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風(fēng)聲鶴唳
- 大明:想死嗎?那可是九千歲遺孤
- 東郭與小狼
- 2255字
- 2022-06-27 08:59:02
翌日清晨。
左僉都御史周宗建被滅門一事轟動京師。
據(jù)說,昨天夜里有一襲白衣出現(xiàn)在周府之外。
接著就是慘叫傳來,哀嚎聲傳遍左近。
今日一早,有人壯著膽子上前查看,發(fā)現(xiàn)周府上下血流成河,無一幸存。
而后,官府包圍了周府,貼上榜文。
“周宗建貪贓枉法,侵吞白銀六十萬兩,欺君罔上,滿門抄斬......”
整個京師的官員都陷入風(fēng)聲鶴唳之中。
堂堂一個正四品大員,說殺就殺了,而且還是滿門誅滅,這是何等殘忍手段。
聯(lián)想到坊間傳聞,昨夜出現(xiàn)在周府的白衣人。
官員們很快確認,此事是西廠所為,白衣人就是西廠廠公雨化田。
毫無疑問,這是魏忠賢的旨意。
是魏忠賢下令滅了周宗建滿門。
魏公公為何用出如此雷霆手段,甚至不惜得罪權(quán)傾朝野的東林黨人?
難道僅僅是因為周宗建在朝廷上對他出言不遜?
不,不可能。
官員們很快否定了這個想法。
魏公公老謀深算,不會如此沉不住氣。
也不會為了區(qū)區(qū)幾句污蔑之語就大發(fā)雷霆。
魏忠賢宦海沉浮十幾年,到達如今這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靠的不是沖動。
他這么做一定另有深意。
是了,一定是因為私庫之策。
大部分官員心里都清楚,私庫之策募集的二十多萬兩完全不夠彌補遼餉的虧空。
魏公公這個策略雖然強行推出,卻面臨夭折的可能。
他們很清楚,堅定果決如魏公公,是絕不可能允許私庫之策流產(chǎn)的。
他會想盡一切辦法得到所需銀兩。
這周宗建之死,就是魏公公殺雞儆猴之意。
他在告訴滿朝大臣,他想要的不止是這點銀兩,他還要更多。
一時間,從尚書到御史,從正一品到從五品,廟堂諸公陷入兩難之中。
捐還是不捐,這是個關(guān)乎生死的問題。
魏公公這意思再明顯不過了,就是要大家繳納巨款認捐遼餉券。
可問題是,大明官員俸祿低微。
如果忽然間拿出這么多錢去購買遼餉券,那不是自爆貪污、授人以柄么?
若是魏公公抓住這點,趁機徹查,他們豈不是要吃不了兜著走。
可若是不捐。
周宗建的前車之鑒擺在那里。
魏公公動起手來絕不會手軟。
怎么辦?
京師諸公惶惶不可終日。
......
魏府。
魏忠賢正坐在書房主位上。
“干爹,周宗建府中搜出銀兩共六十三萬兩,另有房產(chǎn)地契....”
雨化田將昨夜抄家所得一一稟報。
魏忠賢緩緩點頭,問道:“京城的諸位,可都有什么反應(yīng)?”
這招殺雞儆猴,就是要讓那些官員知道認捐額度太低的下場。
“閉門不出,也許正苦思對策呢。”
雨化田道:“要不孩兒再去給他們敲敲警鐘?”
