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法則

叢林法則是指自然界里生物學方面的物競天擇、優勝劣汰、弱肉強食的規律法則。

自然界中的資源有限,只有強者才能獲得最多。

大到國家間、政權間的競爭,小到企業間、人與人之間的競爭,都要遵循叢林法則。

至于競爭結果,那就看各自的實力、智慧、手段和改造或適應世界的能力了。

在非洲大草原上,雖說動物的種類繁多,但只有兩大類,一類是食草的,一類是食肉的。

食肉動物處于食物鏈的頂端,食草動物處于中間。

這兩種動物哪一種過的更安逸更舒適呢?

顯然是食肉動物。

獅子在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里,都在睡覺休息,用于捕獵的時間很少,因為肉類的營養豐富,熱量高,吃一頓能頂好幾天。

而那些食草動物,特別是那些體型大一些的,則是一天中大部分時間都在進食,否則就滿足不了身體的需要。

食草動物辛辛苦苦吃了半天,好不容易長了一點肉,最后還是成了獅子、獵豹、鬣狗的盤中餐。

這就是叢林法則中最基本的一點:弱肉強食。

但在食肉動物之間還有另外一套規則,就是劃分勢力范圍,依體型的大小、在群體中的地位來決定進食的順序。

在食肉動物之間為爭奪勢力范圍,為消滅潛在的對手,為提升自己在群體中的地位進而獲得優先進食的權力也會發生爭斗。

獅子再強壯,它也不會去主動攻擊鬣狗,除非鬣狗對它產生了重大威脅。

因為鬣狗也有尖銳的爪子,鋒利的犬齒,它有自衛的能力,如果為了解決一頓午飯而冒受傷的危險,成本就太高了。

一棵偉岸的大樹,長在叢林中。

它的頂端極力向上,以尋求最多的陽光雨露;它粗大的的枝干盡可能地占領著空間,以呼吸最新鮮的空氣;它的根系極盡繁茂,以汲取大地最多的精華。

然而,在大樹旁邊,幾棵瘦弱的小樹卻在生存的邊緣掙扎,它們枝干細脆,葉片已接近枯黃。

小樹憤怒地盯著大樹:“你已經足夠強大了,為什么還要限制我的生長?”

大樹漠然地看了它一眼,冷淡地說:“對于我來說,你的生長永遠是個威脅。”

這就是叢林法則,弱肉強食是它最典型的特征。

自然界中存在叢林法則是必然的。

因為,整個自然界的生存資源在總數上是有限的。

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自然就會出現有我沒你、有你沒我的競爭。

實力不夠的生物只好被淘汰,成為食物鏈上一級生物的口中餐。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淤泥”就是對這一現象最通俗的描述。

人類社會也是如此,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只有國富兵強的強大國家,才有資格逐鹿中原,爭奪天子寶座。

狼吃羊,天經地義!

強者吃掉弱者,天經地義。

落后就要挨打!

弱國無外交!

可愛的小兔子有什么罪?怎么就被狐貍吃了呢?

可愛的小肥羊有什么罪?怎么就被狼吃了呢?

弱小,就是天下最大的原罪!

冕旒,中國古代漢族朝代禮冠之一種。相傳,冕制起于黃帝,至周代時始完備。

古時帝王、諸侯、卿大夫參加盛大祭祀所服,冕旒為禮冠中最貴重者。

旒就是用五彩的繅(絲繩)12根,每旒貫12塊五彩玉,按朱、白、蒼、黃、玄的順次排列,每塊玉相間距離各1寸,每旒長12寸。

漢代冕服的垂旒卻不限于五色,根據后漢書·輿服制的記載,十二旒為白玉串珠。

冕冠的旒數按典禮輕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區別,按典禮輕重來分,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袞冕用12旒;

天子享先公服冕用9旒,每旒貫玉9顆;

