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書名: 秦嶺記作者名: 賈平凹本章字數: 1032字更新時間: 2022-05-09 11:50:16
秦嶺中段多地震,當地人說是走山。最近的一次走山是一九九五年,火神崖沒有了,羊角山向北縮短了三里,而羊角山東邊的屹甲溝,兩邊的梁四分五裂,溝里的紙坊村完全被泥石流壓埋,后又形成堰塞湖。
紙坊村十一戶人家,都姓黑,合伙開辦了紙坊,做宣紙,更多的做祭奠用的火紙。走山的那天下午天就下雨,屋檐吊線的,后半夜門閂子搖得哐啷啷響,接著炕面子像是上了牛背,顛得厲害,把人從炕上摞下來。有人啞聲地喊走山了,臉盆子敲得咣咣響,各家都呼兒喚女地往屋外跑,還沒跑出來,瞬間里泥石流就把一切都埋沒了。黑老三的兒子黑有亮在縣城讀書,他是紙坊村第一個考上縣中的學生,也是紙坊村唯一活著的人。待他從縣城里趕回來,他看到的只是堰塞湖。黑有亮從此不再上學,在湖邊搭庵住下,每天挖湖邊的土石,尋找著村人的遺體。挖了三年,一無所獲。縣政府因地制宜,在打造堰塞湖為旅游景區,景區主任對黑有亮說:山梁坍下來把溝都填滿了,你怎么個挖?就是能挖出來,你又能為他們修多大的墳?把這湖叫作紙坊村湖,算是紀念他們吧。
人是很容易忘記過去的,景區建成后,游客蜂擁而來,他們完全不再說走山的事。黑有亮就在景區打工,做個導游,當游客們在欣賞和驚嘆著紙坊村湖的美麗,黑有亮總是不吭聲,他們問:你是哪兒人?黑有亮說:當地的。他們哦了一聲:古書上說有野趣而不知樂者,樵牧是也。后來,黑有亮不做導游了,被安排去經管三處釣魚臺。
黑有亮不明白湖是新湖,并沒有投放魚苗,哪有魚可釣?問主任:魚從哪兒來的?主任倒問他:你身上的虱從哪兒來的?
果然,湖里就開始釣出了魚,有鯉魚、草魚、鲇魚、鯽魚和身上有紅斑的花魚。游客們凡是定時付款釣上來的魚,稱過斤兩,可以折一半價,拿去湖邊的餐館里清蒸、紅燒。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有了一種黑魚,那是黑得像炭的顏色,頭很小,卻有著黃鼠狼一樣的尖嘴,白生生兩排牙,能發出哇嗤哇嗤的叫聲,如同紙坊的木錐搗竹絨的聲音。黑魚初釣上來,咬傷過很多游客的手,也曾發生過餐館里的廚師把魚殺了,剛要捏起魚頭放鍋里煨湯,魚嘴竟咬住了指頭的事。后來再釣上黑魚,用竹籠罩住,剖宰時也得先用勺子按住魚頭。
秦嶺中段的河里溪里從來沒見過這種魚,景區就宣傳這和土雞土鴨土豬一樣是土魚。游客多來自城鎮,城鎮里的人婚娶,找情人,都講究要漂亮的,而吃食上卻要土的,越土越好。黑魚皮厚,剝了皮,肉嫩,味道鮮美,為了能吃到黑魚,游客來的就特別多,而且來過了還再來。黑有亮常常想:魚的最大愿望就是把墳墓建在人的肚里吧?就看著那些人吃了魚都滿足了,鼓腹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