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貿易數字化:打造貿易新動能新業(yè)態(tài)新模式
- 邵宏華
- 908字
- 2022-06-17 17:02:49
隨千年風煙來到數字化時代
在數字化時代,我們需要摒棄非此即彼、唯有競爭和廝殺才能生存的守舊思想。此時,“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應該成為思考問題的一個基本出發(fā)點,總結起來就是利他思維。你在想辦法成就別人的時候,別人也會成就你,最終大家互相成就、協(xié)同發(fā)展、共生共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和資源,在數字環(huán)境中,要思考如何調用別人的能力和資源,同時將自己的能力和資源分享出去,為他人所用。有時候,看上去失去了,實則得到了更多。不同的能力和資源協(xié)同之后,能夠打破信息孤島,形成更大的智慧和資源池,使企業(yè)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提高效率。久而久之,這種利他思維成為數字化時代的潤滑劑,讓經濟、貿易、社會等各環(huán)節(jié)運行得更加高效、順暢,讓企業(yè)、個人等各個主體更加和諧、融洽。
正如老子所說的“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低洼之處容易充滿,陳舊的事物反能快速更新;欠缺就更容易獲得,貪多反而招致迷惑。由此可見,得與失并非對立而生,在一定條件下它們之間往往相互轉化。由此及彼,數字化時代的利他,也并不意味著犧牲自我,反倒是一種“兩全”——自我成全、成全他人。一家企業(yè)不可能具備所有資源,而數字化時代恰恰提供了這樣一種開放共享的機制,讓企業(yè)有能力打破自身邊界,在利他思維主導下通過合作實現以資源換資源。客戶在哪里,企業(yè)的邊界就拓展到哪里,未來企業(yè)成為無邊界的組織也不是沒有可能。不只是經營企業(yè),現實生活中做任何事情用了利他、共享思維方式,都大有裨益。當然,只有全社會形成利他氛圍,才能真正達到互利共贏。
在數字化時代,思維模式的更新比任何時候都重要。外貿企業(yè)可用符合新時代發(fā)展要求的新思維將自身打造成組織網絡中一個關鍵節(jié)點,在貿易價值鏈上獲得主動權,告別單打獨斗,融入共生共贏的浪潮。
在歷史的城墻上剝離一抹塵土,便足以讓我們穿越到數千年的文明源頭,用彼岸的智慧解答此岸的難題。回到2000多年前老子生活的時代,昔日物什早已化為烏有,哲學思想卻深深地鐫刻著古時印跡,隨千年風煙來到了數字化時代。“三生萬物”,而萬物生生不息。從古至今,數學與哲學為人類歷史拉出了兩條從未間斷的軌跡,貫穿山川、江海、茂林和亙古歲月,推動社會持續(xù)迭代發(fā)展,涓涓流淌,綿延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