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動機繞組布線接線彩色圖集·第6版(全2冊)
- 潘品英
- 7565字
- 2022-06-17 15:53:28
1.1 三相雙層疊式2極繞組布線接線圖
容量范圍從數(shù)瓦至兆瓦級;常用于通風、泵類以及其他機械設備作拖動動力。本節(jié)收入中小型系列2極電動機繞組圖34例。
2極繞組在感應電動機中屬高速品種,其工作轉速接近于3000r/min。
1.1.1 12槽2極(y=5)雙層疊式繞組

圖 1.1.1
1.繞組結構參數(shù)
定子槽數(shù) Z=12
每組圈數(shù) S=2
并聯(lián)路數(shù) a=1
電機極數(shù) 2p=2
極相槽數(shù) q=2
分布系數(shù) Kd=0.966
總線圈數(shù) Q=12
繞組極距 τ=6
節(jié)距系數(shù) Kp=0.966
線圈組數(shù) u=6
線圈節(jié)距 y=5
繞組系數(shù) Kdp=0.933
2.嵌線方法 繞組采用交疊法嵌線,吊邊數(shù)為5。嵌線順序見表1.1.1。
表1.1.1 交疊法

3.繞組特點與應用12槽鐵心是小功率電動機,由于線圈跨距大,采用雙層嵌線有一定的工藝困難,但縮短節(jié)距可改善運行性能,故仍有少量電機采用。主要應用實例有DBC-25小功率電泵電動機和M2L2—950三相電鏈鋸。
1.1.2 18槽2極(y=7)雙層疊式繞組

圖 1.1.2
1.繞組結構參數(shù)
定子槽數(shù) Z=18
每組圈數(shù) S=3
并聯(lián)路數(shù) a=1
電機極數(shù) 2p=2
極相槽數(shù) q=3
分布系數(shù) Kd=0.96
總線圈數(shù) Q=18
繞組極距 τ=6
節(jié)距系數(shù) Kp=0.94
線圈組數(shù) u=6
線圈節(jié)距 y=7
繞組系數(shù) Kdp=0.902
2.嵌線方法 繞組采用交疊法嵌線,吊邊數(shù)為7。嵌線順序見表1.1.2。
表1.1.2 交疊法

3.繞組特點與應用 本例為整數(shù)槽繞組,每組由3個線圈構成,兩組線圈反向串聯(lián)為一相;引出線6根,但應用于小功率電動機時常將U2、V2、W2聯(lián)結成星點而引出3根線。此繞組運行性能優(yōu)于單層繞組,但嵌線相對較困難。主要應用有J3Z-49電鉆、JCL012-2小功率電泵及JW-06A-2、JW-08B-2等三相微電動機。
1.1.3 18槽2極(y=8)雙層疊式繞組

圖 1.1.3
1.繞組結構參數(shù)
定子槽數(shù) Z=18
每組圈數(shù) S=3
并聯(lián)路數(shù) a=1
電機極數(shù) 2p=2
極相槽數(shù) q=3
分布系數(shù) Kd=0.96
總線圈數(shù) Q=18
繞組極距 τ=9
節(jié)距系數(shù) Kp=0.985
線圈組數(shù) u=6
線圈節(jié)距 y=8
繞組系數(shù) Kdp=0.946
2.嵌線方法 采用交疊法嵌線,吊邊數(shù)為8。嵌線順序見表1.1.3。
表1.1.3 交疊法

3.繞組特點與應用 本例繞組結構特點基本同上例,但選用線圈節(jié)距長1槽,故繞組系數(shù)略高;由于18槽定子屬小電機,節(jié)距增長后對嵌線更感困難,一般較少應用。主要實例有M3L2-950電鏈鋸等。
1.1.4 24槽2極(y=7)雙層疊式繞組

圖 1.1.4
1.繞組結構參數(shù)
定子槽數(shù) Z=24
每組圈數(shù) S=4
并聯(lián)路數(shù) a=1
電機極數(shù) 2p=2
極相槽數(shù) q=4
線圈節(jié)距 y=7
總線圈數(shù) Q=24
繞組極距 τ=12
繞組系數(shù) Kdp=0.76
線圈組數(shù) u=6
每槽電角 α=15°
2.嵌線方法 繞組屬雙層疊式,故用交疊吊邊嵌法,嵌線需吊7邊。嵌線順序見表1.1.4。
表1.1.4 交疊法

