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名大師課:俄羅斯卷
- 柳鳴九 王智量 藍英年主編
- 1348字
- 2022-05-26 15:00:47
第一節 一邊放浪生活,一邊勤奮創作
普希金作為一位詩人、一位小說家,在俄羅斯是神一樣的存在。沒有到過俄羅斯的人,大約很難體會到普希金在俄羅斯人心目中所享有的崇高地位,普希金就是俄羅斯的文化符號,就是俄羅斯的國家名片。
俄羅斯全國各地到處都是他的紀念碑,沒有人能統計出這樣的紀念碑到底有多少座;絕大多數俄羅斯人的童年時代,都是在母親或外婆朗誦普希金童話的聲音中入睡的;普希金的詩集和小說一次又一次地再版,印量數以百萬計,是擺在案頭和床頭的必讀書,也是人們探親訪友的體面禮物;普希金的生日是6月6日,現在這一天已經成為俄羅斯全民性的節日,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會揮舞著印有普希金畫像或普希金詩句的小旗,走上街頭,每一座城市的公共場所都會搭起舞臺,人們不分男女老幼,紛紛登臺,朗誦普希金的詩作,或是獻給普希金的詩作,營造出一個普希金的節日,一個詩歌和文化的節日。19世紀一位名叫格里高利耶夫的俄國作家說過一句話,把所謂“普希金崇拜”現象及其實質表達得淋漓盡致,這句話就是:“普希金,就是我們的一切。”
普希金的一生是短暫的,只活了37歲;他很早開始寫詩,寫于1814年的《皇村回憶》一詩被視為他詩歌創作的開端,當時他還是一位15歲的中學生。他持續了20余年的創作道路,大致可以劃分為這么幾個階段:
皇村學校時期:1811年,12歲的普希金被送進圣彼得堡的貴族子弟學校皇村學校,他在這里開始了積極、自覺的詩歌創作活動。在一次文學課的升級考試中,普希金當眾朗誦了《皇村回憶》一詩,引得出席考試的老詩人、宮廷大臣杰爾查文大為感動,杰爾查文當眾說道:“這孩子就是杰爾查文的接班人!”這位“校園詩人”的詩名從此不脛而走。
“自由詩作”時期:走出校園的普希金已是一位相當成熟的詩人,他在俄國外交部任低等文官,一邊在圣彼得堡過著貴族青年的放浪生活,一邊勤奮地創作詩歌。但是,他的《自由頌》《致恰達耶夫》等充滿強烈反專制色彩的“自由詩作”卻引起了官方的敵意,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決定將詩人流放到俄國南方。
“南俄流放”時期:在南方的流放地,普希金與當地的“十二月黨人”多有交往,鄰近的希臘民族解放運動也激勵著他,使他寫出許多富有自由激情和戰斗精神的詩篇;具有異國情調的南方山水和民風,也給普希金的詩歌注入了新的題材和風格。普希金這一時期的重要作品有《囚徒》《致大海》等抒情詩作。
“北方流放”時期:1824年7月,沙皇下令將普希金押往普希金的父母在普斯科夫省的米哈伊洛夫斯科耶莊園。在這所謂的“北方流放”時期,與俄國鄉村和自然的接近,使普希金創作中的“俄羅斯味”更濃重了;同時,孤居者的心境也深化了普希金作為一位詩人的思索和感覺。在米哈伊洛夫斯科耶莊園的兩年時間中,普希金寫出了《致克恩》《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鄉村》《冬晚》《致奶娘》《冬天的道路》等大量抒情詩杰作。
最后十年:1825年“十二月黨人”起義失敗后,普希金獲新沙皇尼古拉一世赦免,回到莫斯科,但仍處于當局嚴格的監視和控制之下,他的每一件作品甚至都要經沙皇本人審閱、批準后才能發表。在19世紀二三十年代,普希金開始將更多的精力投向散文創作,乃至歷史寫作、童話寫作,甚至編輯刊物,在寫作許多著名詩作如《致西伯利亞的囚徒》《秋天》《西斯拉夫人之歌》《紀念碑》等的同時,普希金也寫出了包括《上尉的女兒》在內的許多小說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