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
- (春秋)李耳
- 428字
- 2022-05-26 15:03:57
十七章
【題解】
這一章里,老子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張。他把統治者按不同情況分為四種,其中最好的統治者是人民僅知道他的存在,最壞的統治者是被人民所輕侮,處于中間狀況的統治者是老百姓親近并稱贊他,或者老百姓畏懼他。老子理想中的政治狀況是:統治者具有誠樸信實的素質,他悠閑自在,很少發號施令,政府只是服從于人民的工具而已,政治權力絲毫不得逼臨于人民身上,即人民和政府相安無事,各自過著安閑自適的生活。當然,這只是老子的主觀愿望,是一種烏托邦式的政治幻想。
【原文】
太上[155],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156]。信不足焉[157],安有不信。悠兮其貴言[158],功成事遂[159],百姓皆謂我自然[160]。
【譯文】
最好的統治者,百姓感覺到他的存在;次一等的統治者,百姓親近他、稱贊他;再次一等的統治者,百姓害怕他;最下等的統治者,百姓輕視他。正是因為他本身的誠信不足,所以才不被百姓信任。(最好的統治者)清靜無為,不輕易發號施令,天下治理得井然有序,而百姓都認為我們本來就是這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