3.繞組特點與應用 繞組每組有4個交疊線圈,每相2組線圈反向串聯(lián)而成。因電動機為24槽2極,繞組極距τ=12,每極相槽數(shù)q=4,當線圈節(jié)距y=7時,則y=7<τ-q=8,它是雙疊繞組的特殊形式,又稱超短距繞組。通常,此類繞組用于中大型高速電動機,但本例卻應用于我國臺灣產小型管道電泵,其選型用意是注重其運行穩(wěn)定的低噪性能。
1.1.5 24槽2極(y=8)雙層疊式繞組

圖 1.1.5
1.繞組結構參數(shù)
定子槽數(shù) Z=24
每組圈數(shù) S=4
并聯(lián)路數(shù) a=1
電機極數(shù) 2p=2
極相槽數(shù) q=4
分布系數(shù) Kd=0.958
總線圈數(shù) Q=24
繞組極距 τ=12
節(jié)距系數(shù) Kp=0.866
線圈組數(shù) u=6
線圈節(jié)距 y=8
繞組系數(shù) Kdp=0.83
2.嵌線方法 繞組用交疊法嵌線,吊邊數(shù)為8。嵌線順序見表1.1.5。
表1.1.5 交疊法

3.繞組特點與應用 本例繞組屬正常節(jié)距中較短的一種,極面拓寬到8槽,有利于電動機平穩(wěn)運行,并使嵌線難度減到最小;但繞組系數(shù)低,鐵心利用率降低。主要應用實例有AO2-32-2、AOC2-32-2等三相異步電動機。
1.1.6 24槽2極(y=9)雙層疊式繞組

圖 1.1.6
1.繞組結構參數(shù)
定子槽數(shù) Z=24
每組圈數(shù) S=4
并聯(lián)路數(shù) a=1
電機極數(shù) 2p=2
極相槽數(shù) q=4
分布系數(shù) Kd=0.958
總線圈數(shù) Q=24
繞組極距 τ=12
節(jié)距系數(shù) Kp=0.924
線圈組數(shù) u=6
線圈節(jié)距 y=9
繞組系數(shù) Kdp=0.885
2.嵌線方法 繞組采用交疊法嵌線,吊邊數(shù)為9。嵌線順序見表1.1.6。
表1.1.6 交疊法

3.繞組特點與應用 本例繞組每相由2組組成,每組有4個線圈,線圈節(jié)距比極距減少3槽;每相只有2槽是同相線圈,其余均為異相槽。繞組節(jié)距較短,使嵌線的相對難度減小。主要應用實例有JO4-71、J-61及AO2-41-2、AO2-41-2-X等三相異步電動機。
1.1.7 24槽2極(y=9、a=2)雙層疊式繞組

圖 1.1.7
1.繞組結構參數(shù)
定子槽數(shù) Z=24
每組圈數(shù) S=4
并聯(lián)路數(shù) a=2
電機極數(shù) 2p=2
極相槽數(shù) q=4
分布系數(shù) Kd=0.958
總線圈數(shù) Q=24
繞組極距 τ=12
節(jié)距系數(shù) Kp=0.924
線圈組數(shù) u=6
線圈節(jié)距 y=9
繞組系數(shù) Kdp=0.885
2.嵌線方法 采用交疊法嵌線,吊邊數(shù)為9。嵌線順序見表1.1.7。
表1.1.7 交疊法

3.繞組特點與應用 本例繞組特點基本同上例,但采用兩路并聯(lián),接線時要確保同相兩組線圈極性相反,應如圖1.1.7所示將每相中,同相槽的兩個不同極性(即分別為兩線圈組的“頭”和“尾”)的線頭并聯(lián)后引出。故其接線顯得十分簡便。主要應用實例有JO-63-2、AOC2-51-2等三相異步電動機。
1.1.8 24槽2極(y=10)雙層疊式繞組

圖 1.1.8
1.繞組結構參數(shù)
定子槽數(shù) Z=24
每組圈數(shù) S=4
并聯(lián)路數(shù) a=1
電機極數(shù) 2p=2
極相槽數(shù) q=4
分布系數(shù) Kd=0.958
總線圈數(shù) Q=24
繞組極距 τ=12
節(jié)距系數(shù) Kp=0.966
線圈組數(shù) u=6
線圈節(jié)距 y=10
繞組系數(shù) Kdp=0.925
2.嵌線方法 本例采用交疊法嵌線,吊邊數(shù)為10。嵌線順序見表1.1.8。
表1.1.8 交疊法

3.繞組特點與應用 本例繞組的線圈節(jié)距較上例增加1槽,每相上、下層邊同相同槽增加到4個,即使極面縮窄至6槽,繞組系數(shù)略有提高。主要應用實例有J-52-2三相異步電動機及CJB-45小功率電泵電動機等。
1.1.9 24槽2極(y=10、a=2)雙層疊式繞組