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貫玉7顆。

天子,諸侯,卿,大夫,士。

帝王戴的冕冠,其頂端有一塊長形冕板,叫“延”。

延通常是前圓后方,用以象征天圓地方。

延的前后檐,垂有若干串珠玉,以彩線穿組,名曰:“冕旒”。

冕旒的多少和質料的差異,是區分貴賤尊卑的標志。

據說,置旒的目的是為了“蔽明”,意思是王者視事觀物,不可“察察為明”,也就是說,一個身為領袖的人,必須洞察大體而能包容細小的瑕疵。

由甲骨文記載可知天子的概念在商代已經存在。

在那時天子是上天任命的共主這一觀念已經盛行,商王因“受天命而立”,被稱為上天之子。

這些天意經由「卜」顯示出來。

當時的人們認為,只有圣賢或巫祝可以依據卜而知天意。

天子的概念至周朝時已經穩固。

在傳世文獻中,這一稱謂最初可見于《周天子書》,該書記載了西周時期多位君主的言行與事跡。

《詩經·大雅·江漢》:“江漢之滸,王命召虎:式辟四方,徹我疆土。匪疚匪棘,王國來極。于疆于理,至于南海。王命召虎:來旬來宣。文武受命,召公維翰。無曰予小子,召公是似。肇敏戎公,用錫爾祉。釐爾圭瓚,秬鬯一卣。告于文人,錫山土田。于周受命,自召祖命,虎拜稽首:天子萬年。虎拜稽首,對揚王休。作召公考:天子萬壽。明明天子,令聞不已。矢其文德,洽此四國。”

禹,姒姓,夏后氏,上古時期夏后氏部落首領、夏朝開國君王,歷史治水名人,史稱大禹。

作為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后人稱為夏禹,成為與伏羲、黃帝比肩的賢圣帝王。

最卓著的功績,就是歷來被傳頌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劃定九州,建立夏王朝。

傳說,禹為顓頊六世孫。

……

少昊氏,號“金天氏”、“窮桑氏”或“朱宣氏”,生于窮桑,和太昊伏羲一樣同為上古時期東夷族的祖先和首領,因修太昊之法,故后人尊稱他為少昊氏。

少昊氏是東夷部族聯盟的首領。

少昊部族內有20多個以鳥為名的部落,如鳳鳥氏、玄鳥氏、伯趙氏、青鳥氏、丹鳥氏、祝鴻氏、鸤鳩氏、鶻鳩氏、爽鳩氏等等。

在少昊誕生的時候,天空有五只鳳凰,顏色各異,是按五方的顏色紅、黃、青、白、玄而生成的,飛落在少昊氏的院里。

東夷在考古上是指距今8300年前的后李文化起,歷經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岳石文化的承載者。

稱呼上是對黃河流域下游太昊伏羲氏后裔風夷畎夷陽夷和少昊后裔鳥夷白夷等夷人方國的總稱,或是對東方各民族的泛稱。

“東有九夷:一玄菟、二樂浪、三高驪、四滿飾、五鳧更、六索家、七東屠、八倭人、九天鄙。”

