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東方的文明
  • (法)勒內·格魯塞
  • 3044字
  • 2022-05-20 11:35:33

第2章 埃及文明

孟斐斯文明

在后新石器時代,埃及地區的原始居民們用辛勤的汗水,創造了寶貴的物質財富與繁榮的文明。可以說,這為后世文明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所以,當時間的齒輪轉到法老統治時期,埃及文明已然璀璨生輝。

埃及民族的構成具有多樣化的特點,既包括地中海民族屬性的成分,又包括倍爾倍爾族、閃族(賽姆族)和非洲民族的親緣特性。隨著時間的流逝,在埃及人民被法老所統一之前,他們的民族血統顯然已經統一。但是自其誕生起的幾個世紀以來,埃及人民呈現為分裂狀態。他們生活在不同部落中,有著彼此不同的圖騰動物和守護神。比如,食雀鷹所對應的荷拉斯,豺所對應的阿紐比斯,不死鳥對應的奧塞里斯,雄獅對應的拉,公羊對應的阿蒙……

經過時間的磨礪與塑造,這些信奉不同守護神的部落數量銳減。最后只剩下兩個大型部族,分別位于上埃及和尼羅河三角洲。這兩大部族的人們具有很強的創造能力,為埃及文明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在當時,彩陶和新石器時代的石瓶已經存在。這些器皿有著久遠的應用歷史,一直到埃及最后三個王朝時仍有人使用。而埃及人在此基礎上,又制作出諸多精美又實用的物品。比如,銅制的武器和工具,以及銅或金材質的裝飾品。還有在片麻巖版上刻畫的狩獵或宗教儀式浮雕,具有很明顯的現實主義風格,同時不失精致與美觀。除此之外,最關鍵的一點在于,埃及人民發明了原始的圖畫式文字。這種文字的形態變化到后期,出現兩種趨勢,一種發展為象形文字,一種則發展為拼音體系。

□麥克里諾斯及其女眷的群雕(開羅博物館藏)

考古愛好者們普遍認為,在公元前33世紀后半葉或公元前34世紀初,即約公元前3315年,埃及的兩個大型部族已聯合成為一個王國。就在最近,歷史研究者梅葉經過認真仔細的推敲,確定了法老統治埃及王國的時期,在約公元前3197年。這一推論背后的含義耐人尋味,意味著從那時起,埃及王國開始有了宗教的性質,因為法老并不僅僅是統治者,還被認為是神的化身,以莊嚴偉岸的形象接受世人膜拜。雖然法老常常還活在人間,但人們都相信他會參與死后永劫的事業。每當到了舉行隆重典禮時,法老都會頭戴金色蛇形頭冠,神情嚴肅而超然地出現。在他手中通常還會拿著牧杖和打禾杖,這代表著神權的力量。

總而言之,埃及法老的統治是建立在人民的信仰之上的。因為宗教的力量,每一個普通民眾都恪守森嚴的規矩,對法老虔誠崇拜,如同奴隸一般終身效忠。在這種強大力量的制約下,埃及王朝的統治秩序堪稱堅不可摧。它的發展始終如同尖兵利刃,不可斷絕。如晚近摩列氏所記述,即使曾在歷史上發生過各種社會變化甚至是動搖根基的變革,也未曾使埃及王朝的發展斷代。細數埃及25個王朝,主要可劃分為4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孟斐斯孟斐斯:位于今尼羅河三角洲南部,是古埃及中古王朝時期的首都。孟斐斯帝國在此定都長達800年之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該城約在公元前3100年由第一王朝第一王美尼斯所建,最初被稱為白城(城市的圍墻用涂以白石膏粉的白泥磚構筑而成),后因第六王朝國王佩皮一世的金字塔的名字,改稱孟斐斯。孟斐斯是古埃及的政治、宗教、文化中心之一。該城歷經埃及第三至第六王朝,孟斐斯帝國也被稱為“古王國的時代”,統治者在這里確立了以官僚體制為基礎的君主獨裁制,從此,埃及的國王便被尊稱為“法老”。孟斐斯城中著名的階梯狀金字塔,是古埃及的第一座金字塔。帝國時期,研究者們認為這段歷史自公元前2895年始,終結于公元前2360年,或自公元前2778年始,終結于公元前2242年。第二個階段是第一底比斯帝國時期,自公元前2160至前1660年。第三個階段是第二底比斯帝國時期,自公元前158至前1100年。第四個階段是賽伊斯時期,這段歷史延續了較長時間,直到公元前525年才結束。

孟斐斯帝國的鼎盛時期,在其第四代王朝時期,約為公元前2840年至公元前2680年。在那時,齊奧普斯、克夫林和麥克里諾斯諸王建造了大金字塔,作為國力昌盛的象征。最近,研究者門太特氏發現了一些歷史證據。它們能夠幫助研究者推斷出,那一時期的埃及曾將勢力擴展至更大的范圍,甚至觸及了腓尼基的畢布羅斯。

