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鄰里風波
- 佩佩重生后的悠閑生活
- 上官佩雅
- 2515字
- 2025-08-17 10:23:14
三嬸家的窗簾終于暗了下去,吳佩佩坐在書桌前,手機屏幕還亮著。她指尖輕滑,從“鄰里糾紛處理小說”里提取出一份電子版《鄉村維權實錄》,快速瀏覽其中“群體施壓應對策略”章節,摘錄要點存入筆記。窗外風停了,村道上再無動靜,可她知道,這只是暴風雨前的片刻安靜。
天剛亮,院外就傳來腳步聲。不是一兩個人,是好幾雙鞋踩在水泥地上,雜亂而刻意。吳佩佩拉開窗簾,五戶人家已站在院門口,三嬸挎著布包,五婆拄著拐,三叔婆站中間,身后還跟著四婆和六嬸。她們沒敲門,就那么站著,像一堵墻。
她打開手機錄音,開啟家庭共享模式,確認父母手機同步接收畫面與聲音,然后走下樓,拉開院門。
“喲,總算開門了。”三叔婆拐杖往地上一頓,“我們幾個商量了一宿,今兒必須討個說法。”
吳佩佩點點頭,側身讓開:“進來說吧,石桌上有茶。”
三嬸愣了一下:“你還請我們喝茶?”
“鄉里鄉親的,茶管夠。”她笑了笑,語氣像在招呼老友,“只是話說清楚前,杯子我得自己洗。”
幾人 exchanged眼神,還是進了院子。石桌旁,她早備好了紅頭文件打印件,壓在玻璃板下,標題清晰:《鄉村振興青年安居計劃實施細則》。
“你們說要說法。”吳佩佩坐下,手指點著文件第一條,“那我先念一句——‘項目資格僅限申報人及其直系親屬,不得轉讓、分割或共享權益’。這條,寫在第三章第七條。”
五婆瞇眼:“文件誰不會印?你當咱們不識字?”
“不識字沒關系。”吳佩佩打開手機,調出鎮建委官網截圖,“掃碼可查申報編號,輸入驗證碼,實時核驗資格狀態。要我現在連Wi-Fi,當面查給你們看嗎?”
沒人接話。
三嬸干笑兩聲:“我們也不是要你的房,就是……你家發達了,能不能帶我們一塊富?比如,介紹個工作?”
“能。”吳佩佩點頭,“鎮里配套有‘青年創業扶持崗’,每人限報一次,下周三統一面試。報名表我手機里就有,現在發你們微信群?”
四婆一愣:“你還加我們群?”
“早就加了。”她點開聊天記錄,“上個月‘村務公開’群發的報名通知,我@了所有人,可惜沒人點開。”
六嬸臉微紅,低頭摳指甲。
三叔婆卻不依不饒:“你這叫避重就輕!我們問的是——你家憑啥獨吞全村盼了五年的指標?是不是走了后門?”
吳佩佩不惱,從文件夾里抽出一頁:“申報條件共八條,我念一條你們聽聽:‘申請人須完成不少于五十小時鄉村振興志愿服務,且近三年無不良信用記錄’。我去年暑假在鎮敬老院服務了六十八小時,幫三戶老人修了屋頂,還墊付過藥費——這些,村里公示欄貼過。”
她頓了頓:“倒是有人,上個月被信用社拉黑,還欠著水電費。您說,誰更符合條件?”
三叔婆臉色一變,拐杖差點沒站穩。
五婆趕緊打圓場:“哎,咱們不是懷疑你,就是怕你被有心人利用……你一個姑娘家,突然住上大房子,外頭風言風語多,我們也是替你擔心。”
吳佩佩看著她,忽然笑了:“您替我擔心?那前天下午,是誰在小賣部門口說‘暴富的都沒好下場,要遭報應’?”
五婆一僵:“誰……誰說的?”
“我有錄音。”她舉起手機,“要不要現在放?順便聽聽,是誰說‘她媽燒火都燒不利索,咋生出個妖精女兒’?”
