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回鶻


中國古代北方及西北民族名。原稱回紇,公元788年改稱回鶻。維吾爾族祖先。后亦為以回紇族為核心建立于漠北的游牧汗國名。西漢前,回紇是個逐水草而居的游牧部落。隋至唐初,居住在娑陵水(今蒙古色楞格河)側,受突厥政權統治。605年,回紇聯合仆固、同羅、拔野古等部族起來反抗,擺脫了突厥的統治,逐漸強大起來。646年,配合唐軍攻滅了薛延陀政權,首領吐迷度自稱可汗,接受唐朝的管轄,唐在其地分置六府、七州。744年,回紇首領骨力裴羅自立為可汗,建立漠北回紇汗國。這時回紇控制的地區,東起今額爾古納河,西至今阿爾泰山,勢力日益強盛。840年前后,回鶻(之前已更名)可汗被黠戛斯所殺,汗國瓦解,諸部離散,其中一部分南下降唐,其余西遷。西遷的一支到達河西走廊一帶,稱河西回鶻,后來成為河西地方的土著,就是現在的裕固族。一支遷到蔥嶺及其以西的地方,稱蔥嶺西回鶻。另一支遷到西州。西州回鶻又向西發展,以高昌(今新疆吐魯番)為中心,東抵哈密、西至庫車、南達于闐、北越天山,建立高昌回鶻政權。西州回鶻后來改稱“畏兀兒”,即今天維吾爾族的先祖。安史之亂時,回紇曾兩次派兵助唐平亂,唐先后三次把公主嫁與回紇可汗。唐后期,與回紇的貿易往來較多,以茶、絹等換取回紇的馬匹、皮毛。不少回紇人滯留內地經商,僅長安城就有千余人。在唐朝先進文明的影響下,其經濟文化有了長足發展:開始從事農耕,種植五谷、棉花、瓜果(以葡萄為最)等作物,有自己獨特的灌溉方式(坎兒井);信奉佛教,兼事摩尼教和祆教;創制了回鶻文,精于木刻印書術與壁畫藝術等。10至11世紀,回鶻與五代、北宋關系密切。12世紀初隸屬西遼。13世紀初歸附蒙古。14世紀20年代起,屬察合臺汗國。17世紀后被準噶爾部占領。18世紀中葉歸清政府管轄。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沙| 大方县| 天镇县| 娱乐| 夹江县| 高清| 蚌埠市| 仁布县| 高雄县| 左权县| 周至县| 门源| 灯塔市| 鹿邑县| 昂仁县| 康马县| 新津县| 稻城县| 阳东县| 北宁市| 达尔| 茂名市| 莱芜市| 枣强县| 墨脱县| 尉氏县| 抚宁县| 佛坪县| 安化县| 榆社县| 永善县| 晋州市| 洛南县| 岳阳县| 墨脱县| 柘荣县| 论坛| 鸡东县| 临猗县| 曲松县| 东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