“不急。”
魏忠賢擺擺手:“這些家伙精明著呢,分得清好歹,我們只需在府中等著就是了。”
說完,魏忠賢自顧自的閉目養(yǎng)神。
雨化田站立在側(cè),時不時偷偷打量魏公公一眼,臉上有些不確定。
好幾次,他都想再次提醒干爹,可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
約莫過了一炷香功夫。
張小公公進來稟報,戶部侍郎求見。
“讓他進來吧。”
魏忠賢臉上露出一絲笑意。
但旋即,笑意消散,臉上恢復(fù)上位者的威嚴之色。
很快,急匆匆的腳步聲響起。
進來一個面白無須的中年文官。
“下官戶部侍郎李長庚,拜見九千歲大人,愿九千歲大人福壽綿長。”
中年文官見了魏忠賢,躬身便拜。
“李大人,稀客啊。”
魏忠賢淡淡道。
李長庚不是東林門下,和魏忠賢一黨也保持著距離。
這是他第一次登門。
今日一早,他就聽聞周宗建一家滿門被滅,幕后指使者就是魏公公。
他很快就明白,這是魏公公嫌他們捐的錢太少了,要他們多捐一些。
原本他也和諸多同僚一樣,在捐與不捐的兩難之中徘徊。
可夫人的一句話點醒了他。
“你手下的戶部主事因為貪污被抓進西廠了,你不捐錢,也要被牽連。”
“倒不如主動去魏公公府上認捐,說不定能討得魏公公歡心,還能保住一命。”
一語驚醒夢中人,李長庚打定主意,立刻來到魏忠賢的府邸。
可見到面無表情的九千歲大人,他原本早就準備好的話語卻怎么也說不出口。
特別是看到一旁西廠廠公冰冷的眼神,他更是一陣哆嗦,喉嚨仿佛卡殼一般。
“呃...下,下官....”
支支吾吾半天說不出話來。
他想要平復(fù)心情,但一想到要在魏公公面前扯謊,一顆心就不爭氣地狂跳。
他越是想冷靜就越是做不到,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
早知如此,就不該聽那婆娘的話。
那婆娘讓自己來認捐,并教自己扯謊,說這些錢是夫人經(jīng)營生意賺來的。
他也是一時糊涂,居然沒有細想這個謊言有多么禁不起推敲。
要知道,魏公公掌握著東西廠和錦衣衛(wèi),耳目遍布天下。
自己那點小聰明如何瞞得過他的眼睛。
現(xiàn)如今,站在魏公公面前,感受到一股不可抗拒的威壓排山倒海般襲來。
他雙腿近乎站立不穩(wěn),半句謊話也說不出來。
正當(dāng)李長庚惶惶不安之時,魏忠賢的聲音響起。
“李大人初次到訪,不必緊張,可有何事?”
聲音中竟有幾分和藹。
李長庚抬頭一看,發(fā)現(xiàn)魏公公的臉上居然掛著笑容,仿佛在給他鼓勵一般。
見此,李長庚一咬牙,下定決心道。
“九千歲大人,下,下官想要追加認捐。”
“好。”
魏忠賢嘴角依舊掛著笑容,似乎早就知道了他的來意。
“下官雖然俸祿不高,但內(nèi)人頗通經(jīng)商,這些年積攢了不少錢財。”
“昨日散朝之后,下官在家中琢磨,覺得九千歲大人這私庫之策利國利民,澤被萬世。”
“下官應(yīng)該鼎力支持。”
“因此,今日下官特地來追加認捐十萬兩。”
在魏忠賢鼓勵的眼神下,李長庚說話利索多了,一口氣說明來意。
“甚好,李大人心系社稷,值得表彰。”
魏忠賢揮手,讓張小太監(jiān)去拿遼餉券。
他不但對李長庚漏洞百出的謊言視而不見,甚至還出言褒獎。
這讓李長庚心中嘀咕。
魏公公會不知道自己這些錢的來路?
不,不可能。
魏公公掌握著東西廠及錦衣衛(wèi)這三大秘密機構(gòu),耳目遍及天下。
不可能不知道這些錢來路不正。
可他為什么只字不提?
李長庚腦海轉(zhuǎn)過諸般心思,心中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
魏公公這是在表態(tài)。
他的目的只是讓朝堂諸公捐錢支持私庫之策。
只要捐了足夠的錢,他就會對貪污之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是了,應(yīng)該是如此。
想到這里,李長庚心中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