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船長的追擊究竟意義何在

在捕鯨這件核心事件上,敘述者并沒有起到什么作用。指揮者是船長,出力者是副手和鏢槍手,故事的核心沖突也是船長和白鯨的沖突。

埃哈伯船長一開始很神秘。他待在家里不出來,輕易不見人。他讀過大學,也在野人族群中生活過,他那支烈火般的長矛百發百中。他是個了不起的船長,捕鯨業績很好。但是自從被白鯨咬掉一條腿之后,他性情大變。

埃哈伯船長究竟是怎樣的神秘存在?在他露面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捕鯨船和船長的職責。

股東出資買船,船長帶船員出海捕鯨。捕到鯨后,各個方面的收益按照約定的股份分成,船長和船員各自取得相應的報酬。這是一個發展了很多年的行業,有著非常完善的機制。書中“披谷德”號捕鯨船的主要股東是兩位退休的老船長,剩下的股份屬于領年金的老人、寡婦、孤兒和受大法官監護的未成年人。船長和全體船員由股東招募而來,按照捕鯨收入分成。所以,一艘捕鯨船寄托著很多人的身家性命,很多人靠它養家糊口。

當時捕鯨業的繁榮構成了《白鯨》這本書的時代背景。對鯨魚和捕鯨業歷史的描寫增加了小說的知識性,也為小說提供了宏大的歷史背景。對捕鯨船的構成和水手崗位的描述,則可以幫助我們判斷船長和水手的行為是否合度,他們是否正當地履行了職責。

船長是股東的雇員,職責是保障船員和捕鯨船的安全,使捕鯨收益最大化。所以,好的船長應該多捕鯨,而不應該不考慮經濟利益,傾全船之力,甚至賭上一船人的性命,對一條有個人恩怨的鯨魚窮追猛打。所以無論從雇傭關系上講,還是從道義責任上講,埃哈伯船長都沒有理由這樣做。他背離了自己的職責。

埃哈伯船長怎么說服或脅迫船員追隨他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船上的人物關系,再來回答這個問題。

在船上,船長是絕對權威,掌握航行的目標和全過程。下面有大副、二副、三副。三位副手各帶一名鏢槍手。

大副:捕鯨船港口的本地人,理智,有責任;深思遠慮,堅韌不拔,是個可靠的好人。

二副:勇猛如烈火,強悍如機器,不拘小節,無憂無慮。

三副:固執、頑強,缺乏想象力。

我們重點說一說鏢槍手季奎格。他是敘述者認識的第一個人,來自南太平洋島嶼的部落。他的相貌、舉止怪異,但心地善良,堅持部落的宗教信仰。在關鍵時刻,他會禱告,祈求他自己隨身帶著的那個小神靈給他啟示。他讓敘述者體會到了信仰、信任和友誼。

有一天,他突然病倒了,在夢中他得到神的啟示,于是讓人給自己打了一口棺材。棺材做成之后,他的病又好了,棺材沒用了,平時就用來放東西。這是一個非常荒誕的情節。小說讀到最后,我們才會知道這口棺材的用處。

捕鯨船被白鯨撞翻之后,敘述者成為幸存者。他之所以能夠幸存下來,就是因為他跳進了棺材里。棺材在海上漂流,他因此得救。而這樣一個重要的情節在小說開始就已經埋好了伏筆。

其他兩個鏢槍手各有特點。一個是印第安人,一個是人高馬大的黑人奴隸。

船長的親信是一群馬來人,他們是拜火的印度祆教徒,是追逐白鯨的駕船人。

就這樣,不同種族的人團結在美國船長的旗幟下,駕著大船,在浩瀚的海洋上駛向未知的命運。這是個典型的美國故事。

小說對船長出場的描寫很有藝術性。開船時,船長不露面,而是由大副、二副來掌控這艘船。一開始大家聽到了很多關于他的傳說和離奇故事,敘述者也在不斷調整對他的看法。他的形象逐漸豐滿、鮮明時他才出現。作者對船長埃哈伯的出場描寫很經典:未見其人,先聞其“聲”,這個“聲”不是船長自己的聲音,而是別人對他的描述,以此逐步展現船長的真實面目。

在船上,船長對大家或是居高臨下,或是語帶威嚇,一副凜然不可侵犯的神氣。復仇的火焰在他心中熊熊燃燒。他善于操控輿論,巧妙地暗示和誘導水手,把自己個人的仇恨變成集體的瘋狂。