在國力強大的孟斐斯帝國,埃及人民用智慧和汗水留下了許多精美的作品,堪稱不朽。在這個時代,頗為著名的作品不僅有大金字塔,還有基澤地區的獅身人面像,以及現如今收藏在開羅博物館中的人物造像。究其根本來源,這種強烈的藝術風格是建立在法老統治下、君主制國體基礎上的。因為埃及人特有的宗教信仰,他們對來生的觀念極為特殊,能夠服從于法老的統治秩序。金字塔是法老的墳墓,形狀結構十分巧妙,有的高度甚至可以有五百英尺。如此龐大繁難的建筑物,都是由一個個人,懷著虔誠的心,赤手空拳堆砌起來的。隨著時間流逝,保存流傳到后世的造像和淺浮雕,大多是墓葬的圖案或人像。埃及王國自上而下,從法老到貧民,都用一生的時間準備來生的命運。之所以如此消磨生命,是因為埃及人相信靈魂的存在,執著地相信一種叫作“代身”的事物存在。它平常居住在人體內部,在人體死亡之后隨之一起被送入墳墓之中。但在寂靜黑暗的墳墓中,“代身”還是能夠繼續過著塵世的生活。由這種信仰出發,人們的努力大多是為墳墓中的生活做出充分的條件準備。除了首要的對木乃伊的保存之外,還有代表死者及其親友和職業生活等的造像和圖畫。在埃及人眼中,這些圖畫和造像會被持續保存到另一個世界中。如果一位死者墳墓中的造像和圖畫擁有足夠多的數量、足夠逼真的形態,那么他在另一個世界的生活,就會更舒適和安全。這種宗教觀念滲透了整個埃及社會,促使人們開始重視造型美術,并且極大地推動了美術的發展。

在歷史的長河中緩緩回望,存在了30個世紀的埃及藝術,從未停下發展的腳步。它在孟斐斯帝國的第四王朝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這一時代中,頗有盛名的遺跡都是名副其實的肖像雕塑,具有栩栩如生的姿態。這些雕塑的處理手法經歷了理想化的過程,將人物及其周圍環境的特點,表現得有些失真甚至諷刺。就拿給后世留下了極深印象的克夫林王的閃綠巖雕像來說,它的藝術價值不僅體現在人像后的展翅鷹形象,更體現在人像中高貴神情上。就如馬伯樂氏所說的,在體現王者尊嚴的作品中,這座克夫林王的雕像堪稱個中翹楚,實屬罕見。與其風格類似的塑像有密科里諾斯王及其王后的片麻巖組像,現藏于紐約市立博物館。在開羅博物館,也有類似風格的麥克里諾斯王三人組像。而在埃及人所留下的遺跡中,也有風格不盡相同的塑像。比如木雕的卡-阿培爾像,通稱為鄉長色肯-巴拉特;或者被稱為第五王朝時金字塔下的工作檢察官。這座塑像的引人注目處,在于它的寫實風格。雕像剛毅卻粗俗的容貌、略顯笨重的步態,刻畫出一個肥胖、傲慢、自滿的有產者形象。從這座雕塑的精神狀態和神情氣派,能看出它是一尊羅馬鼎盛時期包辦捐稅的官員塑像。與它產生自同一時期的塑像還有很多,但值得注意的可列舉兩尊。一座塑像是書記官坐像,被收藏在巴黎盧浮宮中。它有著棱角分明的相貌,給人冷漠嚴厲的感覺;也有著目光鋒利的眼睛,刻畫生動,令人望而生畏。此外,開羅博物館收藏的另一座書記官坐像同樣刻畫得栩栩如生。但與前一座塑像不同的是,它表現了這位官吏因失意而惡毒的神情,令人膽寒。至于其他未列舉出的人像,同樣都有極其強烈的寫實風格和生活氣息。它們是那樣的生動,以至于讓人覺得憂懼。在這世間,似乎真的有充滿神力的雕刻魔法師,能夠將死者的靈魂囚禁于他制作的玩偶中。那樣,死者的靈魂,就可以像其所在的齊奧普斯時代一樣,過著永生永世的富足生活。事實上,這些雕像的藝術成就,已然達到埃及藝術的最高峰。無論是現實主義的靈感,還是豐富變通的表現手法,都已達到了一定高度。在此之后的時代,埃及藝術逐漸變得死板拘束起來。

□色肯-巴拉特,第五王朝的木雕像(開羅博物館藏)

□(左)木雕組合,孟斐斯時代

□(右)拉美西斯二世雪花石造像

孟斐斯帝國的人物造像,體現出極其強烈的資產階級性質。因為這諸多塑像無一例外,完全是以體現人物個性為主題的。與之相比,希臘的雕刻經過了理想化,主要塑造的是奧林匹斯天神;羅馬帝國的造像也在藝術風格的真實化方面有所缺失。只有埃及鼎盛時期的人物造像,在“真實存在”的維度上,給了人們親切如兄弟的感覺。這種感覺太過真實,甚至令人困惑。在藝術表現效果方面,它遠遠超越了希臘和羅馬帝國的塑像。

主站蜘蛛池模板: 綦江县| 白河县| 大石桥市| 新兴县| 项城市| 中山市| 福贡县| 大冶市| 马山县| 神木县| 蒲城县| 元谋县| 封开县| 开化县| 安岳县| 永城市| 涪陵区| 马公市| 师宗县| 昌宁县| 汉川市| 宜宾县| 米脂县| 措勤县| 广宁县| 台东市| 中西区| 阿巴嘎旗| 陆丰市| 明水县| 鄱阳县| 萝北县| 蛟河市| 固阳县| 霍山县| 本溪| 正宁县| 永定县| 仲巴县| 临潭县| 汪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