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二件事目標——沒有航燈,巨輪也會沉沒(1)
- 成功有約:20歲必須知道的9件事
- 單之
- 4615字
- 2014-10-08 10:59:24
沒有目標的人生如同沒有目的地的長跑,奔波一生卻不知是為什么,這無疑是最大的失敗。初出茅廬的你想要一個成功的人生嗎?那么,請為自己設定好要前往的港口吧!
1.給自己選擇明確的人生道路
為退職者舉行招待酒會,這是一種令人難受的場合,參加者都希望在不失冒昧的情況下盡快離去。有一次,當一位退職的老先生多喝了一兩杯酒后,他感到自己應該說幾句肺腑之言:“喂,年輕人,你們認為自己對世上的事都知道,奉勸各位,事實并非如此。我的經歷足以證明,當我回首往事的時候,我曾經擁有的那些偉大的抱負到頭來都是一場空,毫無價值。留在我記憶中的只是一個又一個失去的機會。”
望著這位老人傷感的樣子,人們仿佛看到了他一生中所走過的一條毫無前途和希望的道路。當相聚在大廳里的每一個人對他的不幸表示同情之時,或許都會以一種難以名狀的心情為自己擔憂。的確,正如人們通常所說的,人生就是行動,但如果我們不知道自己應該干什么,而讓世事所支配,那么我們中的許多人將會一事無成。如果我們希望成功,就應盡最大的努力為自己創造成功的機會。有一句古老的德國諺語:“你必須接受命運的安排,但你應設法使命運按照你所愿意接受的方式去發展。”這就是說,你必須知道什么是你所希望出現的結果。
我們所有的人都會有自己的目標。問題在于,它們是否都是適宜的——不會因為我們奢望過高,缺乏實現這一目標所必要的素質和知識條件,從而使我們得到的機會成為“失去了的機會”?我們的目標是具體的、十分明確的,還是不清楚的?遺憾的是一些人對此并不清醒。
心靈處方:
鷹和小雞出生時樣子相仿,可鷹長大后能呼嘯長空,而雞卻依然只能困守著雞棚。
2.制定切實目標,努力創造條件
蘇珊是一位家庭主婦,需要侍候丈夫,照顧兩個初學走路的孩子,她家務很重。她的目標是“我想在經濟上自立”。蘇珊想自立后給自己買一輛車,讓丈夫在假期里玩個痛快,自己能到高級的時裝店里購置衣服。的確,對于如何花錢她已經早有打算,但她卻不大明確如何去掙錢。她一會兒打主意在家里開設私人打字服務,一會兒又改變了主意,說要去一家大百貨商場做縫紉活。兩個主意都是可行的,都可以得到一筆固定的收入。盡管蘇珊的打字和縫紉技術都不好,她也承認需要重新學習,但她最大的問題在于,她的目標不切實際,她沒有條件使自己的想法付諸行動。因為家務、丈夫、孩子占去了她太多時間,她要實現目標,就必須能夠從根本上改變目前家庭的這種狀況。
蘇珊的鄰居維拉在市政府當秘書。每天晚上,她一邊吃著巧克力,一邊為自己進行時髦的打扮。維拉夢寐以求的是去當一名高級時裝模特,而且她已經攢下了一筆錢,她的姑媽邀請她去住在一起。但糟糕的是維拉的身高只有5.2英尺,體重卻有140磅,而高級時裝模特起碼的高度為5.7英尺。維拉矮小和肥胖的身材注定了她的失敗。你瞧,維拉缺乏必要的客觀條件去實現她的目標。
亨利是一位演員,他住在維拉的隔壁,他的目標是成為一位電影明星。他是一個長得很帥的小伙子,畢業于一所著名大學的戲劇表演系,并且完全具備當明星的素質,他完全有條件去實現自己的目標。但他卻心不在焉,沒能實現當明星的愿望。的確,他已經做了需要做的一些事情,他寄出了自己的照片,斷斷續續地去找過一些導演和代理人,偶爾也與他們見見面,但多半時間是在一個業余劇團扮演角色,四處演出。而與此同時,他又總是盼望著奇跡出現。或許他會成為一個明星,但他的努力是不明確的。
看到蘇珊和她的鄰居,你不覺得這些目標的提出是多么偶然嗎?你不認為這些目標是毫無計劃的空想嗎?請相信,除非你有計劃地去實現自己的目標,否則將會一無所獲。有一句德國諺語:“想要喝牛奶的人,不應坐在草原上夢想牛會自己走來。”
心靈處方:
人生應播下許多目標的種子,一個目標的種子有時會發芽開花,有時卻不會有什么結果,我們應根據情況靈活地改變自己的選擇。如果你不能實現你的目標,不要垂頭喪氣,放棄它,種上另一顆目標的種子,不要急躁,不要期望立竿見影。
3.目標只有在激勵前行時才有價值
