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欲望資本主義4
- (日)丸山俊一 NHK“欲望資本主義”制作組
- 662字
- 2022-05-05 12:08:01
無中生有的貨幣
現在我衣兜的錢包里裝著幾枚500日元硬幣。從錢包里拿出1枚來看看,上面雖有多種復雜的印記,但終究是用銅、鋅、鎳等合金做成的,可以說都是些廉價的金屬,其制造成本也許不到50日元。正如剛才所講的那樣,作為物品來說它只能作為螺絲刀的替代品使用。但我還是很小心翼翼地將其作為價值500日元的錢放進錢包里。
在此,基本定理當然也是成立的。作為物品來說不值50日元的金屬薄片,作為錢來說竟擁有500日元的價值。其價差已超過450日元。稍微夸大點說,在錢的身上出現了無中生有的不可思議之事。借用馬克思的話來說,“在貨幣不斷轉手的過程中,單有貨幣的象征存在就足夠了”。
所謂錢,是指擁有無法還原為物品價值的東西,這一基本定理對于人們來說是難以理解的。并且,為了否定這一基本定理,關于錢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奇談怪論。我本人就很想知道貨幣無中生有的秘密,于是開始了關于貨幣的研究。
不過,如果這樣說的話,我想肯定會有人馬上反駁:“說起來,1萬日元紙幣和500日元硬幣難道不是國家用法律規定其作為錢來使用的嗎?”錢擁有價值,并非歸結為物的價值,而是歸結為國家的權力、國王的權威或者政府的決定,這一解釋可以稱為“貨幣國定說”。意思是說,以國家、國王、長老以法律、命令、口授的方式,規定必須將某種特殊物品作為貨幣來使用,錢才得以作為錢而流通。
如今,這一貨幣國定說已經取代貨幣商品論成為經濟學家們普遍的看法?,F在風靡世界的現代貨幣理論(MMT)正是完全依據這一貨幣國定說。并且,很有意思的是,像比特幣這樣的被分散化的虛擬貨幣,由于避開了政府和中央銀行,就是想要否定貨幣國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