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2.2 數智化時代的特征

技術和數字化將會改變一切,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數智化時代”是一場深刻的系統性變革。

在2011年的漢諾威工業展上,德國提出了“工業4.0”的概念,描繪了全球價值鏈將發生怎樣的變革。通過發展“智能工廠”,實現虛擬和實體生產體系在全球范圍的靈活協作,定制化產品生產將催生新的運營模式。

但我們必須認識到,第四次工業革命絕不僅限于機器和系統的智能互聯,其擁有更為廣泛的內涵。基因測序、納米技術、可再生能源、量子計算等新技術的融合,帶來了跨越數學、物理、生物等幾大領域的交叉互動,使得第四次工業革命與前幾次革命相比有著本質的區別。

1.數據基礎:萬物互聯

數智化的基礎是連接,要把工廠、設備、生產線以及產品、供應商、客戶緊密地連接起來。通過無處不在的傳感器、嵌入式終端、智能控制系統、通信設施等連接起來,形成一個智能網絡,使產品與設備之間、不同設備之間產生互聯,進而將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連接起來,使機器、設備、部件、系統以及人之間能夠通過網絡交流數字信息。

設備之間互聯。將不同類型和功能的單機智能設備互聯起來,就組成了智能生產線;將不同智能生產線互聯起來,就組成了智能車間;將各個智能車間互聯起來,就組成了智能工廠;進而,將不同地域、行業、企業的智能工廠互聯在一起,就組成了一個具備無所不在的制造能力的信息物理系統(CPS)。還可以自由、動態地將這些單機智能設備、智能生產線、智能車間和智能工廠進行組合,從而滿足不斷變化的制造需求。

設備和產品互聯。數智化的智能工廠能夠自行運轉,其間的零件與機器之間可以進行交流。由于產品和生產設備之間能夠相互通信,產品就能夠理解制造的細節,也知道自身將被如何使用。同時,產品和設備能夠回答諸如“我是何時被制造的”“應該用哪組參數來處理我”“我應該被送到哪里”等問題,從而協助生產過程。

虛擬和現實互聯。信息物理系統(CPS)是數智化的核心,其間的物理設備連接到了互聯網上,具備了計算、通信、控制、遠程協同和自治等功能,實現了虛擬網絡世界與現實物理世界之間的融合。信息物理系統(CPS)將資源、信息、物體與人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進而創造相關服務,把生產工廠轉變成為智能環境。數智化賦能的智能制造,其核心在于實現機器智能、人類智能和兩者的協同,進而實現生產過程的自感知、自適應、自診斷、自決策和自修復。

互聯企業是企業轉型發展的高級形態,構建互聯企業是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應用的集中體現,是企業降低運營成本,提升各環節協作效率,加強員工知識和技能傳承,應對安全風險等方面的現實選擇,也是實現企業資源共享、業務優化、智慧運營、服務增值的重要基礎。

2.數智化系統:系統集成

數智化的過程是集成。數智化將無處不在的傳感器、嵌入式終端、智能控制系統、通信設施等高度集成在一起,形成一個人與人、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服務與服務之間能夠互聯互通的智能網絡。

企業內的集成。數智化追求在企業內部實現所有環節信息的無縫連接,這也是智能化的基礎。即要實現企業內部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的集成,包括生產環節上的集成,如研發設計的內部信息集成;跨環節的集成,如研發設計與制造環節的集成;產品全生命周期的集成,如涵蓋產品研發、設計、計劃、工藝以及生產和服務等全生命周期的信息集成。

企業間的集成。在市場競爭的牽引下,在信息技術的驅動下,對于數智化新時代的企業有了新的要求,信息由企業內部集成走向產業鏈集成,研發由企業內部協同走向企業間網絡協同,供應鏈由企業內部管理走向企業間協同管理,進而價值鏈也由企業內部重構走向企業間重構。通過價值鏈和信息網絡,企業間實現資源整合,無縫合作,為客戶提供實時產品與服務。企業之間從研產供銷到經營管理與生產控制再到業務與財務,實現全流程無縫銜接和綜合集成,從而實現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

端到端集成。數智化是圍繞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價值鏈創造,通過整合價值鏈上的不同企業資源,從產品設計、生產制造、物流配送到使用維護,實現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服務,進而集成優化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以及客戶的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為客戶提供更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從而重構產業鏈各環節的價值體系。

3.價值中樞:數據驅動

數智化的核心是數據。正如SAP高級副總裁柯曼所言,企業數據分析就像汽車的后視鏡,沒有后視鏡開車就沒有安全感,而更重要的是前風窗玻璃,即實時數據精準分析。伴隨著工業互聯網、工業大數據、信息物理系統(CPS)的推廣,生產裝備、感知設備、聯網終端,包括生產者本身,都在源源不斷地產生數據,這些數據滲透到企業運營、價值鏈乃至產品整個生命周期,是數智化的基石。

產品數據。從設計、建模、工藝到加工、測試、維護,再到產品結構、零部件配置、變更記錄等,各種各樣的產品數據被記錄、傳輸、處理和加工,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因此而成為可能,進而滿足用戶的個性化產品需求。外部設備不再是記錄產品數據的主要手段,內嵌在產品中的傳感器將獲取更多實時的產品數據,產品管理可貫穿產品全生命周期,從需求、設計、生產、銷售、售后一直到淘汰報廢。智能互聯產品實時產生大量的數據,通過挖掘和分析這些數據,可動態感知并實時響應消費需求。