圖 1.1.9
1.繞組結構參數(shù)
定子槽數(shù) Z=24
每組圈數(shù) S=4
并聯(lián)路數(shù) a=2
電機極數(shù) 2p=2
極相槽數(shù) q=4
分布系數(shù) Kd=0.958
總線圈數(shù) Q=24
繞組極距 τ=12
節(jié)距系數(shù) Kp=0.966
線圈組數(shù) u=6
線圈節(jié)距 y=10
繞組系數(shù) Kdp=0.925
2.嵌線方法 繞組采用交疊法嵌線,吊邊數(shù)為10。嵌線順序見表1.1.9。
表1.1.9 交疊法

3.繞組特點與應用 本例繞組布線特點與上例相同,但采用兩路并聯(lián),要求每相兩組線圈極性相反,故接線應使同相兩組線圈的首、尾并聯(lián)接線。此繞組應用較少,僅見于國產JO3-160S-2TH三相異步電動機等。
1.1.10 30槽2極(y=10)雙層疊式繞組

圖 1.1.10
1.繞組結構參數(shù)
定子槽數(shù) Z=30
每組圈數(shù) S=5
并聯(lián)路數(shù) a=1
電機極數(shù) 2p=2
極相槽數(shù) q=5
分布系數(shù) Kd=0.957
總線圈數(shù) Q=30
繞組極距 τ=15
節(jié)距系數(shù) Kp=0.866
線圈組數(shù) u=6
線圈節(jié)距 y=10
繞組系數(shù) Kdp=0.83
2.嵌線方法 采用交疊法嵌線,吊邊數(shù)為10。嵌線順序見表1.1.10。
表1.1.10 交疊法

3.繞組特點與應用 本例為30槽定子,一般多應用于2極電動機。每相由兩組線圈反向串聯(lián)而成;每組由5個線圈順向串聯(lián)為五聯(lián)組。本例為連續(xù)相帶分布中采用的最小節(jié)距,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嵌線的困難。主要應用實例有JO2-62-2三相異步電動機等。
1.1.11 30槽2極(y=10、a=2)雙層疊式繞組

圖 1.1.11
1.繞組結構參數(shù)
定子槽數(shù) Z=30
每組圈數(shù) S=5
并聯(lián)路數(shù) a=2
電機極數(shù) 2p=2
極相槽數(shù) q=5
分布系數(shù) Kd=0.957
總線圈數(shù) Q=30
繞組極距 τ=15
節(jié)距系數(shù) Kp=0.866
線圈組數(shù) u=6
線圈節(jié)距 y=10
繞組系數(shù) Kdp=0.83
2.嵌線方法 采用交疊法嵌線,吊邊數(shù)為10。嵌線順序見表1.1.11。
表1.1.11 交疊法

3.繞組特點與應用 繞組特點與上例相同,但接線改為兩路并聯(lián),每相兩組線圈為反極性連接,即兩組頭與尾并聯(lián)后引出端線。主要應用實例有JO2L-61-2鋁繞組電動機等。
1.1.12 30槽2極(y=11)雙層疊式繞組

圖 1.1.12
1.繞組結構參數(shù)
定子槽數(shù) Z=30
每組圈數(shù) S=5
并聯(lián)路數(shù) a=1
電機極數(shù) 2p=2
極相槽數(shù) q=5
分布系數(shù) Kd=0.957
總線圈數(shù) Q=30
繞組極距 τ=15
節(jié)距系數(shù) Kp=0.914
線圈組數(shù) u=6
線圈節(jié)距 y=11
繞組系數(shù) Kdp=0.875
2.嵌線方法 嵌線采用交疊法,吊邊數(shù)為11。嵌線順序見表1.1.12。
表1.1.12 交疊法

3.繞組特點與應用 繞組特點基本同1.1.10節(jié),但節(jié)距增加1槽,每相有兩個上下層同相槽,繞組系數(shù)略有提高,但嵌線卻增加了困難。主要應用實例有JO4-72-2三相異步電動機等。
1.1.13 30槽2極(y=11、a=2)雙層疊式繞組

圖 1.1.13
1.繞組結構參數(shù)
定子槽數(shù) Z=30
每組圈數(shù) S=5
并聯(lián)路數(shù) a=2
電機極數(shù) 2p=2
極相槽數(shù) q=5
分布系數(shù) Kd=0.957
總線圈數(shù) Q=30
繞組極距 τ=15
節(jié)距系數(shù) Kp=0.914
線圈組數(shù) u=6
線圈節(jié)距 y=11
繞組系數(shù) Kdp=0.875
2.嵌線方法 繞組采用交疊法嵌線,吊邊數(shù)為11。嵌線順序見表1.1.13。
表1.1.13 交疊法