四婆猛地抬頭,眼神慌亂。
吳佩佩繼續:“還有六嬸,您說‘這房子半夜有機器響,怕是偷蓋的’——可那天晚上,我爸媽都在看電視,鄰居老李還來借過醬油。要不,我把他叫來對質?”
六嬸嘴唇抖了抖,往后退了半步。
三嬸趕緊拉她:“別聽她胡扯,咱們是來談情的,不是來挨訓的!”
“談情?”吳佩佩聲音輕了,“那我問一句——真當我是親人,你們會怎么待我?是護我家名聲,還是在外頭傳我‘騙補貼’?是替我高興,還是半夜聚在誰家商量怎么分我的房?”
她環視一圈:“你們說祖訓、說鄉情,可祖訓里有‘趁人之危’這一條嗎?鄉情里有‘逼人破產’這一款嗎?”
沒人說話。
三叔婆突然吼道:“你這是忘本!祖宗埋在這片地,你發達了,就不認窮親戚了?”
“我沒忘。”吳佩佩站起身,直視她,“我忘不了小時候,我媽借十塊錢給我交書本費,跑了八戶人家才湊齊。那時候,你們在哪?說風涼話的,在;看熱鬧的,在;真正伸手的——沒有。”
她語氣平穩:“現在我有能力了,第一個想幫的,就是你們。可你們不是來領幫扶,是來要‘分一杯羹’。這不是親情,是勒索。”
三叔婆氣得發抖:“你……你敢說我們勒索?”
“不敢。”吳佩佩打開手機,調出鎮建委聯絡界面,“但我敢讓復查組聽錄音、看記錄、查舉報來源。文件寫得明白——‘惡意干擾項目執行者,將納入誠信黑名單,影響本人及直系親屬后續政策申報’。”
她把手機轉向眾人:“我爸剛提交了提前復查申請,今天下午,復查組可能就到。你們剛才說的每句話,都會作為材料提交。”
空氣凝固了。
三嬸拉了拉五婆的袖子:“走吧,這丫頭……不好惹。”
五婆還想說什么,被她拽著往外走。
三叔婆杵著拐,死盯著吳佩佩:“你狠,你一個人扛著,看你能撐幾天!”
“我不用撐。”吳佩佩平靜道,“我有規矩,有證據,有政府文件。你們要舉報,我不攔。但請記住——舉報要實名,要寫清事實依據,要簽字按手印。別以為動動嘴皮子,就能撬走別人的命。”
三叔婆嘴唇哆嗦,終究沒再開口,拄著拐一瘸一拐地走了。
其他人也陸續散去,腳步比來時輕了許多。
吳佩佩站在院門口,目送他們離開。母親從屋里出來,手里端著一盤切好的西瓜。
“都走了?”她問。
“走了。”吳佩佩接過盤子,“以后可能還會來,但不會這么齊了。”
母親點點頭,把西瓜放在石桌上:“你剛才說的那些話……我聽著,心里痛快。”
“我也痛快。”她笑了,“憋了太久,該說的,一句都不能少。”
父親從屋里走出來,手里拿著手機:“鎮建委回消息了,復查組下午兩點到。”
“好。”吳佩佩拿起一塊西瓜,咬了一口,“正好讓他們看看,我們家的門,不是誰想踹就踹的。”
母親忽然想起什么:“對了,三嬸走的時候,回頭看了眼院子,嘀咕了一句‘這丫頭,怕是早防著咱們了’。”
吳佩佩沒說話,走到茶幾旁,打開暗格,取出一張紙——正是昨晚打印的紅頭文件復印件,邊緣還留著打印機的余溫。
她輕輕撫平紙角,放回原處。
手機震動了一下,是家庭共享模式的提示:父母設備已確認接收全部錄音與文件。
她坐回石桌旁,陽光灑在桌面,西瓜汁順著指尖滴落,在水泥地上砸出一個小圓點。
遠處村道上,三嬸家的門開了條縫,一道目光閃了閃,又迅速縮回。
吳佩佩抬頭,對著那扇門的方向,舉起西瓜,笑了一下。
然后她低頭,繼續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