見濟便也只能夠在一側(cè)等著,若是在東宮用膳,眼下朱見濟都吃飽喝足午睡去了。
吃飯前的時光總是顯得無比漫長,好不容易等到朱祁鈺處理完政事,他又詢問朱見濟今日學(xué)了些什么。
“今日學(xué)的《詩經(jīng)·關(guān)雎》,”不等朱祁鈺細問,朱見濟就把王直教的那些背了出來,“關(guān)雎,后妃之德也,風(fēng)之始也,所以風(fēng)天下而正夫婦也……”
朱祁鈺聽得不時點頭,顯然對朱見濟今日的表現(xiàn)挺滿意,而后也沒有刁難朱見濟,大手一揮,開飯。
朱祁鈺坐北朝南,朱見濟東向坐,也就是坐在他的左手邊,菜肴接二連三地被宮人送了上來,眾至數(shù)十種。
而今所上珍味,地方特產(chǎn)有冬筍、銀魚、鴿蛋、麻辣活兔,塞外之黃鼠、半翅雞,江南之密羅柑、鳳尾橘、漳州橘、橄欖、小金橘、風(fēng)菱、脆藕,西山之蘋果、軟子石榴之屬,水下活蝦之類,不可勝計。
北京本地的菜肴則有燒鵝雞鴨、豬肉、泠片羊尾、爆炒羊肚、豬灌腸、大小套腸、帶油腰子、羊雙腸、豬膂肉、黃顙管兒、脆團子、燒筍鵝雞、炸魚、柳蒸煎贊魚、鹵煮鵪鶉、雞醢湯、米爛湯、八寶攢湯、羊肉豬肉包、棗泥卷、糊油蒸餅、乳餅、奶皮。
素蔬則滇南之雞,五臺之天花羊肚菜、雞腿銀盤等麻菇,東海之石花海白菜、龍須、海帶、鹿角、紫菜,江南蒿筍、糟筍、香蕈,遼東之松子,蘇北之黃花、金針,都中之土藥、土豆,南都之苔菜,武當之鷹嘴筍、黃精、黑精,北山之榛、栗、梨、棗、核桃、黃連茶、木蘭芽、蕨菜、蔓菁,不可勝數(shù)也。茶則六安松蘿、天池,紹興岕茶,徑山虎邱茶也。
……
這是還有別的官員要一起來嗎?平日朱見濟雖然一頓十幾個菜很正常,但是今天多得離譜。這不能不讓朱見濟感到奇怪,非宴非祭的,就父子倆吃一頓,用得著這么多菜嗎?
朱祁鈺并不是一個節(jié)儉的皇帝,當然也算不上奢靡無度,他無論是繼位還是前番易儲都花了不少錢,一點節(jié)儉的意識都沒有。但是這些年到底天災(zāi)人禍接連不斷,收斂許多,現(xiàn)在隨便一餐吃這么多,怕不是嫌言官們口實不多,非要沾染上壞名聲。
朱祁鈺靜靜地等待所有菜肴上完,一言不發(fā),朱見濟自然不敢未經(jīng)允許先行開吃,就只能夠聞著一屋子的香味,忍受肚子里的絞痛。
這什么人間地獄。朱見濟腹誹不已,不出意外的話是朱祁鈺想要借此進行皇家教誨,唉,能不能讓人好好吃飯。朱見濟欲哭無淚。
“咳咳,”朱祁鈺咳嗽兩聲,朱見濟第一時間正襟危坐,乖巧得不能夠再乖巧。
“上古之時,茹毛飲血,自燧人氏作民始烹飪,不過茍塞饑餒已耳。是以鼎鑄饕餮之戒,書垂酒誥之文。然自古至今,猶有于口腹嗜好之,故起戈矛于匕箸,貽身家之大害者,不能枚舉。惟趙衰以壺餐得士,顧榮以一炙感恩,權(quán)其輕重,或亦有道存焉。其間不可不知也。嗟嗟!本朝定鼎以來,皇族長于深宮之中,育于婦人之手,惟志安溫飽,耳目習(xí)染,效奢易,從儉難,尤可慎也。”
在古人面前,后世文史愛好者朱見濟的古文水平簡直是不堪入目。雖然部分字句沒聽懂,但應(yīng)該說的是不要逞口腹之欲,有好吃的要推恩于下,收買人心。朱祁鈺怕是忘了在他眼前的是一位“五歲”孩子,這皇室教育也太超前了吧,能不能說人話,樸實無華一點。最后,朱見濟肚子快要餓扁了,能不能不要長篇大論了,也不要這幾十上百道菜,就眼前這三五份就行。
朱見濟的窘態(tài)盡在朱祁鈺眼底,問道:“餓了嗎?”
