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學生執行力訓練手冊
- (美)佩格·道森 理查德·奎爾
- 3916字
- 2022-06-28 16:23:01
后續指導課程
在進行第二次指導和之后的所有的指導之前都要先對上一次指導課進行回顧,確定一下學生是否按計劃完成了之前的任務。老師應該參閱上次指導課填寫的日常指導表,并且逐條讀出來,詢問學生是否完成了任務。學生應該使用日常指導表上的五分等級評分表,對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自我評分。然后,對于學生的任務制定和完成情況進行一個簡短的討論。例如,如果學生沒有完成任務,那就要確定學生未完成的原因,這個過程對指導是很有幫助的,在討論中既要討論正面因素也要討論負面因素;如果這個學生決定要用一個小時來準備考試,并且堅持下來了,那么可以問一下學生:“是什么因素幫助你完成了你之前制定的任務?”老師可以在這頁紙的下面做下筆記,并著重指出討論的重點問題。
接下來,讓學生預測一下近期要做的事情。老師和學生使用一張新的監督表,并且一起填寫“整體規劃”這一部分,這意味著上一次指導課信息的傳遞,并且加入一些新的作業、測試或者出現的一些新情況。像第一次課那樣,指導的最后一步是讓學生計劃一下在下次指導課之前要做的工作。最后,老師要對學生進行鼓勵,既可以表揚學生順利完成目標這件事情,也可以就學生在指導過程中的態度和努力給予肯定。要求學生對于自己的行為進行評價,這可以幫助學生發展自我評估技能,老師也會因此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
我們以喬和他的老師在第二次指導課上的會話為例:
老師:嗨,喬,歡迎回來,最近怎么樣?
喬:還可以,您是不是感到很吃驚,我還能記得來上指導課?
老師:我很確定你會回來的,你對自己感到吃驚嗎?
喬:不吃驚,我把這件事記到了手機上(注:很多學校不允許學生在校期間使用手機,但是對于一些執行力較差的學生,可以允許他們使用手機提醒他們做應該做的事情)。
老師:聰明!那么我們從昨天制訂的計劃開始吧。你計劃表上的第一條提醒你,你設定的目標是在英語課上取得B,并且為了完成目標,你要做三件事情。我把這張表復印了一份,這樣我們就不用重新寫了,但是我建議,下次指導課的時候我們要先看一下這張表格,回顧一下里面的內容,加深記憶。你現在還在為這個目標努力嗎?你認為你寫下來的那些步驟能幫助你實現目標嗎?
喬:我都準備好了。按時讀完了老師要求的章節以后,我覺得在課堂上能夠很容易地集中精力聽講,我甚至可以參與到課堂討論中!當亨德森老師看到我舉手回答問題時,她都驚呆了。
老師:我想你已經回答了我下一個問題了,你有沒有照著你的計劃去做?聽起來你做得非常好!
喬:是的。我朋友查德想跟我玩,我告訴他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他就不再打擾我了。
老師:在這期間,有沒有想過放棄計劃呢?雖然我們沒有談論在計劃執行過程中遇到阻力怎么辦,但是聽起來你自己通過了第一次考驗。
喬:查德看著我,覺得我很可笑,他說:“你是誰呀,你把我朋友喬怎么了?”但是我告訴他,我想要重新開始。他說:“我看你能堅持多久。”但是我笑了笑沒理他,翻開了我的課本開始學習。
老師:非常棒!我很欣賞你。你讀完了這一章,有沒有將埋下伏筆的文字標記出來呢?
喬:有,那很簡單,并且讓我覺得讀書更加有趣了,這個作業會促使我在讀書的時候進行思考。那些標記對我在課堂上參與討論也很有幫助,其實也就是我上課舉手回答的那些問題,這讓老師非常驚訝。
老師:那么,如果對你的計劃執行情況打分的話,聽起來你可以給自己打5分,很優秀,是嗎?
喬:我想是的。
老師:好的,我們制訂一下今天的計劃吧。咱們返回到“整體規劃”這一部分,看看有沒有什么需要增加的內容。單詞測試還是在周四是嗎?你要再讀兩章,并且周一之前要寫讀后感對嗎?
喬:是的,就是這樣。
老師:亨德森老師有沒有提到另外的一些考試,或是一些長期的任務呢?我們可以加到列表中。
喬:她說過,等我們讀完整本小說之后,我們需要寫一篇論文,但是她沒有規定具體時間。
老師:好的,那我們把這個任務也加到列表中吧,這樣就不會忘了,然后在日期那里畫上一個問號,她說沒說過要寫的論文是關于什么內容的呢?
喬:還沒有。她說下周一我們寫過了第一篇讀后感之后,她會告訴我們的。
老師:好的,那么明天的英語課你還有什么必須要做的嗎?
喬:沒有了,明天的那節課我們有集體活動。
老師:你還記得我們昨天談論過的嗎?每天都完成一點作業,這樣就不會把所有的作業都積攢到星期天了。
喬:我想要試一下。下周,其他課程上我還有兩個作業,所以如果能提前完成的話,那應該很好。(喬拿出了他復印的小說《蠅王》,然后跟老師一起數了一下兩章的頁數,并將它分成了五份,這樣他可以在周六之前完成作業。)
老師:嗯,這樣就是說你每天要讀五頁,你覺得你能讀完嗎?
喬:沒問題。
老師:你今天打算什么時間完成閱讀任務呢?
