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期的挑戰:寫給家長與老師的青少年教育指南
- 壹心理編著
- 1204字
- 2022-04-12 17:40:59
第三節 怎樣提升青少年的人際交往能力
人際交往能力是與學習能力同等重要的一種能力,因此,學校不僅僅是學習知識的場所,也是讓孩子鍛煉人際交往能力的空間。大家去觀察一下,如果一個孩子三四個月沒有去學校、沒有同伴關系,那么這個孩子會產生一些變化,比如變得不愛講話、喜歡待在家里。
那么,怎么提升青少年的人際交往能力呢?
第一,讓他們觀察、接觸善于進行人際交往的人是如何交朋友的,讓他們有一個模仿對象。這一點對初中生來說尤為重要,因為到了高中之后,學生的性格已經基本穩定,如果不太善于交朋友,高中時再去改善的可能性就比較小了。但孩子初中時是可塑性非常強的階段。
比如孩子剛進入初中的時候,家長和老師可以引導孩子去觀察初三的孩子是怎樣在學校中活動的。比如在歡迎儀式中觀察那些學姐、學長是怎樣迎接學弟、學妹的。
第二,幫助青少年了解人際交往能力強的孩子有什么特征。老師可以鼓勵他們去觀察班級里那些人際交往能力強的人有什么特點。喜歡幫助別人、比較大氣、不拘小節、不愛猜忌、不隨便評價別人、不害怕別人的評價、比較勇敢,等等,這些是其共同特征。
對老師和家長來說,發現孩子身上有一些有助于提升人際交往能力的品質時,比如,當一個孩子開始主動承擔一些勞動、主動為同學服務時,我們可以提供正向反饋。在這里,我們要明確反饋和表揚的不同。
表揚類似于說:“李小梅,你是一個好孩子,你是一個好學生,其他學生應該向你學習。”這其實是對個人的表揚,是比較寬泛、抽象的。正向反饋可以說:“李小梅愿意承擔這些公共事務,她非常主動。”也就是說,反饋是非常具體、細致的,是對一個孩子具體做了什么事、這件事是什么性質做詳細的回應。對處在懵懂階段的青少年來說,正向反饋可以讓他們明白,“原來我這樣做就是一種主動的表現”,那么他就知道該如何表現了。
善于交朋友的青少年還有一個特點是樂于分享。這里的分享不單單指物質上的分享,更多時候是指知識和興趣的分享。我用自己的技能幫助同學,或者我們組成一個小組來共同學習;出去旅行時的見聞,可以講給別人聽。在分享的過程中,這些孩子很容易交到朋友。
善于交朋友的青少年還有一個特征是熱情。在這里,我們要區分一下熱情和外向。我們知道,雖然熱情很重要,但并不是每一個青少年都熱情,內向的青少年可能表現得沒那么熱情,但這不意味著他們交不到朋友,也不意味著他們不善于交朋友。所以,我們可以鼓勵孩子熱情,但不要說“內向是不好的”。
我們可以對孩子說:“有的孩子外向,有的孩子內向,這就像自然界中的花一樣,有的花開得比較鮮艷,有的花開得比較淡雅,但是這些花都很好。牡丹有牡丹的特色,茉莉有茉莉的美感,即便你是一個內向的學生,如果你能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你很愿意分享、很愿意幫助別人、非常和善、性格溫和,這也是很好的。”
作為老師或家長,我們要學會觀察每個孩子身上不同的特征,鼓勵他們發展一些有利于交朋友的技能,引導他們觀察那些人際交往能力強的人并向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