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出現很多讓人痛心不已的社會新聞:某某高校學生輕生,某某家庭因為投資失敗丈夫自殺、妻子帶著孩子臥軌,等等。
我記得很多年前,第一次去北海道,剛剛買好JR票準備上車的時候,車站的廣播臺通知因為有人跳軌,所以下一班的車會延遲。當時那個新札幌站的燈光也不算亮堂,在那個氣氛的烘托下,年紀尚小的我被嚇呆了。廣播說的也不是英文,我是用翻譯軟件勉強轉譯過來的,并四處觀望了一下身邊的人,沒有任何一個人的臉上顯露出跟我一樣的驚訝和恐懼。
幾年以后,讀了太宰治的小說并泛泛地了解了一些日本文學,我才深深地感受到了那些新聞里說的“低欲時代”年輕人的狀態:對生活,深深地失望。
因為身邊也有過一些因為經歷了挫折對生活喪失信心的朋友,我曾經有段時間拼命地看self help一類的書籍去尋找答案。
某日下午,我坐在露天的咖啡廳,陽光非常刺眼地曬到了我的書上,就在我伸手掏太陽鏡的時候,不小心碰倒了咖啡杯。就在那一瞬間,我火速扶住了杯子,才沒讓半杯沒有喝完的冰鎮冷萃突發性地潑在我的電腦上。
我經歷過幾次把飲料灑在了電腦上的情況,每次都導致了重重的麻煩,弄得整個人焦慮不堪。這一次接住了咖啡杯之后,我急促的心還停留在那一場小驚嚇中,我的手依然緊緊地握著杯子,此時太陽已經照在了我的電腦屏幕和書本的背面——自救,Self Help。
我突然開朗了。
這里面的關鍵是什么,是自己。其他人看再多的書,再想去開導你,都只能幫助你一星半點,因為這不是你主動想要的,沒有源自你內心的內驅力。在前一瞬間,如果我沒能及時地伸出手抓穩杯子,那么后面將要面臨的事情,也同樣需要我自己去面對。
于是,我抓起電話打給了前一天晚上和我聊到午夜,在電話另一端聲嘶力竭痛哭的朋友。我告訴他,這一切,都需要他自己走出。但顯然,我個人的開解與疏導沒能幫到他,他在電話的那一頭,十分淡然冷漠地說了一句:“下輩子,還是做貓吧。”
也不知道是不是看太宰治的作品看多了,我一下想起了那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還有前些日子在網上看到的新聞,那個在實驗室結束自己25歲生命的研究生在遺書中寫道:“讓我下輩子變成某間貓咖里的一只貓吧。”
我再次陷入了“挽救未果的旋渦”,久久不能自拔。
如果,此時此刻的你,也是對生活失去了信心,覺得萬分難過,想自暴自棄的話。請你繼續聽我說下去。
再來講一個故事。我有個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那時候他在我眼里一直是一個紈绔子弟,每周換著不同款的限量版喬丹籃球鞋,很少吃學校食堂,總是喊大家出去開小灶。他早早地戀愛,去追求隔壁班的女生,毫不顧忌學校規矩,買首飾當眾送給女孩子。
后來我出國上學,大家慢慢地少了聯系。“非典”的時候,聽說他家里的外貿事業受了重創,他父親因此欠下許多債務,房子和公司的貨船都抵押了還是不夠,于是父親跑到黎巴嫩、伊朗開中餐廳。而我的這個朋友在澳大利亞被迫退學,連房租都交不起。
家庭變故發生的時候,他還不到20歲。前幾年,我在北京見到他,他已經是一家企業的高管。他結了婚,還有兩個可愛的寶寶。我非常驚詫于他的成熟與變化,寒暄之余他也聊了些這些年他的經歷與體會:
他睡過公園里的躺椅,瑟縮到清晨被醉酒的流浪漢趕走。
他吃過麥當勞里陌生人剩下沒有被收走的薯條。
他本來就不多的積蓄,被當時的同居女友取出,然后這個“此生摯愛的女人”電話關機,人消失。
他的家曾經是洋房、有地庫,客廳的魚缸甚至比公園的硬板凳都長,還有一條當年很流行養的銀龍魚。
他回到北京的第一年,和媽媽住在居民樓小區的地下室。
我忍不住問他:“你這些年是怎么過來的?”
他的一句話,讓我雙眸瞬間浸濕,充滿了力量。他說:“不怕你笑話,我就是覺得,總會有翻身的希望。不能比這再差了。”
對,“不能比這再差了”。這聽起來好像并不是一句鼓舞人心的話,但是在你人生低迷到谷底的節點,這樣告訴自己吧。
相較之那些因為挫折而一敗涂地,人生一盤散沙的人來說,那些受到重創之后爬起來的人們,他們擁有的,就是來自自己的希望。
一切皆有可能的希望
這個希望,并不是給未來畫下的美麗藍圖,而是告訴自己,我們身處井底。而外面,就是更廣博的世界,更多的可能在等待著我們。
此刻要做的,不是安慰自己一句虛無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然后再次環顧周遭,又一次被現實壓垮就地躺下。而是知道一切不會好起來,想想下一步我該怎么辦。
谷底的選擇
看看此刻,你具備什么選擇?
不要把選擇無限放大,架得太高太遠。把它們拆分出來,越小越好,越細致越好。
找不到工作是吧?你的簡歷準備好了嗎?有沒有英文版的CV[1]?有沒有練習過面試技巧?考慮過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是什么嗎?你身邊有什么有限資源,可以幫到你的?
不要著急說“我沒有,我做不到”。作為一個成年人,我相信多多少少你都會有自己的資源。這里的資源并不僅限于人際關系,比如你打字快,或者你體能好,甚至對孩子有耐心,等等,這些屬于你的,都可以稱為你的資源。
將資源整合、重組,排列出不同的選項,讓它們成為你身處谷底時的多項選擇。
做貓也好,但你先把此刻活好
也許你會說,我現在就是很失望,我什么都不想做。你想下輩子做貓的話,這是你對下輩子的期望與選擇,但是畢竟下輩子還沒有到來,此刻,你要看看怎么把這輩子活完。
我們依然肩負著需要調整的生活。首先,關注一下你的生理與心理健康:
-你是否保持著良好的睡眠?
-你是否能夠做到健康飲食?
-你有沒有持續性的運動習慣?
-你是否會長時間地使用電子產品?
-你有沒有產生對藥物或者酒精的依賴?
如果暫時想不到做些什么能改善現在的窘境,那么第一步就是先改善自己的健康。唯有保持健康的體魄,未來的路上我們才能有更多的力氣去環顧四周,看到生活賜予你的美好。
注釋
[1]CV:Curriculum Vitae,履歷,一種詳細總結工作經歷的方式,在歐洲廣泛應用,在美國的學術機構、教育部門、科研行業的求職者也需提供這種履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