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章
【題解】
這一章著重講修身的功夫。這里寫了六句問話,似乎是把“道”運用于修身治國方面所做的幾條總結,對一般人和統治者提出了概括的要求。本章每句的后半句似乎都是疑問,其實疑問本身就是最好的答案。老子認為人們無論是形體還是精神,無論是主觀努力還是客觀實際,都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但是人們在現實生活中應該將精神和形體合而為一而不偏離,即使肉體生活與精神生活相和諧。這樣就必須做到心境極其靜定,洗清雜念,摒除妄見,懂得自然規律,加深自身的道德修養,也才能夠“愛民治國”。
【原文】
載營魄抱一[70],能無離乎?專氣致柔[71],能如嬰兒乎?滌除玄覽[72],能無疵乎[73]?愛民治國,能無以智乎?天門開闔[74],能為雌乎[75]?明白四達[76],能無為乎?
【譯文】
使身體和靈魂結為一體,大概能夠做到不相分離了吧?專一精神以達到柔弱狀態,大概能夠像嬰兒一樣了吧?清除塵垢以保持心靈的清明,大概能夠不犯錯誤了吧?愛民治國,大概能夠不使用智慧了吧?在自然的變化之中,大概能夠安居于柔和的狀態吧?明白通達,大概能夠做到順應自然吧?
【原文】
生之畜之[77],生而不有,為而不恃[78],長而不宰[79],是謂玄德[80]。
【譯文】
(圣人)幫助萬物繁殖、生長,生養了萬物卻不據為己有,幫助了萬物卻不占用它們,成就了萬物卻不做它們的主宰者,這可以算是高尚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