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第三件事自信——成功路上的加油站(1)

有許多人之所以總是失敗,不是他不可能成功,而是在于他(或她)根本不相信自己會成功。年輕的你在追求成功的時候,有許多因素是無法控制的,但起碼有一件由你主宰、最終會給你帶來無窮力量的東西——你的自信!

1.推銷自己不僅靠舌頭

保羅是一位很有成就的新聞記者。他在6歲時以難民身份抵達美國,開始在學校里因不會說英語而深感痛苦。他受到同學譏嘲時不是大打出手,便是轉身逃避,結果養成了他所說的“難民心理”。這種心理表現在諸如此類的想法:“不要破壞現狀”、“到了人家這里就該知足”以及“這種東西輪不到你”等等。

后來他在一次夏令營活動時,生命有了轉折點。“他們要我擔任營里最有地位的職務——岸邊指導員,因為我具備必要的資格,”保羅說,“這時,我照例聽到一個內心的聲音提醒自己:這種東西輪不到你贏。你不是第一流的人。可是,出乎意料之外,就像燈光忽然亮了似的,我一下子變得恍然大悟。現在應該輪到我了。于是,我便答應擔任那個職位。”

保羅不能肯定他當時怎么會恍然大悟。可是那一刻的確改變了他的一生,使他擺脫了心理羈絆,而變成“在我的世界里的真正自己”。

好的念頭不會自動地在我們的生活中產生。我們之所以能夠發展,是因為我們決心要發展,是因為我們積極應付我們的遭遇。

成功的人都知道,堅定不移涉及到抉擇,而抉擇則涉及風險,敢不敢冒風險,就看你有沒有信心。

一位58歲的農產品推銷員奧維爾·瑞登巴克以不同品種的玉米做實驗,設法制造出一種松脆的爆玉米花。他終于培育出理想的品種,可是沒有人肯買,因為成本較高。

“我知道只要人們一嘗到這種爆玉米花,就一定會買。”他對合伙人說。

“如果你這么有把握,為什么不自己去銷售?”合伙人回答道。

萬一他失敗了,他可能會損失很多錢。在他這個年齡,他真想冒這個險嗎?他雇用了一家營銷公司,為他的爆米花設計名字和形象。不久,奧維爾·瑞登巴克就在全美國各地銷售他的“美食家爆玉米花”了。今天,它是全世界最暢銷的爆玉米花,這完全是他甘愿冒險的成果,他拿了自己的所有一切去作賭注,換取他想要的東西。

“我想,我之所以干勁十足,主要是因為有人說我不能成功,”現年84歲的瑞登巴克說,“那反而使我決心要證明他們錯了。”

心靈處方:

“心”是什么,是成功者的自信。

那為什么一些自信的人不能成功呢?因為他們除了盲目自信之外更表現出自大。

2.你是千里馬,但你還得叫

黑海濤如今是奧地利皇家歌劇院的首席歌唱家。然而海濤的成功卻有一段故事。

世界歌王帕瓦羅蒂到北京來那一次,順便去了趟北京音樂學院。機會難得,當時許多有背景的人都想讓這位歌王聽一聽自己子女的歌唱。帕瓦羅蒂耐著性子聽,不置可否。這時,窗外有一男生引吭高歌,唱的正是名曲《今夜無人入睡》,歌者就是從陜北山區來的學生黑海濤。他知道自己沒有面見帕瓦羅蒂的背景,于是他要憑借歌聲推薦自己。

聽到窗外的歌聲,帕瓦羅蒂說:“這個學生的聲音像我。”接著他又說:“這個學生叫什么名字?我要見他!并收他做我的學生!”后來,帕瓦羅蒂親自張羅黑海濤出國深造事宜(但終因意大利方面的原因而未拿到簽證)。1998年,意大利舉行世界聲樂大賽,正在奧地利學習的黑海濤寫信給帕瓦羅蒂。于是,帕氏親自給意大利總統寫信,終于使海濤成行,并在那次大賽上獲得名次。