運營數據。企業運營中所涵蓋的方方面面,如生產設備、組織結構、業務管理、目標計劃、市場營銷、質量控制以及生產、采購、庫存、電子商務等,都會產生大量的數據。在數智化企業中,無所不在的感知和連接帶來無所不在的數據,這些數據是企業創新研發、生產、運營、營銷和管理方式等的基石。生產線、生產設備所產生的數據可實現對設備和生產線進行實時監控,生產數據反饋至生產過程中還能實現工業控制和管理的最優化。通過采集和分析采購、倉儲、銷售、配送等供應鏈環節上的數據,可以大幅提升供應鏈效率,大幅降低成本,大幅減少庫存。銷售數據、供應商數據的變化可以用來進行生產、庫存的節奏和規模的動態調整與優化。具備實時感知能力的能源管理系統,能夠不斷實時優化生產過程中的能源效率。

價值鏈數據。包括客戶、供應商、合作伙伴等相關數據。在當前全球化的經濟環境中參與競爭的企業,需要全面地了解技術開發、生產作業、采購銷售、售后服務等環節。運用大數據技術,價值鏈上各環節的數據,獲取有價值的信息,為企業管理者和參與者提供全新視角,把價值鏈上更多的環節轉化為企業的戰略優勢。例如,某酒廠通過大數據平臺構建全營銷系統,核心是讓一瓶酒從最初的酒廠發出去,經過經銷商、終端到消費者,整個過程中每個環節的信息都在全營銷系統中體現出來。

外部數據。包括經濟運行、行業、市場、競爭對手等數據。在新形勢下,企業必須充分掌握外部環境的發展現狀以增強自身的應變能力,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風險。為提升企業管理決策和市場應變能力,越來越多的企業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進行宏觀經濟分析和行業市場調研。領先企業為企業高管、營銷人員、車間工人等提供信息、技能和工具,引導、幫助他們更科學、更及時地做出決策。在數字經濟時代,有可能通過及時獲取各種高頻數據,對經濟形勢進行實時的在線分析預測。

建設數據驅動型企業的本質就是通過生產制造全過程、全產業鏈、產品全生命周期數據的自動流動不斷優化制造資源的配置效率,就是要實現更好的質量、更低的成本、更快的交付、更高的滿意度,從而帶來數據驅動的創新、數據驅動的生產和數據驅動的決策。只有將采集到的各類數據進行聯網匯總和高效分析,才能反過來指導實現更加智能的生產和服務,重塑業務模式。很多時候,成功者不再是做出最佳產品的企業,而是能收集到最有用的數據并利用它們提供最佳數字服務的企業。

4.業務提升:轉型升級

數智化時代,新一代信息技術廣泛而深入地應用和滲透到生產和服務的各個環節,形成個性化、智能化、高度靈活的產品生產與服務模式,生產方式加快轉型,從大規模生產轉向個性化定制,從生產型制造轉向服務型制造,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從大規模生產轉向個性化定制。數智化給生產過程帶來了極大的靈活性與自由度,用戶能廣泛、實時地參與生產和價值創造的全過程,設計、制造、物流、服務等各個環節都允許用戶參與。新的生產體系能夠針對每個客戶、每個產品進行不同設計、零部件采購,安排有針對性的生產計劃,實施制造加工、物流配送,從而有可能實現個性化的單件制造,而用戶也愿意為個性化需求支付更高的報酬,企業因此也能實現盈利。

從生產型制造轉向服務型制造。越來越多的制造型企業開始圍繞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不斷融入增值服務以增加企業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價值。一是拓展在線維護、個性化設計等服務,以增強產品效能;二是拓展融資租賃、現代物流和電子商務等服務,以提高產品交易便捷性;三是提供專業化產品集成服務,以提高產品線效能;四是實現從基于產品的服務到基于需求的服務,以滿足客戶的全方位需求。

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數智化新時代,依靠廉價勞動力、大規模資本投入等傳統要素驅動的發展模式難以為繼,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制造業的廣泛和深入應用,促進了技術、產品、工藝、服務等全方位創新,促進了產業鏈協同開放創新和用戶參與式創新,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模式不斷孕育和產生,整個社會的創新創業激情被極大地激發出來,推動企業加快從傳統的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型,在技術、產品、模式、業態、組織等多個維度進行創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周宁县| 云阳县| 喀喇| 红桥区| 兴仁县| 靖江市| 临邑县| 吉隆县| 农安县| 桓台县| 蒲江县| 海口市| 莎车县| 阜康市| 黔西| 辽宁省| 新绛县| 上杭县| 屏南县| 宜昌市| 鹿邑县| 邻水| 永城市| 兴安县| 广水市| 衢州市| 马边| 卓尼县| 台州市| 湄潭县| 贵州省| 财经| 沾益县| 镇沅| 上思县| 台南市| 资溪县| 溆浦县| 瓦房店市| 玉林市|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