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輔助器具使用指導
- 杜春萍主編
- 634字
- 2022-05-06 15:54:47
三、矯形器的作用
(一)矯形器的主要功能
1.制動 矯形器通過固定生物力學來禁止肢體的活動,將不穩定的肢體固定于功能位。
2.牽引 矯形器通過矯正、控制生物力學功能,對身體組織進行拉伸、牽引,緩解壓迫的癥狀,矯正畸形。
3.穩定與支持 矯形器通過控制肢體或軀干的異常運動,穩定關節,引導關節的正常活動,保持關節的穩定性,恢復承重和運動功能。
4.固定與糾正 對于已出現畸形的肢體或軀干,矯形器通過固定病變部位,維持關節的正常對線和活動范圍,促進病變的恢復,糾正畸形或防止畸形加重。
5.保護與減輕負荷 矯形器通過固定病變的肢體或關節,限制其異常活動,保持肢體、關節的正常對線關系,減輕或免除下肢承重關節的軸向負荷。
6.代償與助動 某些矯形器中橡皮筋、彈簧等可以提供動力或儲能,代償已經失去的肌肉功能;或者給予肌力較弱部分一定的助力,輔助肢體活動或使癱瘓的肢體產生運動。
7.抑制站立、步行中的肌肉反射性痙攣 通過控制關節運動,減少站立、步行中的肌肉反射性痙攣。
8.改善站立和步行 矯形器通過運動控制、減輕負荷,補償下肢長度的方式,控制下肢關節活動,平衡下肢長度,維持下肢的正常對線,改善下肢的承重功能,提高站立和步行能力。
(二)穿戴矯形器的不良反應
使用矯形器的一個重要原則是將其視為暫時的工具,一旦患者癥狀改善或功能恢復,就應盡早放棄矯形器,因為長時間穿戴矯形器可能會產生以下不良反應:①制動誘發的失用性肌萎縮與肌無力;②降低關節的活動度與穩定性;③誘發骨質疏松;④加重肌痙攣;⑤壓力性損傷的發生;⑥產生心理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