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隆中

在南陽郡的鄧縣外,有一處地方,號為隆中。

隆中雖位于南陽郡中的鄧縣境內,但其距離襄陽城并不太遠,總共不過數十里而已。

在數年以前,此處在南陽郡中還是一處名不見經傳的地方。

但正如荊州牧長子劉琦所稱贊的那般,“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建安以來,此處地方漸漸為眾人所知。

及至今時,不止隆中附近的南郡與南陽郡,就連遠在南方的荊南四郡中,亦有不有士人知道此處地方。

并且時人將隆中一地與襄陽城外的鹿門山并稱,稱為荊州兩大隱才之地。

而這一切,全因在建安二年,隆中一地住進了一戶人家,

這戶人家的主人姓諸葛諱亮,字孔明。

乃是建安以來在荊州八郡聲名鵲起的青年才俊中的佼佼者,被荊州大賢龐德公號為“臥龍。”

因此隆中一地亦被時人美稱為“臥龍榻”。

隆中與鹿門山相比不同的是,隆中不是一座山,正所謂隆中者,空中也,行其上空空然有聲。

隆中其實是一處山谷,隱于鄧縣外的西山環拱之中。

正因為是山谷,所以隆中此地雖比龐德公所居住的鹿門山少了幾分飄逸淡渺,但卻比鹿門山多了幾分清幽寧靜。

在這處僻靜的山谷深處,依次矗立著幾座房屋,這幾座房屋青磚素瓦,花草為飾,

雖然這幾座房屋不如劉琦居住的州牧府富麗堂皇,但往遠處望之,卻因為暗合自然之美的緣故,看久了令人覺得心曠神怡,神清氣爽。

而現在在居中的那處房屋內,正面對面盤腿跪坐著兩位士子打扮的年輕人。

時值寒冬,為了御寒,屋內正中正擺放著一處大型炭爐。

爐內的火焰正熊熊燃燒著,爐內木柴與木炭燃燒所發出的“啪啪”聲,此刻成為了屋內唯一存在的聲響。

面北而坐的是一位年輕稍長的士子,他腰佩長劍,雖然相貌不如對面那位年輕士子俊秀,但因為佩劍緣故,卻比其多了幾分英氣。

在長時間的沉默后,這位英氣的佩劍士子似乎再也接受不了這種氣氛,主動開口打破寧靜朗朗道,

“方今天下豪杰并起,吾子資才,尤宜今日。

吾本楚國長胤,今受君父所命,出鎮長沙。

長沙多事,外有孫敵,內有宗寇。

吾乃斗肖之才,受命之日,心中憂嘆,恐上負君父所托,下弊庶民生計。

古之賢者有言,欲治一地,必先求賢,吾與足下相交數年,深知足下之能。

為己身計,為荊州計,吾遂敬請足下不念撥冗之勞,前來助我。

我竊思之,足下應急迎妻子,無事滯于隆中。

今吾統兵撫民,即往長沙,長沙富庶,若善撫局勢,當有大為之機,時不可失,望足下速之。”

這位英氣士子一開口說的不是別的,卻是將他今日所收到的一封信的內容給念了出來。

而這封信正是其好友劉琦寫給他的。

這位英氣士子不是旁人,正是當今荊州頗負盛名的徐庶徐元直。

徐庶在念完劉琦給他寫的信的內容后,一雙睿智的眼睛看向對面的好友,想看看他的反應。

但對面那位年輕士子,臉上的神情卻一如既往的淡然,好似全然沒聽到徐庶念得那封信的內容一般。

在徐庶與其對視一會后,最后還是徐庶沉不住氣,主動沉聲問對面的好友道,“今公瑋來信相召吾前去助他,不知孔明意下如何。”

