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悄無聲息
- 漁夫的娘子
- 米飯加點(diǎn)糖
- 3468字
- 2023-01-21 09:00:00
“娘,這東西能收糧食你跟人說過沒有?”里正四兒子嚴(yán)肅的問他老娘。
“沒……”里正娘子躲閃著兒子的眼神回道。
盧里正有七個兒子,這些兒子里老大和老四很得他看中,當(dāng)然這兩兒子也沒辜負(fù)他的看重,平時村里有個大小事他們兩兄弟很能拎得清,同時也能跟楊府打好關(guān)系。
他一直的愿望就是自己不能做里正了,這個位置老大不坐就得老四坐,總之不能把位置讓給了別人,所以這次番薯芋頭的事,這兩兒子也知道的清清楚楚,曉得這芋頭是盧家以后在村里立足的資本,不會被人輕易奪去里正名頭的寶物。
“娘,你可要想清楚了再回答,這東西除了楊大官人知道能出糧食,然后就是爹和周老頭了,爹為了這秧子放下身架去求人換回來的,這寶貝疙瘩也不能對任何人說,你跟大嫂怎么知道的這么清楚?”里正四兒子有些發(fā)冷的又追問道。
“周……老頭……家傳出來的……”
“不可能,周老頭更不敢說了,這東西人家早都知道了從沒對誰說過,娘知道是為什么?”里正四兒子臉色難看的說道。
里正娘子驚疑的看著兒子。
“說出來就是一個“死”!不信娘等著看,”里正四兒子說完,沉沉的看了一眼屋里其他幾個女人,蹲下拿筐開始裝苗秧子。
里正娘子被兒子嚇得渾身血液倒流,她顫抖著身子看著門外不知如何是好。
里正大兒子平靜的從自己屋來到堂屋幫忙,隨著他若無其事的走進(jìn)來,屋里的女人們才后知后覺的發(fā)現(xiàn),好像好久沒聽到慘叫聲了?
“俺們先去給家里的地栽上,估計爹找周老頭去大官人家了,”里正大兒子說完臉上布滿了陰沉氣。
“行,先以俺家種好再送,”里正四兒子連忙裝了滿滿一筐,跟著大哥匆匆出了門。
屋里窒息的氣息伴隨著兩個當(dāng)家人走了,才慢慢的消散開,里正三兒媳婦壯著膽子起身去看妯娌情況。
“啊……不……不得了!大嫂……大嫂吊了,”她跌跌撞撞的跑過來,哭腔里的聲音都破音了,慘白的臉上都是淚水。
其他兒媳婦聞言都慌忙跑去救人,唯有里正娘子嚇癱在地,這哪是上吊呀!十有八九是被上吊吧?
接下來是不是輪到她了?越想里正娘子越害怕,等兒媳婦們慘白著臉出來告訴她人沒了,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婆婆早就嚇昏死過去了。
盧家大嫂上吊的事,差不多嚇破了盧家所有兒媳婦們的膽子,里正娘子半夜被死去的兒媳婦回來嚇瘋了,打這以后她就被里正給關(guān)家里不給出來了,這就是盧家對外的說法,具體的也沒人知道什么原因,就這版本流傳出來也是一個月后的事了。
水清自盧家回來后,盧家人再沒來找她們姑嫂幫忙了,到是周父起早貪黑的去幫忙,還抽了幾天空跟里正出門教人怎么栽秧子。
后面都是盧里正親自帶兒子上門教人栽,家家戶戶也都是神不知鬼不覺的種了番薯芋頭,現(xiàn)在只要是里正大手一揮,他們就像瘋了一樣往上沖,這就是再生父母呀!說不盡的感恩戴德。
水清偶爾出門忙事,總能聽見村民對村正的感恩話,她扯嘴笑了笑覺得真是好手段,周家弄出來的就這么被人摘了桃子!要不是他們膽小不想出這風(fēng)頭,想是早就被人過河拆橋了。