3.繞組特點與應用 繞組特點基本同上例,但采用兩路并聯(lián)。接線時要求同相兩組線圈極性相反,故可將同相同槽上下層線圈的線頭并接并抽出引線,如圖1.1.13所示。主要應用實例有JO4-73-2三相異步電動機及BJO2-61-2防爆電動機等。
1.1.14 36槽2極(y=10)雙層疊式繞組

圖 1.1.14
1.繞組結構參數(shù)
定子槽數(shù) Z=36
每組圈數(shù) S=6
并聯(lián)路數(shù) a=1
電機極數(shù) 2p=2
極相槽數(shù) q=6
線圈節(jié)距 y=1—11
總線圈數(shù) Q=36
繞組極距 τ=18 繞組系數(shù) Kdp=0.732
線圈組數(shù) u=6
每槽電角 α=10°
2.嵌線方法 采用交疊法嵌線,吊邊數(shù)10。嵌線順序見表1.1.14。
表1.1.14 交疊法

3.繞組特點與應用 一般電動機繞組節(jié)距常選(4/5~6/7)τ,其縮短槽數(shù)通常都在q槽以內,這時已能在合理的經濟指標下有效地削減諧波分量;而本例為使磁場分布均勻,減少電磁引起的振動和噪聲,不惜縮短節(jié)距大于q值以拓寬極面,構成超短節(jié)距的特殊繞組型式。此繞組因線圈節(jié)距超短而繞組系數(shù)很低,故用銅量增加。主要應用于JK-122-2、JK1-113-2等中大型高速電動機。
1.1.15 36槽2極(y=10、a=2)雙層疊式繞組

圖 1.1.15
1.繞組結構參數(shù)
定子槽數(shù) Z=36
每組圈數(shù) S=6
并聯(lián)路數(shù) a=2
電機極數(shù) 2p=2
極相槽數(shù) q=6
線圈節(jié)距 y=1—11
總線圈數(shù) Q=36
繞組極距 τ=18
繞組系數(shù) Kdp=0.732
線圈組數(shù) u=6
每槽電角 α=10°
2.嵌線方法 本例嵌線采用交疊法,吊邊數(shù)為10。嵌線順序見表1.1.15。
表1.1.15 交疊法

3.繞組特點與應用 本例繞組與上例型式相同,屬于超短距布線,但采用兩路并聯(lián),每相的兩組線圈各自為一個支路,將兩組反向并聯(lián),即一組的頭與另一組的尾并接在一起,故具有接線簡單、短捷的特點。主要應用實例有JK1-123-2、JK-111-2等高速電動機。
1.1.16 *36槽2極(y=11)雙層疊式繞組

圖 1.1.16
1.繞組結構參數(shù)
定子槽數(shù) Z=36
每組圈數(shù) S=6
并聯(lián)路數(shù) a=1
電機極數(shù) 2p=2
極相槽數(shù) q=6
分布系數(shù) Kd=0.956
總線圈數(shù) Q=36
繞組極距 τ=18
節(jié)距系數(shù) Kp=0.819
線圈組數(shù) u=6
線圈節(jié)距 y=11
繞組系數(shù) Kdp=0.783
2.嵌線方法 本例繞組采用交疊法嵌線,需吊邊數(shù)為11。嵌線順序見表1.1.16。
表1.1.16 交疊法

3.繞組特點與應用 本例繞組采用小于常規(guī)的超短節(jié)距,繞組由六聯(lián)組構成,每相兩組線圈反極性串聯(lián)。由于節(jié)距縮短超過1/3的極距,故屬斷續(xù)相帶分布,在高速電動機中可獲得較好的運行穩(wěn)定性;但繞組系數(shù)顯得較低而可能增加銅線用量。此例取自實修電動機。
1.1.17 36槽2極(y=11、a=2)雙層疊式繞組

圖 1.1.17
1.繞組結構參數(shù)
定子槽數(shù) Z=36
每組圈數(shù) S=6
并聯(lián)路數(shù) a=2
電機極數(shù) 2p=2
極相槽數(shù) q=6
線圈節(jié)距 y=1—12
總線圈數(shù) Q=36
繞組極距 τ=18
繞組系數(shù) Kdp=0.783
線圈組數(shù) u=6
每槽電角 α=10°
2.嵌線方法 繞組采用交疊法嵌線,即嵌1槽,后退再嵌1槽,吊邊數(shù)為11,第12線圈開始整嵌。嵌線順序見表1.1.17。
表1.1.17 交疊法