喬:今天自習期間,我和查德要去生物實驗室做實驗,所以我只能晚上再讀了。
老師:我們最好把時間寫下來,寫一個具體的時間或者做個標記,比如寫上“晚飯后”。
喬:也許是晚飯前吧。
老師:你們什么時間吃晚飯呢?
喬:我媽媽做飯時間很有規律,每天都是傍晚五點半準時開飯。
老師:那么五點完成作業可以嗎?
喬:嗯,可以。
老師:你能記得嗎?
喬:我會在手機上設置鬧鐘提醒的。
老師:很好,喬,你現在不想提前準備一下你的單詞測驗嗎?
喬:貪多嚼不爛啊!我們不是正在做實驗嗎?我以前只在交作業的前一晚才學習,并且很長時間也不學習,跟那時比,我現在已經很好了。
老師:好吧,我們明天再做學習計劃。嗨,喬,你真的做得非常棒,你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讓我刮目相看。
喬:我會努力的。明天見,老時間老地點。
指導課也可以用來給學生答疑解惑。對于學生遇到的一些問題,老師可以聆聽和分享。如果出現的問題使學生無法完成指導開始時設定的目標,老師可以跟學生一起想辦法,幫助學生克服這些困難,例如,如果學生覺得某個任課老師誤解了他,那么指導老師可以幫助學生想辦法跟任課老師溝通,并去澄清這些誤會;如果學生不知道如何接近任課老師,不知道怎樣跟老師講話,那么老師可以與學生模擬一下這些場景,最終讓學生感覺能夠解決這個問題。老師不應該把一些解決方法強加給學生,而應該通過提問問題的方式,啟發學生想出多種解決辦法,或者通過角色扮演的方法,幫助學生找到最合適的做法。
在初始階段,指導課通常不超過10或15分鐘,而且每天都要進行。隨著學生的逐漸適應,他們能夠制定比較實際的目標,并且能夠切實地完成任務,指導課的數量可以逐漸減少。老師和學生一起決定削減哪個時間的指導課。一般按照由多到少、逐步縮減的方式縮減指導課時,如從每天一次減到隔天一次,再到一周兩次,然后減到一周一次。如果出現成績下滑的情況,可以增加指導課的次數。如果學生感覺到他們不再需要指導課了,我們仍然建議,在前4~6周,老師仍然要每隔一周跟學生聯系一次,之后每月聯系一次。在指導課程逐漸減少的過程中,仍然需要對學生的表現進行監督,比如可以每周聯系他的任課老師,以此來保證學生確實走上了正軌。
我們意識到,在每日指導階段,有的指導課可能上不了。在這種情況下,老師一定要通過手機、第三方傳話或者電子郵件等方式通知學生,以保證課程的延續性。同樣,如果學生有特殊情況不能參加指導,學生也要與老師溝通好。
核查學生的報告
在過去幾年的指導過程研究中,我們認識到:僅僅做出公開承諾并不足以保證讓執行力不足的學生完成他們設定的目標。基于此,我們建議增設一個環節,以便核查學生對已制訂計劃的履行情況。
對于年齡小的學生,核查過程通常表現為“學生被核查”。這個年齡的學生經常圍繞完成作業和按時交作業這些事項來制定目標,也有很多學生圍繞考試或測驗來制定目標。
我們發現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由指導老師給任課教師每周發一封郵件,并且請他們在周五之前回復,以便將教師的回復報告加入到這周的最后一次指導課程中。在指導課程的初始階段,保留一個適當的計劃備份是非常有用的。
有的時候,學校想把從老師那里獲得反饋這個任務,交給被指導的學生。至少在初始階段,我們一般不贊成這種方法,原因如下:首先,執行力差的孩子很難記住這些事情,這些孩子經常會忘記作業,忘記把學習資料帶回家,在回校的時候忘把作業放回到背包里或者忘交作業。如果給孩子們安排這種獲得反饋的任務,他們不照樣會忘掉嗎?其次,執行力差的學生對于他們在學校的表現,已經感覺很糟糕了,他們經常因為各種錯誤被老師訓斥,他們可能對這些訓斥和錯誤感覺很不自在,特別是在他的朋友和同班同學面前。讓他們站到同學面前,并以另一種消極的方法做任何事情,不僅不起作用,而且會降低把指導課程堅持到底的積極性。指導是用來解決問題的,不是制造新問題的。如果學生因此而感覺受到了歧視,那么這樣做只會損害我們的指導過程,而不會帶來任何幫助。
對于年齡較大的孩子,我們在對他們的計劃完成情況進行核查時,要慎之又慎。根據指導目標,在一些案例中,我們在指導過程中增加了核查環節,比如說,一個學生設定了一個目標:他要保持他的科學筆記本條理清楚。他和他的老師列舉了保持條理的所有注意事項。這個學生把科學筆記本帶到每次指導課上,并根據檢查表,與老師一起確認他已經按部就班地完成了任務。
然而,在其他的一些案例中,老師不能在實際的指導課上核查學生的指導報告。我們建議老師在征得學生同意后,與任課老師聯系。以喬的案例為例,要核查他是否完成了每日的計劃是非常困難的(盡管他的老師可以讓他寫下完成計劃的起止時間)。然而,他的目標是在英語考試中取得B,那么喬和他的老師就可以查看他每次的考試分數來確保他的目標有望實現。我們一般建議每周都要對學生的完成情況進行跟蹤核查。對于執行力較差的學生,一旦在指導中出現問題,問題會很快擴大,要修復這種不利影響就變得非常困難。老師的目標就是快速地發現問題,從而及時地進行修復,以避免指導過程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