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效率紅利
- 謝春霖
- 1919字
- 2022-04-24 09:44:47
第7級加速:購買生產力
一個人90秒只能做一杯,那招100個人,90秒不就可以做100杯了嗎?
花錢購買生產力,用人海戰術,就幾乎可以把效率無限提升!
真的是這樣嗎?
首先,你可能會賠死。
想提高速度,確實可以通過增加生產力來達成,但是增加生產力是有成本的,如果太高,甚至超過收益,那就不是做得快,而是死得快了。
其次,人越多效率未必越高。
多了100個人來幫你,不見得效率就提高了100倍,如果沒有合理的分工協作,人越多越混亂,效率可能還會變低。
那應該怎么做
1.基于SOP分工協作
你要基于SOP進行拆分,讓每個人負責其中一個或者若干個步驟,通過互相協作來制作一杯奶茶,而不是讓大家一擁而上,哪里人少補哪里,或者讓每個人都獨自負責一個完整流程。為什么?
第一,因為資源有限。
比如珍珠放在一個罐子里,只有1把勺子可用,如果100個人都來拿珍珠,彼此就會打架,顯得擁擠混亂,或者排隊等待,這就會出現一群人沒事可做的狀況,閑的閑死,忙的忙死,效率并沒有增加,而如果每個人都配一罐珍珠,那資源又會成倍增加,造成巨大的浪費。
第二,每個人能力不同。
有些人擅長拿杯子放珍珠,有些人擅長倒水加冰塊,分工協作可以讓流程上的每個人都發揮他最擅長的能力,從而提高整體效率。
第三,減少切換時間。
即使你能全程保持專注不分心,但是每個步驟所需要的知識、技能、工具,匹配的場景都是不同的,每次切換步驟都需要更換,而更換就需要時間,有效的分工協作,能把這部分時間縮短。
所以,并不是幫你的人越多越好,而是要基于SOP,基于你現有的資源進行合理的分工,讓每個人各歸其位,所有人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這樣才能大幅提升效率,不然就會越幫越忙。
SOP是讓工作有序,而基于SOP的分工協作是讓系統內部的合作有序。
有序,是提升效率的第一性原理。
反觀日常工作中的有些團隊,看上去人很多,每個人單獨拿出來也都很厲害,但是在目標和計劃確定后,團隊整體的執行效率卻不高,為什么?
很可能就是因為內部協作無序:沒有一個明確的SOP、彼此溝通的界面不統一,大家都是救火隊員,哪里需要去哪里……
SOP可以簡單,可以不對,可以不停地修改,但不能沒有,沒有明確的流程、標準、分工,大家就是一盤散沙,看似熱鬧,卻一吹就散。
2.邊際收益≥邊際成本
如果你打算通過“購買生產力”,也就是讓別人有償幫助你提高效率的時候,有一筆賬你始終要在大腦里進行計算,那就是“邊際收益”要大于等于“邊際成本”,什么意思?
邊際成本,是指新增一個人你所需要支付的報酬(為了多賣一杯奶茶而增加的總成本);邊際收益,是指新增這一個人而帶來的額外收益(比如因此每月多賣了1000杯奶茶,這里需要綜合考慮短期收益和長期收益)。
增加人手可以提高效率,但是成本也會相應地增加,當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你會發現再新增一個人所帶來的額外收益,已經不足以支付這個新人的酬勞了(因為邊際收益遞減的經濟學規律),那么你就該停止新增人手,目前這個狀態(邊際收益=邊際成本)就是你收益最大化的狀態了。
學到這里,小錘恍然大悟……
原來奶茶并不是做得越快越好,那個網紅奶茶店很可能并不是不能更快了,而是已經走到這個最佳收益點,做了一次取舍……
到了最佳收益點,加速也就到了終點,不是不能再加速了,而是不需要再加速了。開奶茶店的目的是盈利,而不是比誰快,提高制作速度僅僅是手段之一,切不可陷于手段而忘了目標。
開啟第7級加速
小錘根據第7級加速的方法(見圖3-8),迅速招了幾個伙計,然后基于SOP把他們分配到對應的崗位中,每個人負責1~2個步驟……
如今,通過分工協作,一杯奶茶的制作時間被進一步壓縮到60秒,而且可以同時制作多杯奶茶了,原來5分鐘只能做3杯奶茶,現在可以做完12杯。這樣,即使有30個客戶同時來購買,也能在15分鐘內制作完畢,這個效率已經非常快了,小錘很滿意。
當然,他知道其實可以更快,但為了確保奶茶店利潤最大化,他并沒有繼續增加人力,而是選擇先把奶茶店開出來,然后根據市場的實際情況再決定是否繼續招人。

圖 3-8
終于,錘子奶茶店正式開業了,生意非常火爆!
不過小錘心中的夢想并沒有實現……
原來他一心想做一個全城最快的奶茶店,而如今卻只能向現實妥協,在效率和效益之間達成了平衡,當初的想法現在看來顯得有那么點天真。
小錘再次路過那家網紅奶茶店,看著一望無盡的長隊,會心一笑,懂你!
就在小錘與這位網紅店長“神交”的時候,一位帥小伙突然出現在他的眼前,并遞上一張自己的名片說:“你好,看你不像是來買奶茶的,是想開奶茶店嗎?我是錐子科技的創始人,我們正在研發一款使用了可控核聚變技術的全自動珍珠奶茶機,無須人員值守,一杯奶茶從無到有只需要3秒鐘,有沒有興趣了解一下?”
小錘望著眼前這位發光的男人,大腦里突然蹦出一句念了一百遍,卻從不真正當回事的名言: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