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宇宙:概念、技術及生態
- 成生輝
- 1729字
- 2022-04-27 18:00:28
本書贊譽
“元宇宙”在2021年成為時髦的概念。元宇宙到底是什么?元宇宙是否是互聯網技術的下一次革命?未來人類是否可以實現元宇宙?元宇宙由誰來主導建立?主導者將獲得什么好處?在建立元宇宙的過程中究竟有什么風險?作為一名對前沿科技充滿好奇的學者,這是我聽到這個時髦概念后的第一反應。恰在此時,我的同事成生輝先生送來了他的最新著作,很好地解答了我的困惑。我相信大眾中也有很多像我這樣迫切需要這方面知識的人,本書完全可以滿足大眾的需求,故予以大力推薦。
——崔維成 西湖大學工學院講席教授,國家“載人深潛英雄”稱號獲得者,教育部首批“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元宇宙”概念產生于尼爾·斯蒂芬森的科幻小說《雪崩》,因2021年Facebook宣布更名為Meta而引起轟動。它是一個新理念,也有可能成為一種面向未來的技術,逐漸影響人們的生活。在高等教育領域,我們需要這樣一本書,給學生答疑解惑,厘清其復雜技術與應用場景。與成生輝認識于一次大學評估,知他思維活躍。他寫的《元宇宙:概念、技術及生態》這本書的特點在于,用可視化技術把晦澀的知識展現得簡潔易懂,既能輔助相關專業大學生學習,也能滿足大眾對“元宇宙”知識的了解需求。創新是未來發展的新動能,我們需要了解有發展潛力的新生事物。想認識“元宇宙”,請讀《元宇宙:概念、技術及生態》。
——馬陸亭 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學術委員會主任,博士生導師
目前關于元宇宙的討論大多局限在技術層面。本書視野開闊,內容豐富,對元宇宙這個可能改變人類生活的新興概念進行了全景式的介紹。除了對構建元宇宙所需的各種關鍵技術,如計算機圖形、區塊鏈、大數據、沉浸式交互等進行簡明扼要的介紹外,全書一半的篇幅討論了諸如元宇宙的資產觀、元宇宙安全、元宇宙與法律、元宇宙與投資等重大議題。本書作者受過嚴謹的學術訓練,又多年從事跨學科的研究與實踐,對新興技術有敏銳的直覺,所以能夠獨立完成這本非常及時的書,為讀者指點迷津,特此推薦。
——屈華民 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與工程系講座教授,新興跨學科領域學部主任,跨學科課程事務處處長
作為一個新興的技術革命,元宇宙注定將影響人們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元宇宙的發展依賴于互聯網和計算機領域的技術進步,元宇宙的應用又取決于和教育、醫療、科研、娛樂、生產、管理、經濟各個領域的融合。在元宇宙快速發展的時代,如何理解和掌握元宇宙的概念,了解它涉及的技術,引領它在各行各業的發展和應用是一個難題。元宇宙是什么?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如果你對這些問題有疑惑,那么這本書可以解答你的疑問。本書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元宇宙的來龍去脈,完整地展示了元宇宙涉及的技術領域,介紹了元宇宙的應用場景和發展方向,為元宇宙方向的從業者和希望了解元宇宙的入門讀者提供了及時且完善的參考。
——徐曉音 哈佛大學醫學院布萊根婦女醫院
在過去的數十年中,人類社會見證了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帶來的天翻地覆的變化。而和60年前互聯網的發端不同,當下“元宇宙”從一開始就受到了一眾媒體的熱捧,跨國企業也不甘落后,紛紛開始跑馬圈地。元宇宙是未來的技術方向還是只是一個暫時的熱點?在新的時代如何考慮技術對人類社會的正面或者負面影響則是擺在人類面前的巨大挑戰。在種種迷霧之下,這本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窗口和視角,更多地從技術角度來向大眾解釋元宇宙和各種技術的關聯,幫助大眾更好地了解相關知識,引發大眾的思考。
——袁曉如 北京大學智能學院研究員
元宇宙正在滲入年輕人的日常生活。元宇宙這個概念對于我來說是可以想象但還不知道怎樣去參與和實踐的新鮮事物。成生輝博士的最新著作讓我眼前一亮,雖然它不能解決我的一些困惑(個人認為完全去中心化、無邊界是行不通的,無序需要有序來管控,能量是守恒的等等),但還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讀的介紹性著作。讀者在閱讀時可以思考怎樣在虛擬現實和真實世界之間做到變通,進而更好地參與進去,尤其是虛擬數字貨幣、元宇宙科技等,推薦閱讀。
——張正軍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計算機、信息和數據科學學院統計系教授,IMS會士,ASA會士
元宇宙有望重塑社會、商業和我們所有人的生活。我們正在進入一個新時代——我們的虛擬存在變得比物理世界更重要。對于任何想了解元宇宙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是一個很好的起點。
——Steve Hoffman 硅谷著名創業家、天使投資人,Founders Space 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