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與全球現代供應鏈
- 李芏巍編著
- 1851字
- 2022-05-06 13:08:00
1.2.2 “一帶一路”的機會和成果屬于世界
1.共建“一帶一路”更好造福各國人民
秉持和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就一定能增進合作、化解分歧。共建“一帶一路”能更好造福各國人民。
共建“一帶一路”的關鍵是“共”字。“一帶一路”建設,共商合作大計,就共同關心的地區和國際問題深入交換意見,達成重要共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抓住共同發展這個最大公約數,不僅可造福中國人民,而且可造福“一帶一路”沿線人民。
共建“一帶一路”的關鍵是“通”字。“一帶一路”海陸融通,要聚焦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民心相通的橋梁要不斷延伸。
共建“一帶一路”的關鍵是“聯”字。萬物互聯時代,“一帶一路”為解決當前世界和區域經濟面臨的問題提出了新方案。“一帶一路”可實現互聯互通,工商互聯。
共建“一帶一路”的關鍵是“惠”字。讓“一帶一路”的紅利惠及全球,為“一帶一路”沿線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一帶一路”立足長遠,成效將惠及世界。“一帶一路”,賦予古絲綢之路以全新的時代內涵,“一帶一路”惠及全球、全人類。
共建“一帶一路”的關鍵是“友”字。相交友也,志同為友,“一帶一路”加強友好對話,向所有志同道合的朋友開放。“一帶一路”的關鍵是友誼,“一帶一路”的“朋友圈”不斷擴大,可讓友國、友鄰安心、舒心、開心,也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奠定了堅實基礎。
共建“一帶一路”的關鍵是“合”字。翻開歷史,古絲綢之路留下的是互利合作的足跡。加強國際合作,共建“一帶一路”,實現共贏發展,這其中最核心的關鍵詞就是道要合,“合作”方能實現“共贏”。“一帶一路”是合作共贏的新平臺,“一帶一路”建設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合唱,一個復合型的基礎設施網絡正在形成。
共建“一帶一路”的關鍵是“夢”字。“一帶一路”將“中國夢”和“亞洲夢”“歐洲夢”“世界夢”“人民夢”結合起來,將各參與國的夢想結合起來。“一帶一路”與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息息相通,得到了眾多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響應與支持,“一帶一路”將實現“人民夢”。
共建“一帶一路”的關鍵是“尊”字。“一帶一路”不僅是一條經濟發展之路,而且是一條相互尊重、相互交流之路。“一帶一路”有利于將各種文明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推動人類文明創新,從而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之路。
共建“一帶一路”的關鍵是“福”字。“福”代表“幸福”“福氣”和“福運”,是一種吉利的象征。“福”體現了共享幸福生活,“一帶一路”不僅造福中國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在文明交流史上將續寫燦爛的“幸福”篇章。
共建“一帶一路”的關鍵是“勢”字。“一帶一路”有勢也有為,應乘勢而上、順勢而為,各國搭上“一帶一路”的順風車勢在必行。“一帶一路”建設應充分利用地理和通道兩大優勢,持續利用各種優勢資源,不斷加速產業升級,推動“一帶一路”沿線經濟高質量發展。
2.共建“一帶一路”助推世界友好秩序
中國經濟正處于由中低層次向中高層次奮力爬坡的關鍵階段,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不斷提升,但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絕不可能一帆風順,面臨重重挑戰。中國經濟發展雖然承受很大壓力,但我們應以新思維和新方法破解難題。
中國過去是通過大量引進外資,吸收和消化外來技術來創新,從而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但是,隨著中國技術在很多領域接近發達國家水平,甚至超越發達國家水平,原有創新方法遇到越來越大的阻力。中國要繼續大踏步走向世界,就必須開發新領域和新市場。
中國應積極參與建立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積極參與國際經濟體系治理與改革。通過“一帶一路”可加強地區性經濟合作。在當今世界經濟形勢下,中國需要在中東、中東歐、非洲及周邊國家開拓新的國際市場。盡管有些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購買力較弱,銷售額相對較小,但未來發展潛力巨大,有可能成為未來的新興市場。“一帶一路”可促進沿線國家合作交流,以經促政,減少經濟新規則的負面影響,對發展中國家參與制定世界貿易與經濟新規則具有重大價值。
中國從外部吸收新技術、新經濟資源,以突破低水平均衡的陷阱,這是中國要加入世界秩序的內部動因。它與外部動因一起,推動中國開始現代轉型,加入開放的國際經濟體系。中國經濟規模龐大,只有整體加入國際經濟體系,大規模的經濟優勢才能釋放出來。
“一帶一路”影響范圍觸及歐洲、非洲、東南亞、阿拉伯半島等地區,并向西方進一步擴展,將部分歐洲國家也納入輻射影響范圍之內,形成了一個橫跨亞歐大陸的經濟貿易紐帶。“一帶一路”提供了一個新的發展契機,極大地優化了“一帶一路”沿線經濟發展空間布局,促進了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新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