埃莉是亨利的一個朋友,她也是一位演員,大學畢業生,她天資聰明,才華橫溢,受過很好的專業訓練,人長得挺漂亮,各方面的條件都不借,目標也很明確。在她畢業那天,她擬定了自己在十年內的計劃。
(1)主要目標(從現在起10年內):
找一個電影演員的職業(這比亨利的想法現實得多。埃莉沒有指望成為一個明星,因為她知道自己的水平還夠不著“明星”的圈子);
準備結婚(她為自己選擇了一個太容易實現的目標,因為在這方面她是有優勢的);
在郊區買一所漂亮的別墅,能外出旅游(她的目標比較松散,盡管它們都是埃莉所希望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2)中期目標(2年之內):
成為一位職業演員;
成為SAG的成員;
去當表演教員,通過教人演戲來增加自己的收入;
找到自己的意中之人。
(3)短期目標(3個月以內):
找一個代理商(這方面的情況她不大熟悉,也不知道如何去辦,但她把這一目標分解為幾個她有把握做到的目標):去照一張8×10的照片(1個月內)、把簡歷打印出來(1個月)、給代理商打電話,約定見面商定條件(3個月);
找個臨時的工作(2個月):
參加一個關于電影藝術修養方面的學術討論會,彌補自己知識方面的不足;
去劇院的表演現場工作(立刻去做);
將照片提供給普通的影劇院和為學生拍攝的電影片(立刻去辦);
參加一些娛樂性活動,以遇到志趣相投的意中人。
在詳盡閱讀埃莉的計劃表后,你會注意到,埃莉有許多需要立刻去辦的短期目標。你還會注意,這些目標很細小,都是完全有把握辦到的。當她一個接一個地去實現目標時,她就會產生一種使命感和成功感,這又反過來促使她去實現更加困難的目標。埃莉十分明智地一步一步向前走。每實現一個小小的目標,也就是在成功之路上前進了一步。
當然,她在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而努力時,一定不會忘記其靈活性。現在看來似乎是令人動心的、很有價值的目標,或許幾年后會使她感到毫無興趣,或意識到根本無法實現。因此,最好是提出一些可供選擇的目標,如考慮當一名教師。埃莉不會把她的全部雞蛋都放在一只籃子里。
值得注意的是,目標只有在能夠激勵我們順利前行時才是有價值的。目標是工具,它賦予我們把握自己命運的方法;目標是路標,它把我們引向充滿機會和希望之途。(記住!好運氣全靠我們自己創造。)最為重要的是,它能使我們把機會變成現實。但請記住一點,目標并不是鐫刻在石碑上的金規玉律!
心靈處方:
蝸牛雖然走得慢,但它可以站在樹梢上看獵人,兔子雖然跑得快,但卻常常成為獵人的獵物。
4.抓住每一個機會為自己鋪就成功的道路
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在36歲時就成為世界上最成功的制片人,電影史十大賣座的影片中,他個人囊括四部。他是怎么能在這樣年輕的年紀里就有此等成就?他的故事實在耐人尋味。
斯皮爾伯格在十二三歲時就知道,有一天他會成為電影導演。在他17歲那年的一天下午,當他參觀完環球制片廠后,他的一生改變了。那可不是一次不了了之的參觀活動,在他得窺全貌之后,當場他就決定要怎么做。他先偷偷地觀看了一場實際電影的拍攝,再與剪輯部的經理長談了一個小時,然后結束了參觀。
對許多人而言,故事就到此為止,但斯皮爾伯格可不一樣,他有個性,他知道他要什么。從那次參觀中,他知道得改變做法。
于是第二天,他穿了套西裝,提起他老爸的公文包,里頭塞了一塊三明治,再次來到攝影現場,裝做是那里的工作人員。他故意避開大門守衛,找到一輛廢棄的手拖車,用一塊塑膠字母,在車門上拼成“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導演”等字。然后他利用整個夏天去認識各位導演、編劇、剪輯,終日流連于他夢寐以求的世界里。從與別人的交談中學習、觀察并產生出越來越多關于電影制作的靈感來。
他終于在20歲那年,成為正式的電影工作者。環球制片廠放映了一部他拍的反響不錯的片子,因而簽訂了一紙7年的合同,得以導演一部電視連續劇。斯皮爾伯格的夢終于實現了。
心靈處方:
人都會做夢,而且也不乏有令自己興奮的美夢,可我們每一次醒來,真正使美夢成真的又有幾人?你可曾想過,為什么不曾美夢成真嗎?