六月中旬炎熱的太陽已經(jīng)變得炙烤起來,看著村外堵滿餓狼一樣的眼睛,盧里正擔(dān)心夜長夢多,帶著周父通知了楊府收割糧食,村里浩浩蕩蕩的人開始飛舞著鐮刀。
楊府也把家里所有長工派出來幫忙收,村民集中的田種的糧食他們不割,只負(fù)責(zé)收脫粒好的糧食秤重,然后就是一袋麥糧換兩袋黑米糧,換的糧食不是馬上就發(fā),等所有的糧食上來了統(tǒng)一分配。
村民集中的田全部收割完,兌了二百四十多袋黑米,豐安莊拋除楊府,算村民人頭只有二百一十戶人口,村里也不是每家都來種集中田的。
像車曹兩家就沒來,不是他們不來,是村里大多村民不給他們來,還有住在楊家街那邊的十幾戶也沒來,林林總總的家戶,估計有四五十戶的樣子沒參加。
沒來種集中田的人家,被里正強(qiáng)制的參加了種楊府的田,這些人羨慕懊惱的看人分完糧食,才垂頭喪氣的領(lǐng)大官人家分配的半袋糧。
集中田換的糧食沒用完的,就跟大管家換了稻秧子栽,最終栽好收的糧食還是要回到楊府的,楊大管家倒也是痛快的答應(yīng)了。
楊府準(zhǔn)備好犁具也沒召回長工,還讓他們繼續(xù)幫著犁田種田,把田里的秧苗趕緊栽上,好護(hù)衛(wèi)著豐安莊的安全。
最近村里豐收的風(fēng)聲傳出去了,圍在豐安莊的饑民更多了,烏泱泱的人皮包骨的哭著喊著要救命,如果這里不是有楊府鎮(zhèn)著,豐安莊應(yīng)該也是家家都是空房子了。
現(xiàn)在實(shí)實(shí)在在的見到了糧食,村里村民們越發(fā)的賣力氣干活了,臉上帶著快活的笑意,糧食兌著野菜吃能度到秋收,秋收結(jié)束加上那個糧食,想想夜里睡覺都能笑醒過來。
“老周頭、盧里正,我們老爺獎勵你們一整袋糧食,”大管家讓伙計們把糧食放他們倆人面前。
“謝謝大管家,”周父跟盧里正高興的連忙道謝。
“好好的帶村民種田,我們楊府不會虧待你們的,聽說你們種了什么管餓的菜?”大管家漫不經(jīng)心的看著盧里正。
盧里正眼里都是疑惑,這事楊府不是知道嗎?
周父連忙從口袋里掏出干藤子,“就是這個菜桿子,種好了砍了曬干剁成碎粉子,兌進(jìn)糧食里煮熟吃可以管飽頂餓。”
楊大管家接過去看了看,發(fā)現(xiàn)不是什么稀奇的菜,又把菜桿子扔給了周父,帶著傭人回去了。
“老周頭,他不是大管家嗎?他咋不知道這糧……”
周父趕緊對他做了噤聲的動作,左右看了一眼,“里正你不知道閻王好見,小鬼難纏嗎?楊府那么大的府邸,主子老爺多的數(shù)不過來,又不是每個主子老爺都知道這糧種的事。”
“更何況這東西多么金貴呀?他們府老爺們都不是善茬,當(dāng)初說好只給幾家種的,這要是被不該知道的人知道了俺們?nèi)宥挤N了,你跟我能好過了?”
“這是不通氣的東西,楊府里也是少數(shù)老爺們知道芋頭種子,俺們只要埋頭種好東西,以后不管是一直亂下去,還是馬上就太平了,這跟咱們都沒多大關(guān)系,亂不亂的俺們不還是要種糧食嗎?”周父給了一個意會的神色。
盧里正眼里多了一抹凝重,看自家比別人他都能想明白,老周頭怕楊府沒用的主子老爺過來要東西,擔(dān)心家家戶戶白忙一場!
