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檢修身心
“心身耗竭綜合征”最早由美國的心理分析學家赫伯特J.弗羅伊登貝格爾提出。當時,弗羅伊登貝格爾注意到,自己曾經無比滿意的工作,現在卻感到疲倦和失落。后來他又注意到,隨著時間的推移,身邊的許多醫生也變得情緒低落、憤世嫉俗,對病人也越來越冷淡、越來越漠不關心。
心身耗竭綜合征不僅會讓自己陷入不斷惡化、疲憊和漠然的狀態中,而且還會讓其他人也變得同樣如此。那么,如何來解決呢?
精神病學家于爾根·施泰德說:“如果一個人每天工作12小時,每周工作7天,仍能找到一種合適的方式為自己減壓,他也許就不會出現問題。”
(1)定期“檢修”
如果你有一輛車,你就應該每年對它檢修一次,并經常檢查發動機。心身耗竭綜合征患者從不會把他們的“汽車”送去檢修。通常是在全速行駛幾千公里后,發動機突然失靈而驚慌失措。對我們而言,不應忽略“汽車”的日常維護。
在一個著名的道觀里,住著一位非常有道行的靜修道長。
他每天都要在傍晚6時去喂他的狗。狗的名字很奇怪,叫作“放下”。每到落日時分,靜修道長就為“放下”送飯了,嘴里還一邊呼喚著:“放下!放下!”
小弟子們覺得很奇怪,就問道長:“為什么要給狗起這個奇怪的名字?人家的狗都叫阿黃、來福什么的,為什么你的狗叫‘放下’?”
靜修道長不語,讓他們自己去悟。小弟子就觀察老道長,終于發現:每天當道長喂完狗后,就不再讀經學道了,而是自己到院中打打太極拳,或是做看看日落之類的事情,總之是閑暇地享受生活。
小弟子們來到老道長面前,訴說了他們觀察的收獲。老道長微笑地點點頭說:“你們終于明白了。其實我在叫狗的時候,也是叫自己‘放下’,讓自己放下許多事情。因為人不可能在一天內做完所有的事情,你只要將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做完就已經很好了。”
道長的“放下”其實就是在檢修自己的“汽車”,避免出現大問題。同樣,在忙碌的工作中,我們也要適當地放松一下,檢查和調整自己的機能,然后再上路。
多渠道減壓
在世界500強企業中,至少有80%的企業已經為員工建立了系統化的心理幫助計劃(EAP)。在華為,員工同樣可以通過各種渠道來緩解和釋放自己的壓力。
□ 心理輔導。華為建立了專門的心理輔導中心,對員工定期、不定期進行心理干預,以保障員工的心理健康。
□ 聚餐。聚餐是華為的一種特有文化。通常,主管人員會請自己的下屬吃飯,在觥籌交錯中,員工的壓力、不滿得以釋放。
□ 論壇。華為還建立了論壇,如百草園、天涯華為等,員工可以在上面抒發自己壓抑已久的情緒。
□ 報紙。鼓勵員工用文字記錄自己的點滴成長以及團隊的故事,借以抒發自己昂揚進取的精神,并給他人以榜樣。
□ 文化基地。華為在深圳建立了百草園基地,員工可以在其中盡情享受自然的氣息,洗滌自己的心靈。
此外,華為還積極倡導員工間的互相關愛,以平緩競爭帶來的心理壓力。總之,我們要警惕心身耗竭綜合征,盡力端正心態,采取積極的措施,保持良好的情緒,如此才能讓工作變得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