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會計準則詳解與實務:條文解讀+實務應用+案例講解(2022年版)
- 企業會計準則編審委員會編著
- 1387字
- 2022-05-16 12:12:49
3.1 長期股權投資概述
《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對長期股權投資的內容、確認、計量進行了規范。《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第二條指出,長期股權投資是指投資方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重大影響的權益性投資,以及對其合營企業的權益性投資。
該準則所指的長期股權投資包括以下內容。
(1)投資方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權益性投資,即對子公司投資。
(2)投資方對被投資單位具有重大影響的權益性投資,即對聯營企業投資。
(3)投資企業與其他合營方一同對被投資單位實施共同控制的權益性投資,即對合營企業投資。
除上述情況以外,企業持有的其他權益性投資,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的規定處理。
《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對以上3類權益性投資的判斷進行了進一步的解釋。
(1)在確定能否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時,投資方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33號——合并財務報表》的有關規定進行判斷(詳見3.3中的內容)。投資方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被投資單位為其子公司(適用成本法)。投資方屬于《企業會計準則第33號——合并財務報表》規定的投資性主體且子公司不納入合并財務報表的情況除外。
(2)在確定被投資單位是否為合營企業時,投資方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40號——合營安排》的有關規定進行判斷。合營安排是指一項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參與方共同控制的安排;合營企業是指合營方僅對該安排的凈資產享有權利的合營安排。合營安排的特征為:各參與方均受到該安排的約束;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參與方對該安排實施共同控制。任何一個參與方都不能夠單獨控制該安排,對該安排具有共同控制的任何一個參與方均能夠阻止其他參與方或參與方組合單獨控制該安排。共同控制是指按照相關約定對某項安排所共有的控制,并且該安排的相關活動必須經過分享控制權的參與方一致同意后才能決策。
共同控制的實質是通過合同約定建立起來的、合營各方對合營企業共有的控制。實務中,在確定是否構成共同控制時,企業一般可以將以下情況作為確定基礎。
①任何一個合營方均不能單獨控制合營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
②涉及合營企業基本經營活動的決策需要各合營方一致同意。
③各合營方可能通過合同或協議的形式任命其中的一個合營方對合營企業的日常活動進行管理,但其必須在各合營方已經一致同意的財務和經營政策范圍內行使管理權。
(3)在對聯營企業的投資進行判斷時,重大影響是指投資方對被投資單位的財務和經營政策有參與決策的權力,但并不能夠控制或者與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這些政策的制定。在確定能否對被投資單位施加重大影響時,應當考慮投資方和其他方持有的被投資單位當期可轉換公司債券、當期可執行認股權證等潛在表決權因素。投資方能夠對被投資單位施加重大影響的,被投資單位為其聯營企業。實務中,較為常見的重大影響體現為:在被投資單位的董事會或類似權力機構中派有代表,通過在被投資單位生產經營決策制定過程中的發言權實施重大影響。投資企業直接或通過子公司間接擁有被投資單位20%以上但低于50%的表決權股份時,一般認為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具有重大影響。若有明確的證據表明該種情況下不能參與被投資單位的生產經營決策,則投資企業對被投資企業不形成重大影響。具體判斷情形將在3.3中進行講解。
企業持有的長期股權投資,涉及的主要核算問題包括初始投資成本的確定、持有期間的后續計量及處置損益的結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