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孩子的常識六書:給孩子的國學常識
- 李異鳴主編
- 918字
- 2025-03-24 18:22:30
突厥
中國北方和西北方古代民族,亦為汗國名。廣義的“突厥”泛指突厥汗國前后所有操突厥語的部落或民族,其興起前的敕勒、鐵勒、狄歷、丁零等名稱可能都是突厥一名的不同譯法;狹義的“突厥”專指6世紀中至8世紀中葉于金山(今阿爾泰山)南麓、漠北高原兩度建立汗國的民族。其先人在6世紀中居金山之陽,為柔然國的鍛工。因金山形似古戰盔,其俗稱突厥,因以為號。建立突厥汗國的首領是阿史那氏、阿史德氏,兩個氏族世代通婚,共同統治突厥部眾。公元542年,“突厥”見于漢代文獻記載。546年,突厥遣使赴西魏納貢,與內地王朝正式交往。與此同時,阿史那氏的首領土門降服相鄰的諸部落,勢力大增。552年,土門重創柔然國,自立為伊利可汗,建立突厥汗國。其王庭置于漠北鄂爾渾河流域的郁督軍山(今蒙古國杭愛山),史家稱之為突厥第一汗國。在552—581年間,突厥成為歐亞草原上最為強大的國家,掌控著東西交通與貿易要道。然而,這個游牧汗國在政治結構上還不完善,汗位的爭位內訌加劇了其分裂趨勢,很多小可汗、強大的部落首領都蠢蠢欲動。581—583年,草原因大風雪遭遇災荒,隋發兵擊破突厥。突厥第一汗國分裂為東(北)、西兩個突厥汗國。隋與東突厥聯姻,令突厥稱臣。隋朝末年,北邊群雄蜂起,突厥再次強盛起來。群雄爭相示好以期援助。至唐太宗繼位,聯合薛延陀、拔曳固、回紇等鐵勒諸部,于630年消滅了東突厥汗國,余眾置羈縻都護府、都督府、州進行管理。唐又逐步取代了西突厥對西域綠洲諸國的控制,加設安西都護府。657年,唐平定阿史那賀魯氏叛亂,冊立西突厥汗室后裔為興昔亡、繼往絕可汗,分治十姓部落。682年,東突厥貴族阿史那骨咄祿興兵反唐,重建突厥(史稱突厥第二汗國、后突厥汗國)。后突厥在691—716年間達到極盛,破奚、契丹,討黠戛斯、黨項,攻取河套六胡州,發兵西征,勢力直抵中亞。734年,毗伽可汗被毒殺,突厥內亂。翌年,回紇骨力裴羅自立,滅突厥。突厥部眾融入回紇或西遷至烏古斯等其他民族中。突厥有自己的文字,語言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現在,全球約有1.3億人講突厥語,這些人分布在土耳其、阿塞拜疆、塞浦路斯、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以及中國的新疆等地。突厥的英文單詞為Turkey,現在一般認為,土耳其人為突厥人的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