5.絕不能聽天由命
著名企業家邁克爾在從商以前,曾是一家酒店的服務生。干的就是替客人搬行李、擦車的活兒。有一天,一輛豪華的勞斯萊斯轎車停在酒店門口,車主人吩咐一聲:“把車洗洗。”邁克爾那時剛剛中學畢業,還沒有見過世面,從未見過這么漂亮的車子,不免有幾分驚喜。他邊洗邊欣賞這輛車,擦完后,忍不住拉開車門,想上去享受一番。這時,正巧領班走了出來,“你在干什么?”領班訓斥道,“你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和位置?你這種人一輩子也不配坐勞斯萊斯!”受辱的邁克爾從此發誓:“這一輩子我不但要坐上勞斯萊斯,還要擁有自己的勞斯萊斯!”他的決心是如此強烈,以致于這成了他人生的奮斗目標。許多年以后,當他事業有成時,果然買了一部勞斯萊斯轎車!如果邁克爾也像領班一樣認定自己的命運,那么,也許今天他還在替人擦車、搬行李,最多做一個領班。人生的目標對一個人是何等重要啊!
在現實中,總有這樣一些人:他們或因受宿命論的影響,凡事聽天由命;或因性格懦弱,習慣依賴他人;或因責任心太差,不敢承擔責任;或因惰性太強,好逸惡勞;或因缺乏理想,混日為生……總之,他們給自己定低調,遇事逃避,不敢為人之先,不敢轉變思路,而被一種消極心態所支配,不求進取。
心靈處方:
一個人怎樣給自己定位,將決定其一生成就的大小,志在頂峰的人不會永遠落在平地,而甘心作奴隸的人永遠也不會成為主人。
6.目標并不是建立在無謂的冒險上
美國波士頓有一位卡車司機叫拉利·華特斯,他畢生的理想是當一名飛行員。他高中畢業后便加入了空軍,希望成為一位飛行員。很不幸,他的視力不及格,因此當他退伍時,只能看著別人駕駛噴氣式戰斗機從他家后院飛過,他只有坐在草坪的椅子上,幻想著飛行的樂趣。
一天,拉利想到一個法子。他到當地的軍隊剩余物資店,買了一筒氦氣和45個探測氣象用的氣球。那可不是顏色鮮艷的氣球,而是非常耐用、充滿氣體時直徑達四英尺大的氣球。
在自家的后院里,拉利用皮條把大氣球系在草坪的椅子上,他把椅子的另一端綁在汽車的保險桿上,然后開始給氣球充氣。
接下來他又準備了三明治、飲料和一支氣槍,以便在希望降落時可以打破一些氣球,以使自己緩緩下降。
完成準備工作之后,拉利坐上椅子,割斷拉繩。他的計劃是慢慢地降落回到地上。但事實可不是如此。當拉利割斷拉繩,他并沒有緩緩上升,而是像炮彈一般向上發射;他也不僅是飛到200英尺高,而是一直向上升,直停在11000英尺的高空!在那樣的高度,他不敢貿然弄破任何一個氣球,以免失去平衡,在半空中突然往下墜落。于是他停留在空中,飄浮了大約14小時,他完全不知道該怎樣回到地面。
終于,拉利飄浮到洛杉磯國際機場的進口通道。一架法美航機的飛行員通知指揮中心,說他看見一個家伙坐在椅子上懸在半空,膝蓋上還放著一支氣槍。
洛杉磯國際機場的位置是在海邊,到了傍晚,海岸的風向便會改變。于是,海軍立刻派出一架直升機去營救;但救援人員很難接近他,因為螺旋槳發出的風力一再把那自制的新奇機械吹得愈來愈遠。終于他們停在拉利的上方,垂下一條救生索,把他慢慢地拖上去。
拉利一回到地面便遭到逮捕。當他被戴上手銬,一位電視新聞記者大聲問他:“華特斯先生,你為什么這樣做?”拉利停下來,瞪了那人一眼,滿不在乎地說:“人總不能無所事事。”
心靈處方:
成果和后果從來就不是同義詞,前者指美麗的草坪,后者是指失去植被的荒野。
7.讓期望成為你心中的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