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需要成本殺手
按照相應的職能定位,集團公司、業務平臺公司、工廠三個層級分別需要的是決策高手、市場能手、成本殺手。降低成本是企業管理的一個基本點,中國建材所屬的各企業深入推廣并實施格子化管控、八大工法、六星企業、增節降工作法等特色管理的“組合拳”,持續降本增效,實現了管理水平的大幅提升。
在成本殺手方面,首推的是中國巨石總裁張毓強,他是2000年中國巨石和中國建材重組上市時加入公司的,是中國建材早期的混改型企業家。他是一位非常精明、非常精細的企業家。為什么他能把玻璃纖維做得好?實際上他抓住了三點。第一,他靠自學熟練掌握技術。現在,中國巨石的產品在全球都是一流的,玻璃纖維不再用傳統的葉蠟石等礦石,而是將更加廣泛的產品納入配方,大大地降低了成本。第二,他精通國際市場,比較早就開始在北美、歐洲市場布局。現在,中國巨石在美國、埃及建了工廠,分別面向北美市場和整個歐洲市場,成功地應對了西方對中國玻璃纖維的反壟斷,維護了公司在全球的客戶市場。第三,他精通工廠的精細管理,推出增節降工作法,降低成本。
泰山石膏有限公司(簡稱泰山石膏)的董事長賈同春也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成本殺手”,他在泰山石膏工作已有二十多年,工廠管理得非常細致,是一位難得的工廠管理型人才。在原材料方面,他不僅采用脫硫石膏、磷石膏,還推廣使用發泡劑的新技術,減少石膏的用量,進而降低成本。此外,他還積極爭取一些稅收優惠。這些方法讓他所管理的工廠成為成本領先戰略的典范。
浙江南方水泥的卓越降本行動
在節能減排、環保政策的壓力以及礦山資源日益緊張的情況下,面對行業競爭壓力,浙江南方水泥實施了卓越降本行動方案。追求全閉環管理,通過全員參與、定期回顧、分級督導、持續改善,推行有效的成本費用管控手段,浙江南方水泥實現了降本增效,提高了管理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卓越降本行動方案”的起點是頭腦風暴會,要求全員參與、全領域覆蓋,上至總部部門,下至企業班組,每一個組織都可以分散或合并(以企業為單位或以部門為單位),定期開展年度或季度頭腦風暴會。參會人員通過對深入末端細節的節能、降耗、降低采購成本、降低各項費用等目標提出問題和找出解決方案,最終匯總提煉出卓有成效的卓越降本行動方案,確定責任人、完成時間、工作目標。企業在設定卓越降本行動目標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同往年指標完成情況進行對比,還可以與同類型其他企業進行對比,由里及外,通過活動進行充分的經驗交流和技術共享,共同改進生產指標和管理水平。浙江南方水泥每年都會編制卓越降本行動方案,便于后續開展PDCA(計劃—實施—檢查—改進),評估執行效果和進行跟蹤回顧。通過持續開展“卓越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增強企業競爭力”系列活動,全體員工都參與到企業的降本活動中,從每個角落摳出降本點,積少成多,進而促使企業成本費用大幅下降。公司的經營班子、中層干部也會經常深入企業一線,調研企業成本的管控情況,并在多種場合強調企業在開展卓越降本活動中要謹記“一分錢不嫌少,一萬元不嫌多”,時時刻刻都不能忘了成本節約。
在推進落實的過程中,這些卓越降本項目并不是一個個死板的任務,背后往往都有著鮮活的故事。比如,常山南方水泥為了完成“降低熟料綜合電耗”這個項目,轟轟烈烈地開展了一場“漏風治理運動”。在水泥生產線中,一些細小結構上的漏風點往往難以避免,但它們會產生熱量流失,從而導致能耗升高。為了將能耗控制在先進水平,公司還設了專項獎,鼓勵大家到生產線上找漏堵漏。有了考核目標和激勵機制后,這項本是煩瑣枯燥的工作搖身一變,像“大家來找茬”游戲一樣充滿了趣味性。一時間,公司生產線上遍布手拿氣體分析儀的員工,大家都興致盎然地為生產線診斷,一旦找到漏風點位就測量計算、做好記號,并迅速采取措施修補。短短一個月時間,僅靠漏風治理一項,公司水泥的噸熟料電耗就下降了1度左右,產生了顯著效益。可以說,卓越降本是企業改進生產技術指標和管理水平,提升市場競爭力的最可靠、最牢固的基礎。
中國巨石的增節降工作法
中國巨石是全球最大的玻璃纖維供應商,多年來一直在規模、技術、市場、效益等方面處于領先地位。它原來是浙江省桐鄉市的一家民營企業,成立于1993年,1998年與中國建材合作組建為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在上交所上市。這家上市公司最初叫中國化建,后來更名為中國玻纖,現在改名為中國巨石。
