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動人心:華為奮斗者股權激勵
- 卓雄華 俞桂蓮
- 578字
- 2022-04-18 11:12:39
本章導讀
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的皮糙肉厚,自古英雄多磨難。
——華為
沒有資金、沒有資源、沒有背景、沒有技術,短短30余年,從啟動資金1.6萬元發(fā)展到年銷售收入近萬億元,華為在強手如林的行業(yè)中,從一個小作坊成長為世界500強,成長為世界電信行業(yè)的領頭羊。如圖1-1所示,華為的銷售收入從1988年的553萬元到2020年的8 914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42.28%,30余年增長了16萬倍之多。
在很多人眼里,華為似乎一帆風順,然而真相卻是——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時時充滿危機。華為經歷了夾縫求生、壯士斷臂、八年等待、滅頂打擊,每一次都是劫難。一般企業(yè)經歷的,華為已經經歷過;一般企業(yè)沒經歷過的,華為也在經歷。
2018年12月1日,華為副董事長、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在加拿大溫哥華過境轉機時遭到加拿大無端拘押。
美國打壓華為,能否如愿?
任正非和華為,硬扛美國打壓,底氣何在?
這次危機和華為以往經歷過的危機相比,哪個更大?

圖1-1 華為歷年銷售收入增長圖
數(shù)據(jù)來源:1988—2001年數(shù)據(jù)來自華為心聲社區(qū),2002—2020年數(shù)據(jù)來自華為歷年年報。
任正非說:“其實這30余年來華為危機不斷,不是這個危機,就是那個危機,有些危機甚至嚴重到危及企業(yè)的生命。”
華為到底都經歷了哪些危機?又是如何度過的?在危急關頭,華為的股權激勵制度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如何通過股權激勵來應對危機?華為實施股權激勵30余年,經歷了哪幾個階段?在此期間,華為是如何實施股權激勵制度,培育股權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