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有指望有前途的人:葉圣陶《中學生》自選文篇(1930—1951)
- 葉圣陶
- 622字
- 2022-05-20 15:06:11
何所為而學習
現在拋開了“惟有讀書高”的“讀書”,從青年自身成長上說,書是究竟要讀的。不過“讀書”宜看作人生一部分活動的代用語,包括學習的一切過程。若單就字面講,以為“讀書”就是把一本一本的書讀過,此外沒有別的事情,那就非上當不可。上當的人實在很不少,小學生捧著“自然教科書”米呀麥呀無異讀國文,一年一度的遠足走到田野間,看見稻和麥依然“陌生”,非上了當而何?
為免生誤會計,說“讀書”不如說“學習”好。并且,書雖“把人類過去從奮斗中所得到的經驗和理論都告訴了后來的人”,但書的功能不是不能被替代的;如果博物院、無線電話、有聲電影等不為玩好、營利而存在,又能供社會大眾普遍享受,那時候不用說書,就是文字也將成為可識可不識的奢侈品了。而參觀博物院、聽無線電話、看有聲電影還是學習,和以前讀書一樣。
學習不能沒有中心;換句話說,學習這個,學習那個,要明白何所為。將趨向“封建時代的權威主義和資本主義時代的個人主義”呢,還是趨向“使人類的勞動力無限發展的集團主義”?不經決定,學習便如盲人瞎跑。
年份是一九三二。人是被壓迫的中國的人。環境是日帝國主義的槍炮對準胸膛,國際帝國主義罅漏百出,各自為最后的掙扎。想到這些,何所為而學習就可決定了。
決定了,于是讀歷史、地理,為這個;學物理、化學,為這個;體操,為這個;畫圖,為這個。知道人是終生在學習的途中的,就預備終生“為這個”而學習。
虛無主義的“無所為而為”,應化為“時代”腳下的泥了!
《中學生》一九三二年新年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