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孩子的常識六書:給孩子的國學常識
- 李異鳴主編
- 543字
- 2025-03-24 18:22:32
秦朝
秦朝(前221年—前207年),秦始皇建立的大一統的封建集權王朝。公元前247年,莊襄王(名子楚)死,其子贏政被立為秦王。前221年,秦滅六國而統一全國,贏政改稱始皇帝,定都于咸陽(今陜西省咸陽市)。秦國的地域東至大海,西至隴西,南至嶺南,北至河套、陰山、遼東,幅員遼闊。
秦朝建立后,為了加強統治,秦始皇在政治、軍事、經濟、交通、文化及對外開拓諸方面,均采取了一系列新政。他一方面創設了影響深遠的皇帝制度,在中央設立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廣郡縣制;另一方面著手統一文字、度量衡及貨幣,銷毀兵器,決通川防,廣修馳道以及聽從李斯的建議“焚書坑儒”等。隨著進一步北征匈奴、南服百越等開疆拓土措施,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最終形成。作為封建帝國的開拓者,秦始皇居功甚偉,但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及對人民的控制,秦朝的統治是非常殘暴的。秦始皇當政十二年,其為政之苛暴也顯露無遺。百姓日日面對的是無休止的兵役、徭役及恐怖暴虐的刑罰,生活在巨大的災難和痛苦中。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死,其子胡亥繼位,即秦二世。秦二世在位三年,由宦官趙高等總攬朝政,統治更加黑暗。秦二世在位不久,即爆發了由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大起義,秦朝被推向了滅亡的深淵。前207年,趙高弒胡亥立子嬰(胡亥兄之子)為王。同年十月,子嬰降于劉邦,秦朝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