面對船長的瘋狂,有的人盲目服從,有的人玩世不恭,有的人從挑戰、質疑到沉默、屈從。很多水手開始的時候冷靜理性,到后來漸漸地失去自我,隨波逐流,偏離了初衷,淪為船長個人復仇的幫兇和附庸。

對比船長蠱惑人心的演講和船員的反應會有很多感慨。面對可以預知的危險,面對不可一世的權威,應該如何對待?這可能是我們所要警惕的事情。船上的每一個人都做出了自己的選擇,每一種選擇都是一種人生態度。

埃哈伯船長在不斷調整自己的思考。在他的眼里,鯨魚不僅僅是一條傷害了他的鯨魚,而且是任何可以激起他報復心、嫉妒心的存在。

白鯨改變了他對世界的理解。他不僅把白鯨當成敵人和復仇的對象,還把白鯨當成生活中一切不如意因素背后的原因,一個無處不在的、強大到讓他發狂的對手。最后,他把捕殺白鯨當成人生的目標。

在這三天的追擊中,船長如何為自己的行為辯護?

第一天的追擊是個人恩怨的爆發,是有仇必報的計較。第二天追擊后,埃哈伯說整個行動是上天注定的,不可更改。他是命運的執行官,捕殺鯨魚就是他的命運。第三天追擊時,他感嘆自己寂寞的生,寂寞的死!感慨他蓋世無雙的偉大存在于蓋世無雙的哀痛之中。他在感嘆中投出鏢槍,擊中鯨魚。鯨魚飛奔逃走時,繩索套住他的脖子,將他勒死了。

你會發現船長的一個特點:他既是行動者,也是思想者。在小說的不同階段,他對白鯨做不同的解釋,找不同的借口為自己進行辯護。

在這次狂熱的遠航中,似乎沒有人能夠說得清他們追逐的究竟是什么。包括船長也說不清,他只知道追逐本身成了一種宿命,成為一船人的命運。這次捕鯨的旅程開始于各種各樣的期待:為了換個活法,為了養家糊口,等等;終止于一種把所有人凝聚在一起的方向。

這樣,船、人、大海、鯨魚處于一種相互影響的關系中。這種關系有時懶散、無聊,難以打發,有時充滿期待、探尋,有時則緊張得讓人窒息。

《白鯨》這部小說的文字描寫很有詩意,閱讀過程中我們能夠體會到大海之美,生物之盛。小說讀來又很戲劇化,它把鯨魚知識與捕鯨故事穿插敘述,對大海的描寫波瀾壯闊,氣勢磅礴;捕鯨場面則驚險刺激,動人心魄。為了增加現場感和揭示人物的內心活動,還輔助以場景戲劇和當事人的內心獨白,讓人物自己反省自己的行為,解釋自己的所作所為。我們讀起來就像看一個演員在舞臺上對著觀眾剖析自己的靈魂一樣。

這部小說還被改編成了電影《白鯨記》。電影里把木船換成了潛艇,船上還有一位能夠用聲吶技術尋找鯨魚的女科學家。船長改成了艦長,但他照例是個離經叛道之人,本來是最好的潛艇艦長,因為曾經被鯨魚攻擊過而不再服從指揮中心的命令,私自改裝潛水艇,避開監控,一心去捕獵白鯨。

司令部派飛機查找潛艇的下落,甚至發射導彈要摧毀他,結果飛機卻葬身魚腹,真的被鯨魚吞到了肚子里。這更給了艦長捕殺鯨魚的理由。電影和小說的結局是一樣的,他把鯨魚吸引到一個不宜逃脫的海灣,炸死了它。最后,女科學家活了下來,流落到荒島上,等待救援。

鯨魚的死亡是可以預見的,因為人的現代化裝備愈加完善,人獲勝幾乎有十足的把握。可是人與人的斗爭,人與自己內心的沖突,堅持職責本分與固守一己之私而離經叛道的矛盾,權威與服從,理性與狂熱,這些沖突是不變的。

對于這件事,白鯨是怎么想的?白鯨如何還擊?它如何了結與人類的恩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乡| 盐山县| 建平县| 葫芦岛市| 中山市| 响水县| 略阳县| 通化县| 日照市| 蒙自县| 迁安市| 康平县| 郸城县| 冷水江市| 双柏县| 扶风县| 崇文区| 岳西县| 枣庄市| 凤山县| 大方县| 钟山县| 鸡西市| 舟山市| 岗巴县| 盈江县| 呼和浩特市| 灵丘县| 南和县| 天全县| 衡东县| 石河子市| 华坪县| 伊春市| 武胜县| 中西区| 滨州市| 闻喜县| 衡南县| 西昌市| 商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