3.繞組特點與應用 本繞組與上例相同,也是兩路并聯(lián)超短節(jié)距繞組,具有較好的運行穩(wěn)定性。主要應用于低壓高速的中型三相異步電動機,如JS2-400S1-2、JS2-355S1-2及JS2-355M2-2三相異步電動機等。
1.1.18 36槽2極(y=12)雙層疊式繞組

圖 1.1.18
1.繞組結構參數(shù)
定子槽數(shù) Z=36
每組圈數(shù) S=6
并聯(lián)路數(shù) a=1
電機極數(shù) 2p=2
極相槽數(shù) q=6
分布系數(shù) Kd=0.956
總線圈數(shù) Q=36
繞組極距 τ=18
節(jié)距系數(shù) Kp=0.866
線圈組數(shù) u=6
線圈節(jié)距 y=12
繞組系數(shù) Kdp=0.828
2.嵌線方法 本例采用交疊法嵌線,吊邊數(shù)為12。嵌線順序見表1.1.18。
表1.1.18 交疊法

3.繞組特點與應用 繞組采用連續(xù)相帶的最短節(jié)距,使2極電動機極面拓寬到12槽,有利于降低運行噪聲和平穩(wěn)運行。主要應用實例有J2-61-2、JO-72-2三相異步電動機等。
1.1.19 36槽2極(y=12、a=2)雙層疊式繞組

圖 1.1.19
1.繞組結構參數(shù)
定子槽數(shù) Z=36
每組圈數(shù) S=6
并聯(lián)路數(shù) a=2
電機極數(shù) 2p=2
極相槽數(shù) q=6
分布系數(shù) Kd=0.956
總線圈數(shù) Q=36
繞組極距 τ=18
節(jié)距系數(shù) Kp=0.866
線圈組數(shù) u=6
線圈節(jié)距 y=12
繞組系數(shù) Kdp=0.828
2.嵌線方法 本例為交疊法嵌線,吊邊數(shù)為12。嵌線順序見表1.1.19。
表1.1.19 交疊法

3.繞組特點與應用 特點基本同上例,但采用兩路并聯(lián),接線時可將同相兩組頭與尾并接后引出線。主要應用實例有J2-81-2、JO2L-71-2、JO2-82-2三相異步電動機等。
1.1.20 36槽2極(y=13)雙層疊式繞組

圖 1.1.20
1.繞組結構參數(shù)
定子槽數(shù) Z=36
每組圈數(shù) S=6
并聯(lián)路數(shù) a=1
電機極數(shù) 2p=2
極相槽數(shù) q=6
分布系數(shù) Kd=0.956
總線圈數(shù) Q=36
繞組極距 τ=18
節(jié)距系數(shù) Kp=0.906
線圈組數(shù) u=6
線圈節(jié)距 y=13
繞組系數(shù) Kdp=0.866
2.嵌線方法 采用交疊法嵌線,嵌線需吊邊13個,嵌線順序見表1.1.20。
表1.1.20 交疊法

3.繞組特點與應用 繞組線圈節(jié)距比上例增加1槽,繞組系數(shù)略有提高。主要應用實例有Y-180M-2籠型三相異步電動機等。
1.1.21 36槽2極(y=13、a=2)雙層疊式繞組

圖 1.1.21
1.繞組結構參數(shù)
定子槽數(shù) Z=36
每組圈數(shù) S=6
并聯(lián)路數(shù) a=2
電機極數(shù) 2p=2
極相槽數(shù) q=6
分布系數(shù) Kd=0.956
總線圈數(shù) Q=36
繞組極距 τ=18
節(jié)距系數(shù) Kp=0.906
線圈組數(shù) u=6
線圈節(jié)距 y=13
繞組系數(shù) Kdp=0.866
2.嵌線方法 繞組采用交疊法嵌線,吊邊數(shù)為13。嵌線順序見表1.1.21。
表1.1.21 交疊法

3.繞組特點與應用 本例特點同上例,但采用兩路并聯(lián)接線,要求同相相鄰兩線圈組反極性,故將上下層邊同相同槽的兩線圈線頭并接引出,如圖1.1.21所示。主要應用實例有Y250M-2、JO2L-61-2鋁繞組電動機及YX-200L1-2高效率電動機等。
1.1.22 *36槽2極(y=14)雙層疊式繞組