中國巨石是典型的隱形冠軍,2008年7月,公司成功實現了生產規模全球第一,由此打破了一直以來由美國企業占據世界玻纖行業第一的全球玻纖競爭格局,開創了“全球玻纖看中國,中國玻纖看巨石”的新局面。目前,中國巨石產品的國內市場占有率達40%,全球市場占有率達24%,2021年中國巨石實現營業收入197.07億元,凈利潤60.28億元。它的快速成長得益于優秀的企業人才,得益于持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得益于長年堅持不懈地推進管理創新。
中國巨石的管理很有特色,在長期實踐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增節降工作法。該工作法以項目管理的理念,系統規范了企業創新管理的方式,用全員激勵的辦法加速推進企業創新管理的步伐,以增收節支降耗為重點,促進企業發展方式的轉變,為企業的新發展打造持續優化的核心競爭力。
增節降,顧名思義就是增收、節支、降耗。這套工作法經過不斷地積累沉淀、提煉優化,對于中國巨石成為全球一流的玻纖企業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席卷而來,市場行情風云突變,中國巨石60%的出口訂單突然沒了,可是停一個窯就會造成一兩億元的損失。抉擇常常是艱難的,當時看著滿滿一倉庫的積壓產品,我與中國建材的幾位高管心情非常沉重,最終,我們頂住壓力咬牙堅持不停窯。走出困境只能靠自己,中國巨石在增節降方面下大力氣,強化創新、夯實基礎、增加效益,硬是挺過了那場危機,成為少有的持續盈利的玻纖企業,進一步鞏固了其全球玻纖行業領軍的地位。
在應對這次金融危機的過程中,中國巨石自主研發建造的年產12萬噸玻纖池窯拉絲生產線功不可沒。這條生產線的產能比普通生產線高出2倍多,完全是由中國巨石自主研發的,當初被業界稱為異想天開的科研項目。中國巨石用純氧燃燒技術提高池窯的熔化力和精確控制通路溫度,同時大幅度降低能耗,減少廢氣排放;通過改進池窯結構及耐火材料,延長池窯的使用壽命也伴隨著一道道難題被攻克,新的生產裝備帶來了生產上的革命性進步——能耗下降了50%以上,每年可節約成本6000萬元。更重要的是,整個生產流程由此得到了精確控制,大幅度提高了產品性能。
作為行業領軍企業,活要干一流的活,成本也要一流的成本,不能因為降成本影響水平,水平不能低,成本必須低。因此,要重視投資環節的精打細算,要抓住初始投資的“三桶水”。同時,也要追求直接生產成本控制,正所謂“干毛巾也要擠出三滴水”。中國巨石各個生產基地的投資都不小,從項目建設一開始就精打細算,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更是克勤克儉,為市場競爭贏得主動權。
中國巨石推行低成本戰略,成本控制體系貫穿于研發、生產、采購、銷售等各環節和各個工廠及職能部門。公司將成本費用分為固定成本、半變動成本及變動成本,每個預算指標取三年內最低指標。各工廠及職能部門每月分析自身各項成本費用,及時加以改進和控制。
在經營方面,中國巨石強化科技創新,其高端產品比重達到66%,自主研發了E6、E7、E8、E9配方并申請了國際專利,實現了向電子紗等高端產品的過渡。在玻璃纖維大型無堿池窯、中堿池窯、高強玻纖生產三大領域,擁有了世界一流的自主核心技術,通過了ISO 9001、ISO 14001等多項管理體系的認證。
通過持續不斷地推行增節降工作法,過去十幾年間,中國巨石產業規模從幾十萬噸提高到140萬噸。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500多個工作節點上開展成本控制和技術創新,員工人數從1.2萬人降至8000人,年節約成本超過2億元。目前,增節降工作法正在對中國巨石全球競爭戰略的實施起到越來越重要的支撐作用,也是它持續打造企業新競爭優勢的必勝法寶。
中國巨石位于桐鄉市的智能制造基地堪稱世界一流,生產線上的不少環節都使用了機器人作業。通過建立智能制造新模式,它進一步實現了節能減排,降低了環境資源消耗。
經過多年錘煉和總結的增節降工作法是中國巨石決勝市場競爭的利器,不僅讓中國巨石降低了成本,也成為中國建材“管理精細化”的重要內容。中國巨石作為中國建材“三精管理”的標桿企業之一,還將經驗成功推廣到整個玻璃纖維行業、水泥行業和鋼鐵等建材相關行業及周邊企業,產生了更為可觀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