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惡補邏輯學的第一本書(第二版)
- 董桂萍
- 2239字
- 2022-06-17 19:46:00
謬論二:感覺經驗很靠譜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在進行邏輯論證的時候,會習慣于根據過往的經驗來進行,這種過分依賴經驗的做法并不值得推崇,因為僅僅依靠經驗來做決策,很容易犯經驗主義錯誤,甚至會造成嚴重的后果。
當我們去泰國或者印度游玩的時候,會看見一種很奇怪的現象:當地的人可能會將一頭龐大的大象用一根極細的鏈子鎖在并不粗壯的柱子上,很多人對大象出乎尋常的溫順感到奇怪。事實上,那些大象重達千斤,只要它們愿意,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掙斷細鏈,推倒柱子獲得自由,可是這種現象卻很少發生,這是為什么呢?
這一切都是“經驗”在作怪。馴象人往往在大象還很小的時候就用一根鐵鏈將它們拴在柱子上,對于幼小的大象而言,鐵鏈和柱子就像大山一般堅不可摧,它無數次想要掙脫可是都以失敗而告終,久而久之,它們形成了一種牢固的印象:憑著自己的力量,不可能逃離鐵鏈和柱子的禁錮。
這種印象一直延續到大象成年,這時候的它們已經可以輕而易舉地掙脫鐵鏈,但它們卻完全放棄了反抗,而是乖乖臣服于馴象人的把戲。這就是依據經驗行事的典型案例。
《醒世恒言》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尤葫蘆是無錫縣肉鋪的老板,他向別人借了15貫當作做生意的本錢,原本是一件好事,可是尤葫蘆此人生性愛開玩笑,當女兒向其詢問這15貫錢的由來時,尤葫蘆眼珠一轉,笑著說這是賣她的身價錢。女兒戍娟聽到后恐懼異常,左思右想,當夜便收拾了包裹從家中逃了出去。
那天夜里,正巧當地的無賴婁阿鼠闖進了尤家,不僅搶了尤葫蘆的15貫錢,還殘忍地殺死了尤葫蘆。婁阿鼠為瞞天過海,編造戍娟謀財殺父的謊言大肆宣揚。對這一切都不知情的戍娟出逃后,結識了客商伙計熊友蘭,二人相約同行。不久后一個鄰人認出了戍娟和熊友蘭,又察知熊友蘭身上正巧帶著15貫錢,他立馬斷定戍娟和熊友蘭勾搭成奸,為15貫錢殺害了尤葫蘆,隨即將二人扭送縣衙。
盡管戍娟和熊友蘭拼命喊冤,知縣卻問也沒問,就武斷地判了二人死刑。知縣推理的邏輯很是符合“人之常情”,他認為戍娟年輕漂亮,熊友蘭自然會來勾搭,二人情投意合后,遇到老父尤葫蘆的阻攔惱羞成怒,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奪父錢財害父性命。知縣憑著“經驗”作出的一番論斷卻將戍娟和熊友蘭二人推進了地獄的深淵,可見有時候僅憑“經驗”辦事是一件很要命的事情。

經驗就一定靠譜嗎?這個問題的答案當然是“不一定”。經驗基本上屬于感性認識的范疇,明白了感性認識的概念后,我們就能明白,為什么經驗并不一定靠譜。感性認識指的是認識的主體在跟對象產生一定的接觸后,通過各種感覺器官產生的認識。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感性認識只能反映接觸對象的外貌形體等淺顯而表面的特征,是存在著一定的誤差和偏見的。
想要全面地認識對方,想要看清事實的本質,想要從認識事物上升到實踐的地步,僅憑感性認識是不夠的,還需要我們充分調動理性思維和縝密的邏輯來做具體的考量。簡言之,感性認識是不靠譜的,這就證明了屬于感性認識范疇的“經驗”并不太可靠。
人們依據經驗來進行邏輯推理的時候,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模式:他們看到某種現象的時候,立馬就會想到另外一種現象,這兩種現象之間強烈的相關性讓他們誤認為它們一定會同時存在且能互相推導。然而僅憑腦海中的經驗就輕易地下結論,是很不嚴謹的。如果看到一個人衣著光鮮,就認定他是個有本領的人,這種判斷也未免太膚淺。
老陳年輕的時候是一個勇敢堅強、心懷志向的窮小子,經過多年的打拼,他終于成為市里首屈一指的企業家。老陳的兩個兒子大學畢業后相繼進了自家的企業工作,眼看他們已經到了該結婚的年齡,老陳不禁誠心祈禱,希望兩個兒子都能找到賢內助,在將小家庭照顧好的同時,最好還能輔佐兒子們開辟事業。
企業家老陳自己出身貧苦,他特別愿意兒子們能和貧苦人家出來的女孩子結成姻緣。在他看來,只有經歷了貧窮的人才更懂得節約的意義,才不會敗家。老陳認為,出身于貧苦家庭的女孩子更樸實、更懂得心疼人,找這樣的女孩子結婚才能幸福。他很快為大兒子物色了一位滿意的女孩,安排他們相親后,便不停地催促他們結婚。
老陳的大兒子性格溫和,從小就懼怕父親的他對于父親的安排并不敢有絲毫的反抗,很快就和那位姑娘結了婚。解決了一樁心愿的老陳開始操心起小兒子的婚姻大事來,結果性格叛逆火暴的小兒子卻完全不聽老陳的安排,偷偷地和相戀多年家境優渥的女朋友領了證。這件事情將老陳氣得夠嗆,他一狠心直接將企業的管理權交給了大兒子,卻將小兒子發配到了一個很小的分公司,自己過起退休的生活來。
幾年以后,情況卻發生了逆轉。大兒子不僅將企業管理得亂七八糟,自己的婚姻生活也到了崩潰的邊緣;而小兒子卻將分公司的業務做得風生水起,家庭生活也過得幸福美滿。
原來大兒媳雖然出身貧寒,卻生性懶惰貪婪、愛慕虛榮,自從嫁作人婦后,大兒媳再也沒有工作過,整天就是逛街、旅行、買奢侈品。而家境優渥的小兒媳卻性格開朗、視野開闊,她不僅將小兒子的生活起居照顧得井井有條,還能時不時在事業上給予丈夫有效的幫助,隨著丈夫事業越來越好,他們的感情也越來越深。
經驗有時候是一種成見,甚至會成為一種阻力,讓你產生錯誤的判斷,因此錯失良機,所以在面對經驗的時候,我們一定要保持足夠的冷靜。
“感覺經驗很靠譜”的邏輯為人們認識事物提供了一種便利的思路,但是這種思路并不能帶來百分之百正確的結果。想要克服這種經驗帶來的“阻力”,我們就要對物體與物體之間聯系的復雜性產生清醒而充分的認識,要承認自身經驗的局限性。
想要擁有嚴密的邏輯能力,就要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要還沒抓住問題的實質,就盲目地依據經驗做出錯誤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