“夷有九種,曰畎夷、于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

……

顓頊輔佐少昊有功,封地在高陽,故號高陽氏。

少昊死后,顓頊氏打敗爭奪帝位的共工氏,成為新一任的東夷部落聯盟首領。

“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所謂高陽,即高高在上的太陽。

中國古代的歷法中,有一種叫顓頊歷。

其實顓頊是太陽神,顓頊歷即太陽歷。

在文獻記載中,東夷集團的先祖太昊、少昊等人,都以太陽鳥為圖騰。

共工是水神,更確切地說是雷神,雷神管雨,故雷神往往與水神混為一體。

與雷神爭斗的,也就是他的對立者,便是太陽神。

也只有太陽神與水神之間的戰斗,才能打得天下崩潰,星辰錯位。

顓頊即位,共工氏集合心懷不滿的天神們,共同反對顓頊政權。

反叛的諸神推選共工為盟主,組建成一支聯盟軍隊。

顓頊聞變,一面點燃七十二座烽火臺,召四方諸侯疾速支援;一面點齊護衛京畿的兵馬,親自掛帥,前去迎戰。

一場酷烈的戰斗展開了,幾個來回過去,顓頊的部眾越殺越多。

人形虎尾的泰逢駕萬道祥光由和山趕至。

龍頭人身的計蒙挾疾風驟雨由光山趕至。

長著兩個蜂窩腦袋的驕蟲領毒蜂毒蝎由平逢山趕至……

據《左傳》文公十八年記載,顓頊由“倉舒、隤敳、梼戭、大臨、龍降、庭堅、仲容、叔達”8個族群組成。

據說顓頊在位78年,活到98歲逝世,葬于濮陽。

而春秋戰國時期的楚王為其后裔。

顓頊死后,時年30歲的姬俊繼承帝位,成為天下共主,以亳為都城,以木德為帝,號高辛氏,改元為帝嚳元年,深受百姓愛戴,享壽100歲。

帝嚳是帝嚳部落的首領稱號。

帝嚳部落是夷人的一個分支,與顓頊部落有近親關系。

由于古代神話世代口口相傳的特征,加上民族遷徙、社會變遷、文化發展,中國古代神話也隨時代而流變。

神話流變是以民族意志和王權政治需要為前提的,有的人被逐出神壇,故帝俊被后世遺忘;有的人被創造出來,故帝嚳躋身于五帝之列。

傳說帝嚳以前,人們雖有一年四季的概念,但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從事農業畜牧沒有一個科學的時辰順序,嚴重制約了農業發展和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

因此,帝嚳命令科學家探索自然天象,物候變化的規律,劃分四時節令,指導人們按照節令從事農畜活動,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帝嚳以仁愛治國,生活儉樸;他平常神色莊重靜穆,品德崇高如山。

他廣施恩惠、仁愛,講究信譽。他了解民間的疾苦,對天下人都一律平等。

他絕不違背自然規律,又恭敬地祭祀天地鬼神,祈求神靈降福萬民。

由于他德行崇高,因此深受百姓的愛戴。

在他的治理下,社會富足,人民安居樂業。

帝嚳亦能知人善任。

大羿的射箭技術,天下無雙,帝嚳選拔他擔任射官,賜給他彤弓和蒿矢。

大羿也不負帝嚳深望,當白難反叛時,他一舉將其平定。

咸黑、柞卜長于音樂和制作樂器,帝嚳命他們為樂官,終于創作出《九韶》之樂和鼙鼓、笭、管、塤、簾等新樂器。

帝嚳非常喜愛音樂,他叫樂師咸黑等人制作了九韶、六列、六英等歌曲,又命樂工作鼙鼓、鐘、磐等樂器,讓64名舞女,穿著五彩衣裳,隨歌跳舞。

在音樂起鳴之后,鳳凰、大翟等名貴仙鳥也都云集殿堂,翩躚起舞。

帝嚳死后,堯即位,堯老了之后,舜即位,舜死后,禹即位。

禹的父親是鯀,鯀是舜的大臣,鯀治水不力,被流放。

……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昔三后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雜申椒與菌桂兮,豈惟紉夫蕙茝!

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紂之昌披兮,夫唯捷徑以窘步。

惟夫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豈余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讒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為正兮,夫惟靈修之故也。曰黃昏以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初既與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難夫離別兮,傷靈修之數化。

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

冀枝葉之峻茂兮,愿俟時乎吾將刈。雖萎絕其亦何傷兮,哀眾芳之蕪穢。

眾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羌內恕己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

忽馳騖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老冉冉其將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茍余情其信姱以練要兮,長顑頷亦何傷。

掔木根以結茞兮,貫薜荔之落蕊。矯菌桂以紉蕙兮,索胡繩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雖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遺則。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矩而改錯。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

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

回朕車以復路兮,及行迷之未遠。

步余馬于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

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其猶未虧。

忽反顧以游目兮,將往觀乎四荒。

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

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

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

……

隋朝是個軍事經濟實力空前強大的王朝。

無論是人口、財富還是兵力,都居于當時世界之冠。

同時,無論是隋文帝還是隋煬帝,都熱衷于開疆拓土,擴大版圖。

與中原相比,林邑國受印度影響更大,崇尚婆羅門教,無論是建筑還是民俗都與中國迥異。

由于林邑海上貿易發達,因此國中的香料、象牙和黃金堆積成山。

早在隋文帝執政時期,便有大臣建議攻打林邑,搶走該國的金銀財寶。

隋文帝是個明君,不同意,他說:你這樣做和強盜土匪有什么區別?

