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做“永遠夠不著肉骨頭”的狗
下棋也好,打仗也好,有一條叫作積小勝為大勝,這里多占一個子,那里搶先一步,最后就造就了勝負的差別。同樣,這里繳一支槍,那里滅幾個敵人,最后使力量消長,強弱易位,形勢變化,勝負大不一樣。當然也有表面上一方屢屢處于弱勢敗勢,而最后反敗為勝的。例如劉邦之對項羽,那是因為表面上的失敗者借失敗而積蓄力量,表面上的勝利者因勝利而昏頭昏腦,愈勝愈驕愈殘暴愈孤家寡人愈剛愎自用,豈有最后不敗之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常常看到最初在起跑線上,人們的差別很微小或者全無差別或者強的顯弱弱的顯強,跑了二十米,已經顯出了快慢的差別,再跑一百米,已經不在一個層次上了,再跑幾百米呢,已經差一圈了。這些都是一步步跑出來顯出來的,功夫在一步步中。意義正是如此。
生活中常常有一些怨天尤人的人,原因之一是他們不明白積小勝為大勝的道理,只想一鳴驚人,不想十年寒窗;只想一獲千金,不想針頭線腦;只想一帆風順,不想披荊斬棘;只想出人頭地,不想埋頭苦干;只想高歌猛進,不想小心謹慎。這樣他所珍視所追求的價值,就永遠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即的縹緲幻夢,成為巴甫洛夫的實驗中的狗的永遠夠不著的肉骨頭(參見拙著長篇小說《活動變人形》)。

人各有志人各有境,應該允許百花齊放與多元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