這個奇跡告訴我們,你是千里馬,但是你還得叫。

如果沒有黑海濤那一嗓子《今夜無人入睡》,此刻他大約會在一個中學當音樂老師。

伯樂相馬是我們一個國粹式的典故。那故事說,看遍了槽上拴的馬,正當伯樂失望地就要走開時,這時在馬廄的一角,一匹瘦骨嶙峋的馬突然清亮地嘶鳴起來。

“聽聲音我就知道是一匹良馬,雖然它是那么瘦,那么卑微,主人用拉車的標準衡量,故而嫌棄它。其實,它的抱負不在車輦與槽頭呀!”伯樂說著,走過去,抱住這匹可憐的馬。是那不同凡響的一聲,成就了它千里馬的命運。

如今時代變了,觀念變了,人們有理由努力地擴張自己,表現自己。當人人都能做到最好,都把自己的潛能開掘到極致的時候,也正是我們這個社會大繁榮的時候。

心靈處方:

契訶夫在一百年前說,大狗叫,小狗也叫,既然來到這個世界上,上帝就賦予它叫的權力。

“叫”就是讓這個世界認識自己價值的簡捷途徑。

3.把“自卑”這家伙扔得越遠越好

自卑者面對生活缺乏勇氣,不能與強人的外力相抗衡,致使自己在痛苦的陷阱中掙扎。有誰愿意成為一個自卑的人呢?大概沒有。所有在實際生活中說自己為某事而自卑的朋友,都認為自卑不是好東西:他們渴望著把“自卑”像一棵腐爛的枯草一樣從內心深處拔出來,扔得遠遠的,從此挺胸抬頭,臉上閃爍著自信的微笑。

自己瞧自己不順眼,自己總覺得自己矮人一頭,這就是自卑。當然這“不順眼”、“矮一頭”都是以別人為參照物的:“我皮膚黑”,是和別人比而顯得“黑”;“我個矮”,矮是相對于高而言的;“我眼睛小”,世界上有許多大眼睛的人,才襯托出了“小”。這些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實實在在擺在那里,讓你藏不了躲不了否不了忘不了,于是你有了自卑的理由。你可憐自己又恨自己,于是耗費大量的心理能量和時間精力,企圖去改變那些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但卻常常成效甚微。

杰克曾經也是個自卑的人。但自從他開始從事心理咨詢這個工作以來,他變得越來越自信了,這一點可以從參加會議時他坐的位置來證實——過去,他總是坐在旮旯時,即便對某些問題有看法也不輕易發言。而現在他經常坐在前面,即使對會議主持人也敢發表不同看法。這種變化,當然是得益于心理咨詢,在為別人排解心理困擾的同時,杰克獲得了觀察、了解、認識人的許多新角度和方法,從而也更深刻地了解了自己和周圍的人。

有個小女孩的事情有點好笑,但它給了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示:自卑原來那是自找的!

有個女孩兒為了自己耳朵上的一個小眼兒非常自卑,于是便去找心理醫生咨詢。醫生問地眼兒有多大,別人能看出來嗎?她說她梳著長發,把耳朵蓋上了,眼兒也只是個小眼兒,能穿過耳環,不過不在戴耳環的位置上。

醫生又問她:“有什么要緊嗎?”

“哦,我比別人少了塊肉呀,我為此特別苦惱和自卑!”

現實生活中像她這樣的人實在是太多了,這種人訴說他們因為某種缺陷或短處而特別自卑。把這些缺陷或短處集中起來,幾乎無所不包:什么胖啦、矮啦、皮膚黑啦、汗毛重啦,什么嘴巴大,眼睛小、頭發黃、胳膊細啦,什么臉上長了青春痘、說話有口音、不會吃西餐、家里沒有錢啦,統統都是自卑的理由,而“耳朵上的一個小眼兒”大概是其中之最了。

這個“耳朵上的小眼”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思考。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不滿意弗洛伊德式的研究,認為他們只關注病態的人。“如果一個人只潛心研究精神錯亂者、神經病患者、心理變態者、罪犯,越軌者和精神脆弱者,那么他對人類的信心勢必越來越小,他會變得越來越‘現實’,尺度越放越低,對人的指望越來越小。”馬斯洛如是說。馬斯洛著重研究了那些“自我實現的人”,在這個基礎上使心理治療成為開發人的潛能、改善人的生活質量的一個新途徑。

