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用人格心理學入門
- 周晴
- 1771字
- 2022-06-23 15:43:28
第二章 發掘成因,揭開人格背后的秘密
人格:遺傳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
英國心理學家弗朗西斯·高爾頓基于遺傳學創作出了《遺傳的天才》一書,書中他強調了遺傳對個體差異形成的重要影響。為了創作這本書,高爾頓進行了大量的譜系調查。他針對1768年至1868年這一百年間出現的如英國首相、將軍、文學家和科學家等共977名杰出人物進行了家譜調查。他發現,這些人的家族中,共出現了332名杰出人士,而英國普通的家庭中要高達4000人才會出現一名杰出人士。因此,他得出了一個結論,即人的能力是會遺傳的,杰出家庭出現的天才的可能性比普通家庭的概率要高得多。據此,他還在《人類才能及其發展的研究》一書中提出了“優生學”這一概念,他認為想要生出優秀的孩子,必須擇優選擇配偶,以達到改良基因的目的。
高爾頓的研究說明了遺傳在人的基因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時,有研究表明,基因控制著人體的各個系統,包括直接或間接影響人的情緒、感情甚至性格的各種激素的分泌腺。可見遺傳確實是個體人格形成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可以說,一個人的氣質、興奮強度、主動或被動性以及反應速度都和遺傳息息相關。
基因相當于個體人格形成的硬性條件,但人格并不僅僅只受基因的影響,環境對個體人格的形成也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都會對人格造成影響,相比較而言,社會環境對人格的作用更大。因為人類是社會性生物,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中就不可避免地與身邊的人發生千絲萬縷的聯系。在這個龐大的關系網里,每個人從出生就會接觸各種各樣的人,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接受他們的思想和習慣。這種社會影響貫穿了個體人格形成的整個過程,自然對人格有著根深蒂固的影響。
遺傳與環境的交互作用在人格形成的不同階段表現出的強度也不同。比如,幼兒時期,個體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父母提供的家庭環境中活動的,這期間,遺傳和環境的內在相互作用最為強烈。隨著個體的成長,他們離開父母,開始選擇和建構自己的環境,這些環境將反過來進一步塑造個體的人格,遺傳和環境最初的交互關系也轉變為超前的交互作用。在這個過程中,環境影響著個體的人格,而個體也在改造著環境,個體與環境的動態交互作用最終造就了個體的人格。
小薇一直是個溫溫吞吞的女孩,從小到大也沒怎么跟人起過沖突。小時候,小薇的父母工作都忙,沒時間照顧她,她被送回老家跟著外婆一起生活。在小薇的印象里,外婆的性格一直是安靜、不多話的,可是小薇的舅舅脾氣卻很是火暴,常常一言不合就在家里發脾氣,外婆也拿這個舅舅沒辦法。但是舅舅對小薇很好,每次發工資都會給小薇買好吃的,定期還會給小薇買新衣服。一直到小薇讀了大學,她都有些不明白為什么外婆的性子安安靜靜的,舅舅的脾氣卻那么火暴。
直到有一次,小薇在評獎學金的時候被同學打了小報告,那時小薇第一次發了脾氣,拉著那位同學跟老師對質了一番。老師了解了情況后,發現那位同學是故意污蔑小薇的,于是就把小薇的獎學金名額恢復了。同學們知道這件事后都很驚訝,沒想到一直溫溫吞吞的小薇也有發脾氣的一天。其實小薇一直覺得自己的個性更像外婆,沒想到自己有一天也會像舅舅一樣發脾氣。
后來,舅舅聽說了小薇發脾氣的事就笑話她說:“你這個性格跟你媽媽一樣,看著溫吞,其實是個暴脾氣。”
聽舅舅這么一說,小薇還有些擔心,她覺得自己還是稍微控制下脾氣比較好,她可不想變成一個暴脾氣的人。
小薇畢業后,進入了夢寐以求的廣告公司工作。因為廣告這個行業需要創新的想法,小薇經常要參加各種各樣的項目會議,所以沒少見同事們因為一個方案爭得面紅耳赤。小薇一開始也經常因為方案細節和同事吵來吵去,但是時間長了,小薇發現發脾氣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只能強迫自己平心靜氣地和同事討論問題。改變工作方式后,小薇反而覺得自己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因為她開小組會議的目的變成了解決問題,而不是發泄不滿。有了這個發現后,小薇也變得越來越平和了,公司的同事都夸她脾氣好。
個體的人格是在遺傳與環境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遺傳是產生人格的基礎,環境則是人格特質的添加劑,二者缺一不可。研究表明,人格特質里的遺傳因素不是單一的,而是涉及多重基因。遺傳對人格特質的影響極其復雜,連科學家都沒有徹底弄清楚這些基因是怎樣彼此交互影響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環境因素對人格的影響。因此,我們在探討遺傳對個性的影響時,要切記遺傳不是個性形成的唯一因素,不要因為把遺傳看作自己負面人格的原罪,就不去試著改變自己的不良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