“這事就到這了,俺們就是吃這菜桿子的命!”盧里正看著芋藤子無奈的笑道。
周父聞言也跟著笑,“俺們這菜桿子我看也不錯了!俺家住的離柵欄近,每天都能聽到別莊上的人在那哭呢!”
盧里正深深的嘆了一口氣,“不說了把糧食送回去,在這太扎眼了遭人惦記。”
“行,”周父一下扛起糧袋子小跑著回了家。
春收的糧食,基本達(dá)到了村里每一戶人家的要求,田里栽秧的人比之前冬種的人又多了不少,家家戶戶幾乎都是傾巢出動老少忙活。
周父帶著分種自家田的村民,日夜在田里栽秧砸田埂,沒事的時候還偷摸給芋頭地鋤草。
也不是只有他是這么做的,家家戶戶都心照不宣的默契干活,伺候好了都是自己的東西大豐收,事關(guān)活著誰也不敢大意馬虎了,當(dāng)然對于番薯芋頭這東西,村里人是一個字都不敢漏風(fēng)的,就連平時村里喜歡學(xué)話的婦人們,都緊緊的閉上了嘴巴。
盧里正也明確的說過了,誰要透露出去一個字,他盧家大兒媳就是她們的下場,同時家里的老爺們更是日夜不停的叮囑,所以至今都沒一個人冒過泡出來。
“老爺你看,”大管家遠(yuǎn)遠(yuǎn)的指著水田里的人笑。
楊老爺扇著風(fēng)抬手遮陽看了一會,“長工有點(diǎn)少了,把家里的長工都放出去栽。”
“都放出去府里……”大管家的覺得太冒險了。
“沒事,大老爺派了三百多家兵今夜就到了,把長工們都放出去幫忙干活,水田早日栽完村里還得巡邏起來。”
“好的老爺,”大管家恭敬的點(diǎn)頭道。
楊老爺看了一會回身進(jìn)府,片刻的功夫楊府又出來六七十個長工,都卷著褲腿赤腳下水田一言不發(fā)的開始忙栽秧子。
盧里正一看楊府又增加了人手,這可把他高興壞了,不斷的催促著人加緊干活,有的人家栽好分包的水田了,就分配過來鏟田埂堵水漏。
豐安莊的田,在緊趕慢趕的催促聲中結(jié)束了,秧季結(jié)束村里立刻開始巡邏起來。
“真熱!”蓮花曬黑的臉上都是汗水,手下堆滿了切片的葫蘆。
“明遠(yuǎn)他們還白天出去抬死人嗎?”水清好奇的問蓮花。
“早上天不亮里正組織人出去抬,村外堆的人不但沒減少還越來越多了,真是想不明白這些人咋想的,豐安莊明明不給外人進(jìn)來,他們咋還不死心的過來呀?”蓮花萬分不解的嘟囔道,最近豐安莊都快被死人圍起來了。
“碰運(yùn)氣吧!萬一討到了一口吃的呢,”水清無奈的低聲說完。
“三嫂,成山的一個堂嫂子沒有了,”蓮花停下手上的活開口道。
水清漫不經(jīng)心的問道,“怎么沒的?”
“她出來說了一句藤子,被盧里正聽到了帶人去了他家,她當(dāng)天夜里就沒了……”蓮花眼里都是無語和恐懼。
水清猛然抬起頭,“她好端端的說這干什么?”
“顯擺唄!這東西咱們每家都是捂著蓋著的,人家都知道有好東西藏著,偏她就……聽說里正大兒媳也是因?yàn)檫@個沒的,”蓮花左右看了一眼靠近她嫂子低聲道。
“里正大兒媳婦因?yàn)檫@個沒得不虧,春上我們還沒種,她就知道的一清二楚,要是嚷嚷的滿村人都亂說,豐安莊的人還會老實(shí)種田嗎?楊府還會派家丁護(hù)院幫著巡邏莊子嗎?越是到這個時候有好東西越不能說,”水清覺得里正大兒媳婦腦袋有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