孔明乃是徐庶對面這位好友的字,而徐庶對面的那位年輕士子,正是如今荊州與“南士冠冕”龐統齊名的大才諸葛亮。

諸葛亮身長八尺,美姿顏,其雖未著華貴服飾,但素服黑幘的他只是安然跪坐在那里,就給人一種溫潤如玉的氣質。

君子如玉。

諸葛亮在聽到徐庶的問話后,淡淡一笑,他拂袖端起身側爐上已經溫好的酒,為對面的徐庶緩緩斟上,

隨后用淳厚的嗓音回答道,“元直有大才,今得公瑋看重,相召為僚屬,這是一樁美事矣,依亮觀之,元直可速往,以免公瑋相思過甚。”

面對諸葛亮的回答,徐庶的眉頭有些皺了起來。

若單單是只問自己是否應該去,他自己就有決斷,今日自己又何必來到諸葛亮家中。

自己當著他面,將劉琦寫給他的信的內容念出來,這么做的目的只是,他想看看諸葛亮是否也有意出仕而已。

徐庶豫州潁川人,本乃游俠,中平年間,曾經為友人報仇而差點身死。

經那一事后,徐庶就洗心革面,遂棄其刀戟,更疏巾單衣,折節學問。

雖然經過多年的靜心學習,令其的才識大大增加,但他因為早年游俠的生活,性格不似一般士人那般中庸,而是直爽氣壯之輩。

心直口快的徐庶這時也懶得和諸葛亮打啞謎,他直接脫口問諸葛亮道,“孔明乃大才,不會不知我今日登門拜訪所為何事。”

“公瑋與吾等相交相知,正如其信中所言,其頗知我,我亦知其,他既已來信邀我前去相助,他深知孔明你的才能,又豈會不寫信邀請你乎。”

“公瑋雖自幼學儒,但實乃心性堅韌之輩,今其不得已外鎮長沙,足以證明他所受逼迫之深重。

值此時,好友有難,孔明難道不愿出山襄助嗎?”

徐庶說完后,眼神灼灼的看向諸葛亮。

關于劉琦的邀請,徐庶心中已經決意答應了。

游俠出身的他,不會坐視好友有難而不顧,再加上他已年近三旬,心中也早有出仕之意。

只是在臨走前,他還想為他的好友劉琦把諸葛亮也帶走。

面對徐庶灼熱的目光,諸葛亮沉思了一會言道,“元直你之才干,治千里地尚且措措有余,況一縣百里地乎?

有元直你襄助,公瑋定可轉危為安,吾是否出山已不重要也。”

諸葛亮言語之間并沒有否認劉琦也給他寫信的事,但他說的話已經委婉的表明,他現今是不會出仕的。

但是徐庶卻不死心。

徐庶問諸葛亮道,“公瑋是何血統。”

諸葛亮不假思索地答道,“高祖苗裔,漢室宗親。”

劉琦的血統可不像劉備那么難以考證,劉琦是前漢魯恭王劉余之后,這一脈傳承清晰明了,可是世人公證的。

徐庶再問諸葛亮道,“孔明觀公瑋如何。”

“天資仁敏,愛德下士。”

劉琦與諸葛亮成為好友已有數年之久,諸葛亮對其可謂是十分了解。

徐庶三問諸葛亮道,“荊州一地如何。”

關于這點,雖一直隱居,但其實心系天下大事的諸葛亮,心中早有一番論斷。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又兼財貨豐厚,士卒善戰,乃帝業之資也。”

徐庶看諸葛亮的三個回答都令自己深有同感,他臉上不禁露出笑容,但他三問的目的可不是僅僅是與諸葛亮探討這么簡單。

在三問三答之后,徐庶終于圖窮匕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潞城市| 将乐县| 华安县| 嘉兴市| 遂宁市| 林西县| 柘城县| 盐源县| 大城县| 泸溪县| 康定县| 屯门区| 锡林郭勒盟| 平昌县| 东乡| 河间市| 浮梁县| 温宿县| 鹿泉市| 隆德县| 景东| 庄浪县| 屏边| 北辰区| 连南| 祥云县| 仪陇县| 嘉祥县| 庆安县| 调兵山市| 闸北区| 鄯善县| 察隅县| 祁阳县| 舒兰市| 桂林市| 临安市| 库尔勒市| 长宁区| 永川市| 高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