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昆侖舊史
昆侖山在氏族發展的初期,與赤縣神州大地上的各個氏一樣,也是時常爆發沖突,甚至戰爭。各氏林立,匪幫成群,各路人馬你爭我奪,爭做此地霸王。
比較突出代表有盛極如曇花一現的狐族、不可一世后被西王母所滅的東王公氏、出生出長根深蒂固的天族,源于天族而出的越族,都是古昆侖墟里有名的氏族。
天族在硃愚光時代發展達到了巔峰,用實際行動阻止了嶺族侵略的步伐。硃愚光是昆侖墟西部麻扎人,但他對故鄉的印象并不深刻,反而多有怨恨,做夢都想殺光昆侖墟上的所有人。從心底,他卻感激嶺族,是他們在存亡之際救了他,救了自己的同胞,要不是嶺族在侵入昆侖怕他反水而置他于死地,他也不會背叛嶺族回歸故里。
在他的努力與調控下,昆侖墟的各氏各族紛紛拿出了反抗的勇氣,攜手異氏異族對抗嶺族強大的攻勢。打退了嶺族之后,硃愚光眾望所歸,被大伙推選為諸氏眾族之首,創立了新氏族聯盟團體—天族!
可是硃愚光成勢于其能,敗勢于其性。
他始終放不下過去的舊仇舊怨,假公濟私,將昔日的殺父仇人殺得片甲不留。
這種不顧大局意識的自私行為,最終因小失大,附屬的諸多氏族紛紛離心離德,不愿與之為伍。
當硃愚光快意恩仇過后才猛然發現自己的所做所為是多么地大錯特錯,是多么地愚蠢至極,然而,錯已鑄成,回天乏術更加乏力。他在憂郁中悔恨離開了人世。
偌大的事業卻沒有因他的離開而落下帷幕。
反而丟下了一地雞毛。
耀魄寶只好硬著頭皮替死去的老大收拾起爛攤子。
搞笑的是,明知道這是棘手的事情還有人明爭暗奪,此人便是成天。
成天想做老大不是一天兩天了,硃愚光活著的時候,他就暴露出了司馬昭之心,那時鋒芒不敢多露,尚有幾分忌憚。
這次能壓制他的人沒有了,從不安份的心徹底支配起了肆無忌憚的行為,對耀魄寶指手劃腳,宛若大老粗看窩囊廢越看越不順眼。
雙方矛盾日益激化,劍拔弩張,一觸即發。
果然,雙方再也忍不住,帶領著各自的氏族同胞不顧眾人規勸,干了起來。
這一仗引起了不小的震動,引發了眾叛反應。
燧明祠火一看形勢不愿參與,帶領燧明氏退出了天族聯盟。
伏羲氏老大握登一看燧明氏不愿趟渾水,驚醒夢中人,作為外族,也不好干涉昆侖墟內部氏族內訌之爭,帶著本氏代表們找了個理由,逃似地離開了昆侖地區。
妖族首領東皇天一與制皇上皇德仍然抱著幻想,企圖從中調和恢復從前的大團結。事情的發展趨勢出乎了他們的想象,兩方都是吃了秤砣鐵了心,不去爭個你死我活誓不罷休,哪怕硃愚光復活也阻止不了他們消滅對手的決心。
嶺族一看昆侖墟上打得一片混亂,就想來個乘火打劫,聯盟大軍都集結到了今天的賽圖拉地區,遭到望獲領導的天族聯軍頑強的抵抗。
望獲對嶺族的仇深似海,其祖父輩兄弟九人,均在抵抗嶺族侵略戰中戰死,其父輩二十三人,亦慘死于與達弗拉族爭霸時期,就連他的母親也被達弗拉族殺害。
之后一直被達弗拉族所囚,長至十六歲,身高一米九三,孔武而似有力。
硃愚光打跑達弗拉族清掃戰場之際,釋放了一批囚奴。少年望獲無處投奔,心一橫便加入了硃愚光聯合起來的昆侖聯軍。
他剛毅有謀,骨子里便有種不服輸不信邪的勁頭,與天斗,偏要勝天半子,與人斗,偏要勝人一籌,天若亡他,亦要捅天一破。
就是這般寧死也不服輸的偉猛漢子,在面對著昆侖山地區里的各大氏與族,他毫無畏懼地親率團隊沖鋒陷陣。
在與嶺族廝殺的戰場上,從無名小卒迅速成為一員令對手聞名而喪逃的戰將,之后被硃愚光賞識,賦予兵權,委以重任。
成天與耀魄寶打得難分伯仲時,倆人都派了親信使者跑到賽圖拉試圖拉攏望獲。
起初的望獲也沒有拎得清,準備集結一部分聯軍去充當滅火救援的消防戰士,恰被居方文生及時拉住,一番苦口婆心地分析局勢,這才打消了望獲充當和事佬的想法。
正在居方文生冥思苦想怎么去委婉拒絕來使,嶺族恰到時機送來了“理由”。
望獲當機立斷,先對外再安內,握緊了拳頭,狠狠地朝嶺族腦袋上、身上重重地砸下去。
成天與耀魄寶之間的小斗很快引起了昆侖墟百氏大戰,天族聯盟徹底崩潰,局面再次恢復到了原來林立的狀態。
制皇上皇德悲憤交加,一氣之下出走至赤縣神州常柱山改挽了門庭。
隨著眾人的謝幕,制皇上皇德的退出,昆侖山上的各氏各族再次深受混亂局面的其苦其害,渴望再現一個硃愚光那等偉大人物率領著他們走向和平發展。
望獲第一戰略謀士,親密無間的戰友,其團隊核心高層之一的居方文生就嗅到了契機,第一個力挺望獲假借天族之余威余勢,經過一系列地安內攘外的努力,成功改頭換面,打造了屬于自己的品牌。
望獲審時度勢繼承了硃愚光等前人未竟的事業,建立起了屬于自己的武裝力量,創立了當時人人都可以創建的機構組織,創立了繼天族之后的新氏族聯盟體,也就是我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古越族。
這樣的民間團體,就像今天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開的公司一樣,平凡而又合法。
與現代的公司應運性質一致,缺的不是膽量和勇氣,而是是否具備那生存下去的能力和資本。只要有頑強的抗打耐磨的毅力,就會適者生存,免遭淘汰。
在居方文生,防五等人的輔助下,通過戰爭手段,很快擊敗了昆侖山的甲氏、乙氏、丙氏、丁氏、戊氏、己氏、庚氏、辛氏、壬氏、癸氏、子氏、丑氏、寅氏、卯氏、辰氏、已氏、午氏、未氏、申氏、酉氏、戌氏、亥氏等二十幾個氏并迫使他們歸屬臣服。動亂的昆侖山又迎來了一位影響后世深遠的大人物,他就是被后人稱為獨尊的望獲。新生的越族也終于在逆境中堅持了下來,
古越族就在這樣的環境下應運誕生,經過一系列的吞并戰在古昆侖地區茁壯成長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