隋文帝死后,他的兒子楊廣即位。

隋朝將領劉方剛剛平定了交趾郡的叛亂。

閑的無聊的隋煬帝立即任命劉方為行軍總管,負責進攻林邑。

隨即,劉方征集欽州的一萬名士兵,乘坐海船,浩浩蕩蕩地向林邑前進。

憑借地理優勢,林邑國的軍隊拼命阻擋隋軍的進攻,但卻輕易地被劉方擊潰。

無奈之下,林邑被迫使出了自己的殺手锏——象兵。

一開始,隋軍士兵沒有見過大象,被嚇得四散奔逃,因此初戰失敗。

劉方見大象笨重,操控不易,于是命士兵到處挖掘陷阱,并用草覆蓋其上。

其后,隋軍引誘林邑人出戰,并偽裝戰敗。

林邑人不知是計,騎著戰象猛追,結果紛紛陷在陷阱里,步履蹣跚。

隨即,劉方命士兵用強弩射擊大象。

由于大象皮厚,因此很難將之射死。

但是大象天生怕痛,在弩箭的射擊下,它們不顧象夫的鞭打,轉身向本方軍隊沖去。

趁著混亂,隋軍跟在大象后面殺入敵陣,并大破敵軍主力,斬首一萬人。

之后,隋軍不斷追擊林邑人,兵鋒越過了東漢伏波將軍馬援所立的銅柱,向林邑的首都逼近。

八日后,隋軍兵不血刃地攻破了林邑都城,林邑國的國王被迫逃亡海上。

進入林邑國,隋軍被該國的富裕所震驚,香料、金銀堆積成山。

在他們的廟宇里,還供奉著18尊佛像,皆由純金鑄成。

因此,劉方命人熔化了佛像,將之帶走。

由于林邑地處偏遠,氣候炎熱,疫病流行,隋軍因病而死的,就占總數的一半。

劉方明白,此地難以久留,搶一把就走吧!

于是,劉方在刻石紀功后,便滿載戰利品,帶著軍隊回國了。

撤軍前,劉方還不忘在林邑都城放一把火。

在劉方看來,自己奪取無數珍寶,隋煬帝一定會龍顏大悅,給他加官進爵。

但是天有不測風云,劉方在半路上染了瘟疫,沒挺住,死了。

……

我們確實打了敗仗,我們已經被敵人陸、空軍的機械化部隊所困。

我們之所以落敗,不僅僅是因為德軍的人數眾多,更重要的是他們的飛機、坦克和大炮。

敵人的飛機、坦克和大炮使我們的將領驚慌失措,亂了陣腳。

……

夜晚下了一場暴雨,第二天,太陽升起的時候,風住雨停了。

大家驚訝的發現,大樹的樹干被折斷了,龐大的身軀凌亂地躺在地上,而它旁邊的小草卻安然無恙地站在那兒。

大樹奇怪地問小草:“這么大的風你怎么會沒事?我如此強大都不能幸免于難,而弱小的你卻能逃過一劫。”

小草說:“正是你的高大招致了你的毀滅,難道你忘了‘樹大招風’、‘木秀于林風必摧之’的古訓了嗎?”

公雞在蟲子面前是強者,狐貍在公雞面前是強者,狼在狐貍面前是強者,狼在老虎面前又成了弱者,老虎在大象面前又成了弱者,大象在霸王龍面前又成了弱者。

強弱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世人都羨慕不平凡的生活,都想體驗精彩刺激的人生,然而精彩刺激就意味著危險,意味著死亡如風,常伴我身。

自由潛水,刺激嗎?

