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努絲
- 泰西哲學玄鳥集
- 我在道中
- 3349字
- 2022-06-13 17:01:07
真理確鑿兮無人知,
待到知道兮神不知。
濁世興假兮真難信,
天帝荒謬兮為真一。
恩培先生并不在島上,但是蘇格拉底的思想已經有了框架。
當然這得益于他的好大哥——薩哥拉,此人不愧是得西美尼的真傳,不愧是阿那克家族的翹楚,秉賦了這個家族一以貫之的智慧與英俊。
他說道:“三弟,在島上快一年了。你把整個知識架構說一下吧。”
“好的,大哥。”蘇格拉底說道,“世界分為形而下與形而上,形而上無法形容。形而下包括兩部分,一部分叫自然,一部分叫心靈。自然由水組成,水的本質是‘絲’,‘絲’的本質是‘阿一不’;心靈在人體之外叫做‘活火’,在人體之內叫做‘努絲’,‘活火’和‘努絲’之間的關系由‘邏格絲’支配。研究自然的學問叫做物質哲學,研究心靈的學問叫做精神哲學,物質與精神結合就叫做生命。”
薩哥拉聽著蘇格拉底的總結,繼續問道:“物質哲學的發展過程和代表人物是誰?”
蘇格拉底答道:“泰勒斯提出萬物的本源是水,水的本質是絲。西曼德提出絲的本質是阿一不。對阿領悟最深的是色諾芬尼,從阿的角度,他提出土是萬物之原;對一領悟最深的是西美尼,從一的角度,他提出氣是萬物之原;對不的領悟最深的是畢達哥拉斯,從不的角度,他提出數是萬物之原。”
薩哥拉繼續問道:“精神哲學的發展過程和代表人物是誰?”
蘇格拉底答道:“蘇魯支提出心靈的本源是‘活火’;他的徒弟赫拉克利特提出支配‘活火’轉化的法則是‘邏格絲’;而‘活火’在‘邏格絲’的支配下會變成‘努絲’,提出這個學說正是我的大哥——阿那克薩哥拉先生!”
無論誰被真誠的夸獎都是舒服的,薩哥拉也不例外,雖然西美尼是他的師父,但只給他教了三年,就被救去了薩摩斯島。而‘努絲’這個概念,是他對于‘心靈獻祭’原理冥思苦想,也是為了紀念圣女蘇莉絲而專門起的名字。
趁著大哥高興,蘇格拉底問了一個思考數月的問題:“大哥,您提出的這個‘努絲’是不是就是人們常說的‘覺知’或者‘意識’?”
薩哥拉沉默了一會,說道:“你可以這樣理解,但是從根本意義上是不對的。還記得嗎,四個月前我第一次給你說‘努絲’的時候,就說了這個詞是不可以翻譯的,就像當年西曼德的‘阿派朗’一樣。雖然為了通俗,他采用了老城主愛菲斯城邦的語言‘阿一不’這個說法,但事實上真理是不可能用舊的詞匯說的。如果非要翻譯,那‘努絲’只能翻譯成‘心’,別的詞匯都是不規范的。學術的解釋,‘努絲’就是‘活火’在人體方寸之間‘燃燒’,按照‘邏格絲’的分寸燃燒!”
“哲學好難啊,精神哲學比物質哲學更難!”蘇格拉底感嘆道,“那個形而上的層面我只能說追求理解了,而不能說開始理解了。”
又過了半年。
真理雖不能傳遞,但可以熏習。就好比一朵花和一件衣服,衣服雖然不會開花,但是只要它旁邊的花開得足夠熱烈芬芳,它們足夠的親密和持久,早晚衣服上也會擁有相同的味道。
有一天上午,蘇格拉底看著朝陽,想到了他的埃斯庫爺爺,這是他最喜歡的光芒和時刻;想起了訣別父母時的情景,母親眼里怕他看到而忍住的淚水;想起了‘圣女’與‘鬼魅’為一體的帕西亞,故作成熟其實內心深處對安全與強大的渴望;想起了在島上這一年,大哥薩哥拉對他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空閑時間的繪圖與沉思,突然他的心里燃起了一團火,幾乎同時他的眼里含滿了淚!
火是甜的,淚是咸的。做世間的光,做人類的鹽。人間因為有了‘努絲’才有了光芒,才有了滋味,才有了愛!
火本是苦的,水本是淡的。火失調時,人類受苦;水泛濫時,人類無情。陰陽沖和,火給了水溫暖和力度,水給了火寧靜和安慰;水火既濟,水分擔了苦,火分擔了寒。不苦則甘之如飴,不寒則食之有味。
薩哥拉看著蘇格拉底眼中放出的精光,那是心中之火與眼底之水的結晶,結晶的光彩,愛的光芒!
蘇格拉底領悟了,他終于懂得了什么是愛,什么是心,什么是努絲!
不過為了不讓蘇格拉底驕傲因而得少為足甚至止步不前,當蘇格拉底奔來歡慶的時候,薩哥拉只是微微一笑,說道:“你的領悟只是入門而已,真理的大海你一步還未涉足呢!”