當我們把目光從自卑的人身上轉到那些自信的人身上時,便會有新的發觀:上帝并不是對他們寵愛有加,讓他們全都完美無瑕。如果用“耳朵上的小眼兒”這樣的尺度去衡量,他們身上的種種缺陷也可怕得很呢。拿破侖的矮小,林肯的丑陋,羅斯福的癱瘓,邱吉爾的臃腫,哪一條不比“耳朵上的小眼”更令人痛不欲生?可他們卻擁用輝煌的一生!如果說他們都是偉人,我們凡人只能仰視,就讓我們再來平視一下周圍的同事、朋友,你可以毫不費力地就在那些成大事者身上找出種種缺陷,可你看他們照樣活得坦然自在。自信使他們眉頭舒展,腰背挺直,甚至連皮膚都熠熠生光!

有人說,自信的人才可愛,此話頗有道理。一個自信的男人,會使女人獲得安全感;一個自信的女人,會使男人感到溫暖安詳;而自卑的人,不由自主地會在別人面前,甚至是自己喜歡的人面前顯出一種不自在,他總在擔心別人會怎么看自己。這種不自在會微妙地影響人與人的關系,使雙方經常“誤讀”對方的信息,造成隔膜與沖突;而自信的人,與人交往時坦誠自然,能更多地流露出自己的本色,能更有效地與人溝通和交流,也就更容易建立起健康的人際關系,為自己贏得友誼和愛情。

心靈處方:

自卑的人并不是自己想自卑,而是因為他們缺乏內心安全感——他們總是特別“善于”發現自己的缺陷、短處和生活中不利于自己的方面,然后把它們放到放大鏡下去看,結果是嚇壞了自己——既然自己是如此糟糕,怎么能去和別人比,和別人競爭呢?

4.別被自己打敗

美國第40任總統——羅納德·里根是一個充滿自信的人,在成為總統之前,他只是一個很普通的演員,但他立志要當總統,并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成為總統。

從22歲到54歲,里根一直在文藝圈中,對于從政完全是陌生的,更沒有什么經驗可談,這可以說是個攔路虎。但當機會到來時,共和黨內的保守派和一些富豪們竭力慫恿他競選加州州長時,里根毅然決定放棄大半輩子賴以為生的原職業,堅決地投入到從政生涯中。最終里根成為美國第40任總統。

反之,消極的、破壞性的心態則將毀掉所有的成大事者的可能性,如果繼續下去,它最后終將破壞你的健康。

這里有一份驚人的資料,在所有病人當中,將近75%的病人患有“憂郁癥”。

這是一種不正常的心態,會引起自己無謂的煩惱。

用清楚易懂的話來說,“憂郁癥患者”就是指,一個人由于背上沉重的思想負擔,壓力摧毀了自信,于是便相信他自己正患上某種想象中的疾病。

“憂郁癥”是所有不正常癥狀的開端。

拿破侖·希爾講述這樣一個生活例子:N先生的妻子得了肺炎,當希爾趕到他家中時,他見到希爾的第一句話就是“如果我妻子死了,我將不相信有上帝存在。”

他請希爾來,是因為醫生已經對他說,她活不了了。

她把丈夫和兩個兒子叫到床邊,向他們道別。

希爾趕到之后,發現N在前廳中啜泣,兩個兒子則在盡量安慰他。

希爾走進她房間時,她已經呼吸困難,護士告訴希爾說,她的情緒很低落。

希爾很快就發現,這位N太太請他過來,原來是要拜托他在她死后,照顧她的兩個兒子。

這時候,希爾對她說:“你絕對不能放棄希望,你不會死的,你一向都是一位強壯而健康的婦人,我不相信上帝會要你去世,而把你的兒子托付給我或任何人。”

希爾這樣向她談了很久,并作了一次祈禱,祈禱她早日康復,而不是進入天國。

希爾告訴她,要對上帝有信心,以全部的意志及力量來對抗每一種死亡思想。

然后,希爾離開了N的家。

臨行前,希爾說:“教堂禮拜結束后,我會再來看你,到時候,我將會發現,你比現在好得多了。”

那天下午,希爾又去拜訪,N面帶微笑迎接希爾。他說希爾早上一離開之后,他太太就把他和兒子們叫進房里,說道:“希爾博士說,我不會死,我將會康復,我現在真的好多了。”