深海里面,五顏六色的魚,血紅色的海底珊瑚,巨大的海龜,劇毒的海蛇,兇猛的金槍魚,威武的蝠鲼,潔白無瑕的珍珠,百年不遇的巨大貝殼,危險的水母。

獨自一人沉眠于海中,水底漩渦,暗流,暗礁,極少數會主動攻擊人類的鯊魚,咬一口嘗嘗是什么味道,好吃就多吃點,不好吃就不吃了。

人類的生命,極其孱弱,刀子輕輕的一割喉嚨,掛了,子彈穿過心臟,又掛了。

掉進水里,會被淹死,掉進火里,會被燒死,掉進土里,會被憋死。

掉進風里,會跟著龍卷風體驗人生,和太陽肩并肩。

最終風停了,你再來一個自由落體,千米高空,一躍而下。

轟隆一聲,你沒了,地上多出來一個大坑。

……

地震,火山噴發,巖漿,海嘯,洪水,這些都是司空見慣的天災,就不再廢話了,今天主要想說一下龍卷風。

2010年,8月24日,巴西圣保羅市一處火點刮起了龍卷風,形成了罕見的火焰龍卷風。

龍卷風夾起火焰高達數米,像一條巨大的火龍旋轉前進。

這條“火龍風”于24日被拍攝到。

“火龍”在燃燒的田野上飛舞高約數米高,阻斷了一條公路。

為了熄滅這條“火龍”,當地出動了直升機。

出現“火龍風”的地區已經有3個月沒有下雨。

異常干旱的天氣和強勁的風勢助長了此處的火勢。

巴西全球電視臺報道稱,圣保羅地區的空氣干燥程度已趕上了撒哈拉沙漠。

2020年6月17日,泰國,春武里府,海面出現“龍吸水”奇觀。

“龍吸水”是發生在海面的龍卷風。

當時該地區突下大雨,并在海面形成龍卷風。

巨大的龍卷風引起人們恐慌,但并未造成人員傷亡。

“龍吸水”上端與雷雨云相接,下端直接延伸到水面。

它一邊旋轉、一邊移動,能把海上船只和海水吸入空中。

……

龍卷風等級劃分

EF0級:風速在65-85英里每小時,雖然較弱,但還是足以把樹枝吹斷,把較輕的碎片卷起來擊碎玻璃,一些煙囪會被吹斷。

EF1級:風速在86-110英里每小時,它可以把屋頂吹走,把活動板房給吹翻,一些較輕的汽車會被吹翻或刮離路面。

EF2級:風速在111-135英里每小時,它可以把沉重的甘草包吹出去幾百米遠,把一棵大樹連根拔起,貨車可以刮離路面。

EF3級:風速在136-165英里每小時,它可以把一輛較重汽車吹翻,樹木被吹離地面,房屋一大半被毀,火車脫離軌道。

EF4級:風速在166-200英里每小時,它可以把一輛汽車刮飛,把一幢牢固的房屋夷為平地,樹木被刮到幾百米高空。

EF5級風速:超過200英里每小時,房屋完全吹毀,汽車完全刮飛,路面上的瀝青也會被刮走,貨車、火車、列車全部脫離地面。

根據物理和氣象學推算,龍卷風沒有EF6級。

歐洲平均觀測到的龍卷風大約有330個/年,其中陸龍卷170個,水龍卷160個。

歐洲龍卷風多發生于英國、德國、法國和西班牙。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源县| 龙井市| 北安市| 广西| 宁阳县| 高安市| 皋兰县| 新绛县| 黄浦区| 乐昌市| 色达县| 永城市| 丘北县| 墨脱县| 天水市| 贺州市| 邯郸县| 和林格尔县| 米林县| 会理县| 汾阳市| 怀安县| 栾城县| 长顺县| 德兴市| 隆林| 南雄市| 容城县| 凤凰县| 秀山| 诏安县| 从江县| 盖州市| 蒙阴县| 乐东| 新干县| 翁源县| 昔阳县| 进贤县| 格尔木市| 浏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