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用平凡之光照亮扶貧之路
——記商水縣科協駐魏集鎮汪屯村第一書記高國連

商水縣科協駐魏集鎮汪屯村第一書記高國連。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自2018年7月駐村兩年多來,他走家串戶,了解貧困戶生活情況;深入田間地頭,掌握農戶種植情況;夜晚查閱資料,思考提升村民經濟收入……

寒來暑往,無一間斷。如今,村民的臉上笑容多起來了,腰間的錢包慢慢鼓起來了,信心干勁足起來了……

盡小者大,慎微者著。“堅持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堅持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高國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詮釋責任和擔當,走出了不平凡的扶貧之路。

走進貧困戶心里

“沒有黨的政策,沒有高書記幫扶,有可能都活不到現在。”說到高書記對家里的幫扶,汪屯村貧困戶黨從峰的眼中閃現出感動的淚光。

高國連(右一)深入貧困戶家中了解其生活情況。

這個被黨從峰提及的高書記,就是商水縣科協副主任科員、駐汪屯村第一書記高國連。

17年前,黨從峰在一次砍樹過程中意外受傷造成下肢癱瘓,由其愛人背進背出,照顧生活起居。其愛人身患糖尿病,家里還有一個正上初中的學生,醫藥費和學費成為家里的沉重負擔。高國連詳細講解國家政策,忙前忙后幫他準備申請材料,直至順利享受健康扶貧和教育扶貧等各項政策。

“有啥困難給他說,他都能幫你解決。”黨從峰告訴記者,到了農忙時節,地里的農活對于他們夫婦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今年收麥子的時候,高書記知道家里沒有勞動力,他自掏腰包,主動找人幫忙收麥子,這讓黨從峰很受感動。

高國連平時經常在村里走門串戶,和村民拉家常,了解每家每戶的生活情況和經濟狀況,誰家有困難,誰家需要幫助,他都記在心里,以便及時給予解決。

剛到汪屯村時,高國連走訪了所有的貧困戶,他發現大多數貧困戶是缺乏勞力和因病、因學致貧。有些貧困戶的房屋年久失修、屋頂漏水,安全性難以保障,有些背負大額債款,吃飯都成問題。

高國連積極宣講各項扶貧政策,認真落實健康扶貧、教育扶貧、金融扶貧政策,積極開展危房改造、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同時,聯系社會各方資源,提供就業崗位,并相繼開展了送溫暖活動,關愛關心村民;“快樂星期天”等文娛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全村原來有32戶貧困戶144人,現在脫貧30戶139人,僅剩2戶未脫貧。

“以前吃飯都困難,現在享受黨的各項政策,經濟壓力小了很多。高書記還給修了屋頂,粉了墻壁,鋪了地板磚,增添了沙發、床等家具。以前下雨屋里得放好幾個盆,現在生活越來越好。”汪屯村貧困戶王國良說道。

走入田間地頭

要想穩定脫貧,致富奔小康,僅靠“輸血”是不夠的,還必須發展產業,實現“自我造血”。

高國連走訪時了解到,汪屯村農戶的知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他們對于市場信息的把握度和敏感程度往往處于劣勢,對新技術、新成果的認知度、接受度比較低,依然停留在傳統的日常農作物種植上,想要從農業種植上獲取收益非常難。

高國連充分發揮科協人才聚集的組織優勢,開展種植業和養殖業技術培訓、指導,發放科普圖書、報刊等。同時,多次調研,并聯合璟誠科普示范基地負責人及農業科技專家,前往商丘實地考察,引進西瓜紅、商薯19等紅薯新品種,在汪屯村進行試種。經過兩年試種,發現這些新品種適合當地種植,而且經濟效益比較好。

璟誠科普示范基地負責人姜參軍介紹:“這些紅薯品種干、面、甜,共種植40多畝,現在畝產能達到2000公斤,市場價格平均每公斤2元。一到收獲季節,不等去賣,就有很多人來地里收購,直接在地里就賣掉了一大半。”

除了紅薯種植,高國連還幫助確定了有機花菜、土豆、西瓜、豆角等農作物種植,聯系農業科技專家,提供病蟲害防治和技術指導,提高種植水平,尋找、拓寬銷售渠道,為今后全村人通過特色農業種植增加經濟收入奠定了基礎。同時,高國連動員村民養鵝、養魚、養羊,發展多元化養殖業,通過各種渠道增加經濟收入。

姜參軍介紹,剛剛罷秧的西瓜共種植30畝,今年疫情稍有影響,去年一畝地能掙1000元左右,30畝就有3萬元左右的收入。加上其他經濟作物的收入,特色種植讓姜參軍嘗到了甜頭。

特色種養業發展得越來越好,讓好多村民也“紅了眼”。“接下來,我們將加快現代種養模式推廣步伐,向集約化、產業化、科學化、生態化邁進,不斷拓寬增收渠道,持續調動貧困戶內生動力,把脫貧致富的路走得越發堅實。”高國連表示。

走出黨員干部好形象

駐村兩年多,高國連通過健全基層黨組織,形成脫貧攻堅合力。完善汪屯村40名黨員干部檔案,健全規章制度,讓制度上墻,進一步發揮村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發展新黨員1名,為村組織注入新鮮血液。

從2020年1月到現在,高國連一直在村里開展疫情防控、扶貧工作,鮮少回家。高國連說,唯一愧對的,就是自己的母親;唯一不愧對的,就是汪屯村這一片土地和這里的鄉親。“老母親80多歲了,還在操我的心。”平時忙于工作,他對家人的陪伴少之又少。談起家人,他不禁哽咽起來。高國連說道,扶貧駐村以來,走進貧困戶家中,了解他們的生活疾苦,深入田間地頭,看到農民的不易和生活的艱辛,深知農村工作的重要性。駐村工作時間雖然不長,但投身農村廣闊天地,扎根基層做一名實干家,在老百姓的柴米油鹽中實現人生價值,無愧于黨和人民寄予的厚望,才是他一直追求的目標。

高國連查看豆角生長情況。

“稱他為扶貧路上的‘老黃牛’,一點也不為過!”魏集鎮文化站站長、汪屯村脫貧攻堅責任組組長李鐵功對記者說道,“老高為人實在,平時話不多,但工作起來非常拼命。在一次貧困戶住房安全鑒定工作中,他白天入戶拍照、上傳數據,晚上整理材料到凌晨兩三點。第二天見到他的時候,他的眼里充滿了紅血絲。我勸他要注意休息,但他依然走向貧困戶家中,走進田間地頭。”

“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我最大的成績。”望著一片片綠油油的紅薯地,高國連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作為一名科協扶貧干部,他將繼續發揮科技在扶貧攻堅中的支撐作用,引導村民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強化農業科技創新,使大家掌握真正的脫貧致富的門路和技術,把奔小康的“金鑰匙”揣進口袋。

(原文刊登于2020年10月13日《河南科技報》B8版 作者:胡東昌、李霞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通市| 色达县| 凤山市| 榆林市| 芷江| 绥德县| 清远市| 利辛县| 宝坻区| 泾阳县| 荥阳市| 监利县| 伊春市| 公主岭市| 沙河市| 丹东市| 句容市| 景洪市| 鸡东县| 兖州市| 长白| 红原县| 大化| 东乡族自治县| 祁东县| 龙岩市| 剑阁县| 南澳县| 汕头市| 德安县| 迁安市| 吉木萨尔县| 盘锦市| 南投市| 宾阳县| 康平县| 麻栗坡县| 新兴县| 乌鲁木齐市| 泸西县| 南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