最后,N太太完全康復了。這就是自信的力量,這就是自信創造的奇跡。每個人必須篤信自己是有用之材,否則,枉在世上活一遭。

心靈處方:

別人是無論如何也打敗不了你的,打敗你的恰恰是你自己,無數的杰出人物都說過的一句話就是:“我只需要戰勝自己!”你要想成大事,就必須確切地相信自己是有用之材。

5.保持自我本色才有獨特魅力

愛迪斯·阿爾雷德是一個極為敏感羞怯且胖乎乎的女孩,她的母親非常古板,認為她把衣服穿得太漂亮是一種愚蠢,而且衣服太合身容易撐破,不如做得寬大一點。正因為如此,阿爾雷德從不參加任何聚會,也沒有什么值得開心的事。上學后,她也不參加同學們的任何活動,甚至運動項目也不加入。原因是,她總覺得自己跟別人“不一樣”。

長大后,她嫁了一位比她大幾歲的先生,但她還是沒有任何改變。她丈夫的家是一個穩重而自信的家庭。她想要像他們那樣,但就是做不到。她努力模仿他們,也總是不能如愿。他丈夫也幾次嘗試幫她突破自己,卻總是適得其反,她越來越緊張易怒,害怕見到任何朋友,甚至一聽到門鈴聲都會驚謊!后來她是徹底地失敗了。她害怕丈夫有一天會發現真相,所以每次在公共場合,她都盡量顯得開心,甚至裝得過了頭。最后她竟然想到自殺。

但她終于沒有自殺,而是很好地活了下來。

那么是什么事改變了這位幾乎自殺的婦人呢?只是一句偶然的話。

有一天,她的婆婆和她談到她是如何教育子女的,她說:“不論遇到什么事,我都堅持讓他們保持自我本色……”“保持自我本色!”這幾個字像一道靈光閃過阿爾雷德的腦際,她發現所有的不幸都起源于她把自己套入了一個不屬于自己的模式中去了。

一夜之間她變了!她開始保持自我本色。她首先研究自己的個性,認清自己,并找出自己的優點。她開始學會怎樣配色與選擇衣服樣式,以穿出自己的品味。她也開始主動交結朋友,并加入一個團體——雖然只是一個小團體。當他們請她主持某項活動時,她剛開始很害怕。但是通過每次上臺,她都得到了更多的勇氣。盡管這是一段相當漫長的過程———但現在她比過去快樂很多。

保持自我本色這一問題,“與人類歷史一樣久遠了。”詹姆士·戈登·基爾凱醫生指出,“這是全人類的問題。”很多精神、神經及心理方面的問題,其隱藏的病因往往是他們不能保持自我。安吉羅·派屈寫過13本書,還在報上發表了幾千篇有關兒童訓練的文章,他曾說過:“一個人最糟的是不能成為自己,并且在身體與心靈中保持自我。”

可是這種模仿他人的現象在好萊塢就相當嚴重。好萊塢著名導演山姆·伍德曾說過,最令他頭痛的事,是幫助年輕演員克服這個問題:保持自我。他們每個人都想成為二流的拉娜·特勒斯或三流的克拉克·蓋博,“觀眾已經嘗過那種味道了,”山姆·伍德不停地告誡他們,“他們現在需要點新鮮的。”

山姆·伍德在導演《別人,希普斯先生》和《戰地鐘聲》等名片前,好多年都在從事房地產,因此他培養了自己的一種銷售員的個性。他認為,商界中的一些規則在電影界也完全適用。完全模仿別人絕對會一事無成。“經驗告訴我,”山姆·伍德說,“盡量不用那些模仿他人的演員,這是最保險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池县| 太和县| 谢通门县| 河北省| 修武县| 宁晋县| 怀化市| 石棉县| 金塔县| 三江| 贺兰县| 苏尼特右旗| 平乐县| 永川市| 肇庆市| 屏边| 腾冲县| 潜江市| 临安市| 青阳县| 泊头市| 棋牌| 南华县| 丰都县| 苍梧县| 娱乐| 高陵县| 茌平县| 东光县| 宜章县| 雅安市| 廊坊市| 漳浦县| 昌都县| 施秉县| 抚顺县| 甘孜县| 乌拉特中旗| 霍城县| 建阳市| 长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