圖 1.1.22
1.繞組結構參數(shù)
定子槽數(shù) Z=36
每組圈數(shù) S=6
并聯(lián)路數(shù) a=2
電機極數(shù) 2p=2
極相槽數(shù) q=6
分布系數(shù) Kd=0.956
總線圈數(shù) Q=36
繞組極距 τ=18
節(jié)距系數(shù) Kp=0.866
線圈組數(shù) u=6
線圈節(jié)距 y=14
繞組系數(shù) Kdp=0.828
2.嵌線方法 本例采用交疊法嵌線,嵌線需吊起邊數(shù)為14。嵌線順序見表1.1.22。
表1.1.22 交疊法

3.繞組特點與應用 本例繞組節(jié)距較上例增加1槽,吊邊數(shù)達到14,給嵌線增加一定難度,但繞組系數(shù)則有所提高。繞組接線為一路串聯(lián),同相相鄰兩組線圈極性相反,即兩組線圈尾與尾串聯(lián)。此繞組實際應用較少,本例取自重繞修理實例。
1.1.23 36槽2極(y=14、a=2)雙層疊式繞組

圖 1.1.23
1.繞組結構參數(shù)
定子槽數(shù) Z=36
電機極數(shù) 2p=2
總線圈數(shù) Q=36
線圈組數(shù) u=6
每組圈數(shù) S=6
極相槽數(shù) q=6
繞組極距 τ=18
線圈節(jié)距 y=14
并聯(lián)路數(shù) a=2
每槽電角 α=10°
分布系數(shù) Kd=0.956
節(jié)距系數(shù) Kp=0.94
繞組系數(shù) Kdp=0.899
2.嵌線方法 本例采用交疊法嵌線,嵌線需吊邊數(shù)為14,嵌線順序見表1.1.23。
表1.1.23 交疊法

3.繞組特點與應用 本繞組線圈節(jié)距較1.1.21節(jié)增加1槽,吊邊數(shù)達到14,故嵌線難度也略有增加;采用兩路并聯(lián),即進線后將兩組同相線圈組逆向走線,其尾線也并聯(lián)后抽出。此繞組應用較少,僅在JQ2-L-71-2三相異步電動機中有過實修記錄。
1.1.24 *36槽2極(y=15)雙層疊式繞組

圖 1.1.24
1.繞組結構參數(shù)
定子槽數(shù) Z=36
電機極數(shù) 2p=2
總線圈數(shù) Q=36
線圈組數(shù) u=6
每組圈數(shù) S=6
繞組極距 τ=18
線圈節(jié)距 y=15
并聯(lián)路數(shù) a=1
分布系數(shù) Kd=0.956
節(jié)距系數(shù) Kp=0.966
繞組系數(shù) Kdp=0.923
2.嵌線方法 本例采用交疊法,吊邊數(shù)為15。嵌線順序見表1.1.24。
表1.1.24 交疊法

3.繞組特點與應用 本例繞組由6圈組構成,每相兩組線圈極性相反,即按尾與尾串聯(lián)接線。在2極電動機中屬于節(jié)距較長的品種,故繞組系數(shù)也較高,但嵌線吊邊數(shù)則多達15個,給交疊嵌線增加了一定難度。此繞組在標準系列中沒有應用。
1.1.25 *36槽2極(y=15、a=2)雙層疊式繞組

圖 1.1.25
1.繞組結構參數(shù)
定子槽數(shù) Z=36
每組圈數(shù) S=6
并聯(lián)路數(shù) a=2
電機極數(shù) 2p=2
極相槽數(shù) q=6
分布系數(shù) Kd=0.956
總線圈數(shù) Q=36
繞組極距 τ=18
節(jié)距系數(shù) Kp=0.966
線圈組數(shù) u=6
線圈節(jié)距 y=15
繞組系數(shù) Kdp=0.923
2.嵌線方法 繞組采用交疊法,嵌線吊邊數(shù)為15。嵌線順序見表1.1.25。
表1.1.25 交疊法

3.繞組特點與應用 本例繞組采用與上例相同的節(jié)距,但接線改為兩路并聯(lián),即同相兩組線圈反向并聯(lián),從而使之極性相反。此繞組選用節(jié)距在2極繞組中相對較大,故其繞組系數(shù)也較高,線圈匝數(shù)會相應減少,使之利于電動機效率的提高。本例實際應用不多,主要應用實例有Y280S-2三相異步電動機。
1.1.26 42槽2極(y=14、a=2)雙層疊式繞組

