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酷耕耘
- (美)彼得·A.格洛爾
- 650字
- 2022-07-07 17:35:42
協同創新網絡
在協同創新網絡中,創新人員組成的小群體會采納創造者的創意。這是一些由兩個到15個成員自發組成的小組,他們為了創造新事物走到一起,他們的動機不是為了得到報酬,不是為了增加自己的銀行存款,而是因為熱愛自己的事業。他們因共同的愿景聚集在一起,并期望夢想成真。他們是一群秉持堅定信念的創新者和潮流領導者,堅信自己要完成的事業不可思議并且很酷,而且誓將自己的信念推廣到世界各地。
協同創新網絡不是什么新鮮東西,歷史上就有。托馬斯·愛迪生因他的發明而獲得了巨大聲譽,其實他最偉大的發明是建立了門洛帕克——新澤西州的一個研究實驗室。在那里,他聚集了其他創新天才,包括致力于燈泡開發的威廉·哈默、忠實得力的助手和多產的電報系統發明家查爾斯·巴徹勒、設計促進者和推動者約翰·克羅西,以及其他數十人,甚至交流電系統的發明者尼古拉·特斯拉也在門洛帕克實驗室工作過——這是一個典型的協同創新系統,而且它遠在互聯網之前就已出現了。
隨著現代電信,尤其是互聯網的來臨,協同創新網絡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全球各地。協同創新網絡的事務五花八門,從發展中國家的小額信貸機構,到樂高的機器人,甚至包括互聯網自身的創建。1991年,美國德克薩斯州圣安東尼奧舉辦了ACM超文本會議,當蒂姆·伯納斯·李和羅伯特·卡里奧在該會議午餐時宣傳他們全新的萬維網時,全世界都不知道,一個新紀元即將開始。他們即興的午餐會談引起了學生和研究人員的興趣和關注,從赫爾辛基到加利福尼亞,從阿拉斯加到澳大利亞,這個遠程合作小組開始一起工作。而接下來的事情,就眾所周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