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崛起于侮辱
這場大佬之爭,來的快結束的也快。
赤縣神州大地上的諸族百氏還沒反應過來發生了什么事,戰爭就宣告了結束。
雙方匆匆鳴金收兵,撤離赤縣神州大地的行為,深深地刺痛了昆侖聯盟的各位大佬們,他們下定決心,放下內部成見,團結起來,一致對外,決不能再讓外族染指或踏入赤縣神州半步。
其實,在那個時代里,面對活不下去的現實,不僅盤古,而且還有混鯤、陸壓、鴻鈞、侏羅、望獲、居方文生等氏族大佬都不約而同地想到了打破舊體創立新制來徹底改變赤縣神州當前混亂局面。
最先有這樣想法的人,是混鯤。
混鯤是一位年少老成且又相當自負。
對上從不巴結,對下也從不交往,是個好靜之人。
他的優點是要么沉默不語,要么語出驚人,思想深隧不可思議。
產生這般想法之際,是在忙著應對與巫族的戰事,一直無暇深慮。
后來,昆侖聯盟正式成立期間,作為蘇魯支那聯盟主要代表,在昆侖大會上發表了自己的想法。
正因為他的宏論,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一席話瞬間喚醒了百氏百族,他們勇敢地走出了永不回頭的探索加實踐之路。
他們與混鯤有一個共同的夢想,希望赤縣神州上林立的群族眾氏能夠放下成見,放下手中的武器,相互依存,互相幫助,共同發展。
如妖族、魔族、越族、伏羲氏、女媧氏、祝融氏、燧人氏、柏皇氏、混沌氏、尊盧氏、中央氏、大庭氏、葛天氏等勢力相當的大群體,包括眾族眼中的巫族,都放下了執念信仰偏見,為和平穩定的赤縣神州而馬放南山,兵器入庫,共同締造偉大的和平時代。
赤縣神州大地百族千氏并立的時代隨著昆侖聯盟正式成立而悄無聲息地趨向統一。
由此可見,已處于多個氏族大融合形態。
在居方文生的走動游說下,渴望和平無爭的諸氏諸族紛紛趕往昆侖墟集結。
改變赤縣神州大地的聯盟大會正式在昆侖的玉京山召開。
昆侖上會議達成了諸多共識,以昆侖山為政治中心,凡是赤縣神州大地上的氏族均可在昆侖山設立辦事處。
氏與族之間雙方達成的共識,可結成聯盟,稱之為部落。
眾氏眾族可自由根據會盟協議所公認的標準,與異氏異族或加入或建立部落關系。
各大氏族根據地域和自身發展戰略規劃,選擇與異氏異族組建了新的部落團隊。
于是昆侖聯盟誕生了一批原始部落。
比如,由越族、天族、東王公氏、西王母氏組成的昆侖部落。
由巫族、龍族,提地族、血氏組成的巫部落。
由支那族、薩滿族、玄門教、赫胥氏、邪馬臺族、野馬族組成的蘇魯支那部落。
由邪靈氏、神氏、鬼氏、不死氏、夜氏、獸氏、翼氏、人氏等組成的魔族。
由青陽氏、窮桑氏、空桑氏、西皇氏、金天氏組成的狐族。
除此,像妖族、伏羲氏、女媧氏、祝融氏、燧明氏、尊盧氏、無懷氏、中央氏、大庭氏等大氏族們獨立自主,自成一體。
諸氏諸族宣讀了聯盟誓言:相互信任、相互依存,團結合作,共同發展。
古中國第一次氏與族的聯盟就在這樣的環境下由此而誕生。
會盟上,還經過商議,設立昆侖山為諸族辦事處。
此辦事處效仿須彌山的辦公模式,各族各氏在此設立辦事部門。
也效仿須彌山建設了五個城。
玉京山為昆侖五城之中心。
為赤縣神州會盟最高理事館。
第一任入主玉京山的便是東道主昆侖部落之主族越族。
望獲順理成章成為了赤縣神州會盟的第一任聯盟長,稱之為尊。
從此,又一個政治活躍中心在昆侖山形成。
昆侖墟由此而產生。
昆侖墟分為一中心五大城三盤十二大區,以六儀,三奇,八門,九星排局。
五城不言即明,一中心則指玉京山。
三盤則指天門地。
天盤設九宮(就是九個區域),門盤設八宮,地盤設八宮。
三盤為軍事重鎮,里面的六儀三奇八門九星皆是各氏兵力所稱。
六儀是戊氏兵力,己氏兵力,庚氏兵力,辛氏兵力,壬氏兵力,癸氏兵力。
他與三奇(乙氏兵力,丙氏兵力,丁氏兵力)共同駐守在天盤。
朝向四方的每一面都開了大門,正門開向東方,名為"開明門"。
門除了正門為開明門外,其余的叫休、生、傷、杜、景、死、驚、開。
由甲子戌申午辰寅己辛駐守。
后世之人根據如此軍事布防創立了赫赫有名的術數奇著《奇門遁甲》。
昆侖山因昆侖墟而被世人所銘記千秋。
昆侖墟的出世已經悄無聲息的改變了當時赤縣神州大地上的格局。
眾觀往后的發展,不論誰成為赤縣神州大地上的雄主,但誰也沒有擺脫的了它所布下的局。
會盟其間,最為出彩的并不是望獲,而是盤古。
可在名氣上,盤古或蘇魯支那部落遠沒有望獲與昆侖部落深得人心。
蘇魯支那聯盟的誕生可以說是悄無聲息的,并沒有吸引眾氏諸族的多大注意,不像在它之后的昆侖聯盟所產生的影響巨大。
如果不是嶺族再次爆發入侵之戰,估計蘇魯支那聯盟成不了昆侖聯盟一員,各大氏族也不可能知道它的存在,更不會存在兩大聯盟生死較量問題。
各大氏族雖然被盤古的一席話也感動的五體投地,卻沒有意識到他的舉足輕重,更對蘇魯支那聯盟這個組織可沒放在眼里,大家都覺得,它只是一個氏族聯盟,無法與昆侖聯盟這樣等級的相提并論。
他們將欽佩的眼光都投向了望獲和居方文生,對盤古的態度只是友好的客氣,盟友之間的禮節性尊重。
當時蘇魯支那部落成員代表們對各大氏族不冷不熱的態度私下里表示了強烈的不愉快,好在陸壓挺身而出,化解了大家的郁悶心情。
大伙一琢磨,也對,與巫族相比,這點不被尊重又能算什么呢?
最難受的還是巫族。
雖然諸大氏族寬宏大量,對巫族的所做所為不計前嫌并且冰釋了前嫌,但在結盟期間,無一族外的態度是冷漠的。
熱熱鬧鬧了一陣子,還真應了天下無不散之宴席,除了東道主們留了下來,各氏各族均回到了自己的管轄,赤縣神州大地上出現了奇跡般的安靜,戰爭似乎瞬間消失,和平也似乎觸手可得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