朱見濟點了點頭,隨即意識過來,連忙搖了搖頭,只是表情沒有改過來,一臉的不情愿。
朱祁鈺為之發(fā)笑,朱見濟以為能夠開吃了,誰料朱祁鈺下一刻就好像變了一個人一樣,“衣食溫飽,人之所欲也。今爾饑,可知天下百姓饑;今爾不悅,可知天下百姓不悅;今爾此餐不用,明日亦可有食也,然則災(zāi)區(qū)百姓斷炊數(shù)日,賣妻鬻子者比比皆是,爾可知乎?”
朱見濟擠了兩滴眼淚出來,“兒臣受教,兒臣豈有功勞于天下,敢受此勛祿,愿削減衣食用度,素餐度日,節(jié)儉以賑濟百姓。”
“你能夠有這番見識,也不枉朕之前花費這許多口舌。所謂君舟民水,未聞民生艱難,民力竭盡而舟行無滯者。”
接下來,朱祁鈺讓宮人把這數(shù)十道菜肴盡數(shù)撤下,賞給城中缺衣少食的百姓。不出意外的話,朝野必然是一片頌聲。朱祁鈺得了名聲,百姓得了吃食,只有朱見濟被訓(xùn)了一頓還餓著肚子。
地獄空蕩蕩,惡魔在人間。是的,朱祁鈺現(xiàn)在在朱見濟眼中就是一個大惡魔。教育得很好,讓太子深刻地感受到了饑餓感,與民同苦,有效地培養(yǎng)出太子的愛民之心,為將來成為一代圣王打下了堅實而良好的基礎(chǔ)。建議史官為此濃墨重彩的記上一筆,同時國家宣傳機器全力開動,將天子這一光輝形象傳遍天下,以示仁德。
咱就是那個說,下次不要再教了,謝謝。
不幸中的萬幸,就是朱祁鈺并沒有真的打算讓朱見濟餓一頓,但是飯菜變成了一碗蛋羹,三個柿餅,以及一碗白飯。
就這,朱見濟還擔(dān)心朱祁鈺突然反悔,幾乎是以餓死鬼的模樣給吃完了,那碗蛋羹喝完之后,意猶未盡,連碗底都舔干凈了。這種類似喝酸奶還舔杯蓋的行為,成為太子之后朱見濟還是第一次干。
而就在朱見濟用餐的時候,朱祁鈺給出了新的指示:“再過幾日便是正旦大朝會,文武百官及四夷群臣都會前來朝賀。昨日朕以你病愈為名,大赦天下,彼時必有人前來試探你,需得不卑不亢,言辭有據(jù),展現(xiàn)我上國風(fēng)采。”
這種大場面,光是那些禮節(jié)性的東西,朱見濟就不好把握,更不要說還得面對外國使臣夾槍帶棒的問題。朱見濟一時間犯了難。
“下午朕與群臣便會討論正旦大朝會一事,你在一側(cè)列座旁聽!”
“兒臣領(lǐng)旨!”就知道,有人教的,鸚鵡學(xué)舌背背劇本就好,朱見濟暫時放寬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