圖 1.1.26
1.繞組結構參數(shù)
定子槽數(shù) Z=42
每組圈數(shù) S=7
并聯(lián)路數(shù) a=2
電機極數(shù) 2p=2
極相槽數(shù) q=7
分布系數(shù) Kd=0.956
總線圈數(shù) Q=42
繞組極距 τ=21
節(jié)距系數(shù) Kp=0.866
線圈組數(shù) u=6
線圈節(jié)距 y=14
繞組系數(shù) Kdp=0.828
2.嵌線方法 采用交疊法嵌線,吊邊數(shù)為14。嵌線順序見表1.1.26。
表1.1.26 交疊法

3.繞組特點與應用 由于槽數(shù)較多,極距大,交疊嵌線的吊邊數(shù)達到14,為使嵌線不致太困難,在保證連續(xù)相帶的前提下,選用最小的線圈節(jié)距,故繞組系數(shù)較低。一般僅用于2極小型電機系列中的大功率電動機。應用實例有JO2-92-2、JO2L-91-2鋁繞組電動機等。
1.1.27 42槽2極(y=15、a=2)雙層疊式繞組

圖 1.1.27
1.繞組結構參數(shù)
定子槽數(shù) Z=42
每組圈數(shù) S=7
并聯(lián)路數(shù) a=2
電機極數(shù) 2p=2
極相槽數(shù) q=7
分布系數(shù) Kd=0.956
總線圈數(shù) Q=42
繞組極距 τ=21
節(jié)距系數(shù) Kp=0.904
線圈組數(shù) u=6
線圈節(jié)距 y=15
繞組系數(shù) Kdp=0.864
2.嵌線方法 本例采用交疊法嵌線,吊邊數(shù)為15。嵌線順序見表1.1.27。
表1.1.27 交疊法

3.繞組特點與應用 本例是槽數(shù)較多的2極繞組,采用線圈節(jié)距較大,使嵌線吊邊數(shù)達到15,故嵌線比較困難。應用實例有Y-280S-2三相異步電動機等。
1.1.28 42槽2極(y=16、a=2)雙層疊式繞組

圖 1.1.28
1.繞組結構參數(shù)
定子槽數(shù) Z=42
每組圈數(shù) S=7
并聯(lián)路數(shù) a=2
電機極數(shù) 2p=2
極相槽數(shù) q=7
分布系數(shù) Kd=0.956
總線圈數(shù) Q=42
繞組極距 τ=21
節(jié)距系數(shù) Kp=0.93
線圈組數(shù) u=6
線圈節(jié)距 y=16
繞組系數(shù) Kdp=0.889
2.嵌線方法 采用交疊法嵌線,吊邊數(shù)為16。嵌線順序見表1.1.28。
表1.1.28 交疊法

3.繞組特點與應用 與上例相同,但節(jié)距再增加1槽,使嵌線更顯困難。主要應用實例有YX-280S-2高效率電動機。
1.1.29 48槽2極(y=13)雙層疊式繞組

圖 1.1.29
1.繞組結構參數(shù)
定子槽數(shù) Z=48
每組圈數(shù) S=8
并聯(lián)路數(shù) a=1
電機極數(shù) 2p=2
極相槽數(shù) q=8
線圈節(jié)距 y=1~14
總線圈數(shù) Q=48
繞組極距 τ=24
繞組系數(shù) Kdp=0.719
線圈組數(shù) u=6
每槽電角 α=7.5°
2.嵌線方法 本例采用交疊法嵌線,吊邊數(shù)為16。嵌線順序見表1.1.29。
表1.1.29 交疊法

3.繞組特點與應用 繞組顯極式布線,是一路串聯(lián)接線,但本例為48槽,每極相線圈數(shù)8個,而且吊邊數(shù)較多,給嵌線造成一定困難。主要應用實例除國產的JK1-133-2和JK-134-2高速電動機外,還有A102-2異步電動機。
1.1.30 48槽2極(y=13、a=2)雙層疊式繞組

圖 1.1.30
1.繞組結構參數(shù)
定子槽數(shù) Z=48
每組圈數(shù) S=8
并聯(lián)路數(shù) a=2
電機極數(shù) 2p=2
極相槽數(shù) q=8
線圈節(jié)距 y=1—14
總線圈數(shù) Q=48
繞組極距 τ=24
繞組系數(shù) Kdp=0.719
線圈組數(shù) u=6
每槽電角 α=7.5°
2.嵌線方法 嵌線采用交疊法,吊邊數(shù)為13。嵌線順序見表1.1.30。
表1.1.30 交疊法

3.繞組特點與應用 繞組特點參考上例,而本例線圈節(jié)距縮短多,故繞組系數(shù)低。此外,采用兩路并聯(lián)接線,每相兩組線圈應頭與尾并接。主要應用實例有A101-2型及國產JK-132-2、JK1-134-2等高轉速中型電動機。
1.1.31 48槽2極(y=16)雙層疊式繞組