“不可能!”蘇格拉底狂喜地大聲喊道,“真理就是愛,感受愛的就是心,就是努絲”。
“那形而上呢?”薩哥拉淡淡地說。
蘇格拉底迅速從狂喜中平靜了下來,伴隨著平靜而來的不是寧靜,而是空虛,如大海般無邊無底的空虛。
蘇格拉底畢竟是蘇格拉底,他沒有被這無盡的空虛擊倒,沒有悲觀,更沒有厭世,而是說出了那句著名的話:“對于形而上,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無所知。”
薩哥拉笑了,笑得那么燦爛,如太陽般偉大的笑容。這既是對蘇格拉底的肯定,也是對自己的認可。
如果不是先領悟了自己的“努絲”學說,世間不知有多少人,聞道后會痛哭流涕,追悔莫及甚至拋家棄世!
這是悟道后最危險的一個考驗,人與非人就此而別。
蘇格拉底成功的留在了人間,擁抱了大地,成為了一個堅實的人。
愛為慧引,人必有學。蘇格拉底開始問關于形而上的問題了。
薩哥拉說:“形而上的事情只能自己領悟,這不是一種知識,而更接近一種體驗,知者自知,貴在自得。”
蘇格拉底說:“斯義宏深,非我境界。愿大哥為我勉強方便而說。”
薩哥拉說:“那我就勉強說了,大醫哲色諾芬尼有兩個弟子。一個是巴門尼德,你已經見過。另一個是你二哥,還沒有尋訪到。你可知道,他們兩個為何沒有見過面?”
蘇格拉底說:“巴門尼德先生好像一直在找我二哥,但是一直沒有找到?”
薩哥拉說:“因為你二哥一直故意躲著他,這是師命。因為他們兩個學的東西不一樣!我問你一個問題,世界上有沒有神?”
蘇格拉底說:“聽他們說雅典城邦都是信神的,斯巴達城邦都是不信的;教廷都是信神的,教廷之外的,如蘇魯支和赫拉克利特都是不信神的。不過,畢達哥拉斯比較特殊,既不是教廷的,而且研究的是自然數學,他卻是信神的。”
薩哥拉說:“你說得對,自然數學本屬于物質哲學,是從水——絲——阿一不——不,這一路來的,但是也不影響他信神。這里的重點就是什么是神?”
蘇格拉底一瞬間意識到了自己的膚淺,說道:“我從來沒有想過神是什么,神還有高低貴賤,層次區別嗎?”
薩哥拉說:“這是個大問題,我們先從民眾的角度解釋一下。比如河神,雷神,雨神,山神這些神,你認為是神嗎?”
蘇格拉底說:“當然是了,包括人們說的五谷的谷神,橄欖樹的樹神,甚至花神都是神啊。”
薩哥拉說:“如果這么簡單的道理,聰明如蘇魯支和赫拉克利特就不會不承認了。”
蘇格拉底問:“確實,他們說沒有神,是為什么啊?”
薩哥拉說:“因為他們發現宇宙是一團‘活火’,‘活火’和人體結合產生生命,和其他自然物結合也一樣會產生生命,所謂樹老成精,物老成怪就是這個道理。山川比人龐大,自然神力就強些,但本質上都是同樣的‘活火’,而且都要受‘邏格絲’的支配。從這個意義上,他們不承認任何自然神。”
蘇格拉底震撼了,就和他十歲時,聽埃斯庫爺爺給他講到蘇魯支時的那句“世界是不需要神的!”一樣震撼。
而且今天他親證了“努絲”,打開了本心,從這句話里瞬間感受到了人的偉大,人性的光輝,壁立萬仞的堅毅和氣吞山河的氣魄。
他也明白了在火島上為何蘇魯支與畢達哥拉斯爆發了爭吵,并奪走了他的徒弟。他也明白了為何面對變異后的瘟疫,蘇魯支仍然可以應對自如。他更加明白了大祭司薄伽梵為何告訴去冰原前的西美尼,如果泰勒斯還解決不了,就去找蘇魯支的信心所在了!
當然,此時的蘇格拉底不明白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薄伽梵的偉大。那是一種真正在天地之間的偉大,如果人類所有偉大排100個名次,前十名的人絕對是民眾從未聽過的。而薄伽梵,至少可以排進第三。
薩哥拉繼續說道:“巴門尼德是大醫哲的大徒弟,色諾芬尼教給他的是在整個物質和心靈之外,有一個不變的,永恒的,神秘的,無法用大腦理解的主體——存在!形而下的一切,包括意識都只是存在者而已。存在高于一切存在者!”
蘇格拉底好像可以理解了,說道:“怪不得當年大醫哲色諾芬尼可以用‘肘后十三圣方’防住那次世紀疫情呢。”
薩哥拉繼續說道:“在雅典傳播這個道理之時,我還比較嫩,無論是理論還是表達技巧都不成熟。所以被雅典城邦前任執政官驅逐了出去,罪名就是——不敬神!”
“大哥,聽說現任執政官是伯里克利,比您應該還小幾歲,深明大義治政有方。雅典是我的故鄉,肯定能夠接納您的。”
薩哥拉說道:“伯里克利這個人賢名遠播,我也知道。不過現在還不能去。”
“為什么,大哥?”
“因為我們必須要先找到你二哥,因為‘存在’的另一種解釋,整個大陸現在只有他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