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有指望有前途的人:葉圣陶《中學生》自選文篇(1930—1951)
- 葉圣陶
- 1404字
- 2022-05-20 15:06:18
讀經與讀外國語
最近教育部發出通令說:“近查各地初級中學及小學有指定經書強令學生誦習者;亦有小學誦習文言,或增加英語、日語等科目者。是不特違背本部所頒中小學規程及課程標準之規定,抑且加重學生擔負,轉使算學與自然科學等成績日趨低劣,殊屬非是。”以下的話是令各省教育廳飭知所屬中小學:“所有課程、科目及國文、國語等內容務須遵照法令辦理。”這是一道開明的通令,頗可贊許。但是,就從這上邊,可以知道現在正有若干中學生、小學生在那里誦習經書,更有若干小學生在那里誦習文言或者英語、日語。若從教育的見地來說,這是大可注意的反動現象和危亡現象;負其責的是教育者或者學生的父兄,而被犧牲的卻是學生。
開通的教育者反對中小學生讀經,一般頑舊的人便驚駭狂叫:“你們要滅絕經書,你們是洪水猛獸!”這已是十幾年前的舊戲了,然而到今日還得重演。其實頑舊的人并沒有看得真切。反對中小學生讀經的人何嘗要滅絕經書呢?不過對于經書的認識比較正確一點罷了。他們以為經書是我國哲學、史學、文學上的一些材料,大學里研究這些科目的學生拿來下功夫是應該的;中小學生要學習的正多,所學習的又都是即知即行的事項,不像大學生那樣偏于純理智的研究,所以經書的誦習實非所宜;即使經書里確有了不得的精義,非令中小學生領受不可,也該融化在各種科目里頭,以通俗便易的形式呈現于中小學生的面前。試問,這樣中庸的見解應當受“洪水猛獸”的毒罵么?但是頑舊的人哪里肯平心靜氣想一想呢?他們感覺自己的地位不很穩固,他們感覺今日的青年不易管教,他們也嘆息于教育的失敗,他們也憤慨于國運的危殆,而推求其原因,都歸結到學生不讀經之故。他們以為只要學生讀了經,什么事情就會變好了。于是手里執著教育權的就令學生讀經,身為父兄的就令子弟讀經;誰出來反對時,便炮彈一般轟過去:“你們是洪水猛獸!”照目前的社會狀況,他們的不安和傷嘆是只有加重不會減輕的。在最近的將來,讀經的風氣或將更為流行,也未可知。那就要有更多的中小學生陷落在厄運里,而教育部的通令除供他年編教育史時作為材料以外,也就等于白紙了。
再說小學生讀外國語,在上海地方是很通行的,最簡陋的“弄堂學校”里也列有英語的科目。我們且拋開小學生該不該讀外國語的問題,單問我們所以要讀外國語為的是什么?回答很容易:我們要把外國語作媒介,從而接觸外國的文化呀。然而,這只是少數傻子的想頭,多數人卻自有他們的巧妙的打算。他們艷羨那些“洋行買辦江白度”,以為“江白度”的條件是能說外國語,便奉外國語為絕頂重要的科目,父詔其子,師勉其弟:“你要用心把外國語讀通才好啊,否則便不能伺候你的外國主人!”從中學時代讀起還嫌來不及,于是小學里也設起外國語的科目來。據我們所知,自從“九一八”事件發生以后,各地學校頗有添設日語的科目的。他們的動機都由于兵法上所謂“知己知彼”么?我們不甚相信。至少有一小部分存著預備伺候外國主人的想頭吧。《顏氏家訓》里有一則說:“齊朝有一士大夫,嘗謂吾曰:‘我有一兒,年已十七,頗曉書疏。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無不寵愛,亦要事也。’吾時俛而不答。異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業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為之。”一班切望學生、子弟做江白度的教師、父兄便是這個士大夫的同志,他們正配做亡國奴,我們也不想對他們說什么。我們只希望讀著外國語的中學生乃至小學生自己清醒一點,不要作這種亡國奴的想頭而已。
《中學生》一九三四年六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