圖 1.1.31
1.繞組結構參數(shù)
定子槽數(shù) Z=48
電機極數(shù) 2p=2
總線圈數(shù) Q=48
線圈組數(shù) u=6
每組圈數(shù) S=8
極相槽數(shù) q=8
繞組極距 τ=24
線圈節(jié)距 y=16
并聯(lián)路數(shù) a=1
每槽電角 α=7.5°
分布系數(shù) Kd=0.956
節(jié)距系數(shù) Kp=0.866
繞組系數(shù) Kdp=0.828
2.嵌線方法 本例采用交疊法嵌線,吊邊數(shù)為16。嵌線順序見表1.1.31。
表1.1.31 交疊法

3.繞組特點與應用 本例雙疊繞組每相有兩組線圈,每組由8個線圈串聯(lián)而成;接線時同相兩線圈組極性相反,即反向串聯(lián)。由于定子槽數(shù)較多,嵌線有一定難度,但因選用的節(jié)距較短,使吊邊數(shù)減至極距的2/3,故相應地減少嵌線的困難。此繞組通常用于內腔較大的中型電機,主要應用實例有JB710M2-2高效率三相異步電動機等。
1.1.32 48槽2極(y=16、a=2)雙層疊式繞組

圖 1.1.32
1.繞組結構參數(shù)
定子槽數(shù) Z=48
電機極數(shù) 2p=2
總線圈數(shù) Q=48
線圈組數(shù) u=6
每組圈數(shù) S=8
極相槽數(shù) q=8
繞組極距 τ=24
線圈節(jié)距 y=16
并聯(lián)路數(shù) a=2
每槽電角 α=7.5°
分布系數(shù) Kd=0.956
節(jié)距系數(shù) Kp=0.866
繞組系數(shù) Kdp=0.828
2.嵌線方法 繞組采用交疊法嵌線,需吊邊數(shù)為16。嵌線順序見表1.1.32。
表1.1.32 交疊法

3.繞組特點與應用 本繞組屬2極電動機中槽數(shù)較多的繞組,雖然采用較短的正常節(jié)距,由于槽數(shù)多,嵌線吊邊仍有16個之多,故給嵌線帶來困難,好在這種電動機的定子內腔一般都較大,從而減小了嵌線難度。主要應用實例有YB-355S1-2電動機。
1.1.33 48槽2極(y=17)雙層疊式繞組

圖 1.1.33
1.繞組結構參數(shù)
定子槽數(shù) Z=48
電機極數(shù) 2p=2
總線圈數(shù) Q=48
線圈組數(shù) u=6
每組圈數(shù) S=8
極相槽數(shù) q=8
繞組極距 τ=24
線圈節(jié)距 y=17
并聯(lián)路數(shù) a=1
每槽電角 α=7.5°
分布系數(shù) Kd=0.956
節(jié)距系數(shù) Kp=0.897
繞組系數(shù) Kdp=0.858
2.嵌線方法 繞組采用交疊法嵌線,吊邊數(shù)為17。嵌線順序見表1.1.33。
表1.1.33 交疊法

3.繞組特點與應用 繞組選用節(jié)距較上例增加1槽,故嵌線吊邊數(shù)也增加1邊。即嵌線難度稍有增加。此繞組為2極,每相由兩八聯(lián)組反極性串聯(lián)而成。由于2極電動機線圈節(jié)距大而吊邊多,故此繞組常用于定子內腔較大的中型電機,故實際應用不多。本例取自JO2L-93-2三相異步電動機的重繞實例。
1.1.34 48槽2極(y=17、a=2)雙層疊式繞組

圖 1.1.34
1.繞組結構參數(shù)
定子槽數(shù) Z=48
每組圈數(shù) S=8
并聯(lián)路數(shù) a=2
電機極數(shù) 2p=2
極相槽數(shù) q=8
分布系數(shù) Kd=0.956
總線圈數(shù) Q=48
繞組極距 τ=24
節(jié)距系數(shù) Kp=0.897
線圈組數(shù) u=6
線圈節(jié)距 y=17
繞組系數(shù) Kdp=0.858
2.嵌線方法 采用交疊法嵌線,吊邊數(shù)為17。嵌線順序見表1.1.34。
表1.1.34 交疊法

3.繞組特點與應用 繞組采用正常的較短節(jié)距,由于槽數(shù)多,嵌繞2極時吊邊數(shù)多,故一般只用于定子內腔較大的中大型電機。主要應用實例有Y315M1-2三相異步電動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