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樂于接受別人的忠告

桃花園似的平靜無波的生活是人人所向往的,然而人世間果真有這種生活存在嗎?這只不過是大詩人陶淵明的一種理想和追求罷了,沒有人愿意自尋煩惱。但是在人生中,總是蘊藏著或多或少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必須正視它,尋求解決之道,如此,才能使我們的人生更有意義。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我們每個人之性格,或在待人處事方面,總難免有一時疏忽或是不曾發覺的死角。若在此時,有人提醒我們的缺點,我們應衷心感激不已。所謂朋友之道,貴在勸導忠告。“忠告如雪,下得越靜越長留心田,也越深入心田”(瑞士、希爾泰《書簡——友情》)。忠告是別人送給你最豐富的禮物。

“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人受諫,則圣;木受繩,則直;金受礪,則利。”(孔子家語)然而現代社會,能夠直言不諱地指責他人缺點者已日漸減少。無論是你的上級、長輩或同事,大都不愿意冒著使別人惱恨的危險去忠告別人,而都抱著獨善其身的態度漠視一切,追究其原因,如果人人皆能誠懇、虛心地接受別人的忠告,而且人人都期待他人的忠告,則這種現象又如何會出現呢?平心而論,真正能夠苦口婆心地勸告我們,指責我們的人是誰呢?不外是父母、師長、兄弟、妻子、朋友或子女等。他們的目的無非是希望我們在人際關系上更圓滿,在事業上更成功。但是,忠言逆耳,大多數人對于忠告總是有一種逆反心理,從而導致原有的密切關系破裂,在某種程度上說,忠告確是一件危險的事情。如在這種情況下仍有不顧后果提出忠告者,一定是對我們懷有深厚感情之人。一個從來不曾受到他人忠告的人,看似完美無缺,實際上可說他是一個毫無良好人際關系的真正孤獨者。

由此看來,受到忠告正說明你周圍有人在關心你。“不聞不論,則智不宏。不聽至言,則心不固。”(漢·茍況《申鑒》)但是,若接受忠告時的態度不夠坦然,則將會使你的朋友棄你而去。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忠告者也能從你的態度中得知你是否是一個坦誠的人,或是個驕傲自大的人,或冥頑不靈的人,進而影響對你整個人格的評價。一個謙虛上進,追求完美的人一定是個能夠接受任何善意建議的人。如此,即使是與你只有點頭之交的人,也將樂于對你提出忠告。

具體而論,接受別人的忠告,應把握以下幾點:

①要“照單全收”——忠言必須“照單全收”,不管正確與否,事后再慎加選擇,切莫拒絕,更不能當場輕下諾言。很多人受到忠告,只有智才才能從中得到裨益。

②誠懇的道歉——“啊!是我疏忽了,十分抱歉,今后一定改進。”“對不起,這是我的錯,請你原諒。”如能誠心地道歉,對方一定能原諒。

③不逃避責任——別人忠告你時,如果你“但是”、“不過”、“因為”等如此一味的辯解,或急欲掩飾過錯、保護自己,只有使你的過失更加嚴重,使存在的問題變得更加復雜。因而無法尋找正確的解決之道。

④不強詞奪理——有些人在犯錯誤之后,受到長輩的指責,非但不思悔改,反而理直氣壯地陳述自己的不正確的理由,說什么:“你也曾年青過呀!難道你年青時就那么十全十美從沒犯過錯誤嗎?”如此的態度將使長輩甩袖而去,再也不管你的事了,這對自己有害無益,而且將會阻礙你人格的發展。

⑤不自我寬恕——許多人遭到失敗時,總是替自己找許多理由和藉口來寬恕自己。或認為自己能力不是不高,而是時運不濟等等。如持這種態度,則最終仍將無法克服自己的缺點,而使自己更顯孤獨,對于別人的忠告不要默然置之,必須表現出樂于坦誠接受的態度。

⑥對事不對人——對于別人的忠告,應仔細反省其所指責的事物,而絕不應該耿耿于懷。敞開胸懷接受批評,徹底反省、思過、改進,接受忠告并善加活用,使他人的忠告成為自我成長的原動力,這才是一個正常人應持的正確的處世態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浦区| 巴塘县| 岳西县| 宁阳县| 怀化市| 平塘县| 巧家县| 晋中市| 抚远县| 曲阜市| 威远县| 乐业县| 鹤峰县| 陆河县| 华容县| 永丰县| 靖安县| 剑川县| 弥勒县| 高州市| 肇州县| 都昌县| 尚志市| 海晏县| 瑞金市| 台湾省| 邛崃市| 安福县| 奇台县| 阳东县| 山丹县| 梁山县| 丽水市| 萨迦县| 黄骅市| 石渠县| 清水县| 竹溪县| 巧家县| 蛟河市| 新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