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五節 剖宮產術

【分類】

1.子宮下段橫切口剖宮產

在子宮下段下推膀胱并做一橫切口,娩出胎先露部分,此術式的子宮切口局限于子宮下段,不是產后子宮收縮的主要部位,更容易愈合,且術后再次妊娠時子宮切口裂開的風險較小,術后并發癥較少,目前廣為應用。

2.子宮下段縱切口剖宮產

理論上切口選擇在子宮下段,切口裂開的概率很小,但實際上切口常延至宮體,再次妊娠會產生與古典式剖宮產相同的弊端。故而,僅當孕齡小,子宮下段的總寬度減少,不能為胎兒娩出提供足夠大的切口時,選取子宮下段縱切口。

3.古典式剖宮產

在子宮上段做一垂直切口,直接切入子宮的活躍部分,娩出胎兒,應用并不廣泛。適應證:早產孕周小,子宮下段窄、發育較差;子宮下段廣泛致密粘連;植入性或非植入性前置胎盤導致子宮下段巨大血管分布;子宮結構異常,如子宮下段肌瘤等;胎兒橫位已破水;忽略性分娩導致的縮窄環。術后再次妊娠時切口裂開概率增加,故而應避免陰道分娩,二次剖宮產的時間應選在孕38周時。

【指征】

1.胎兒指征

胎心率異常;胎位異常(橫位、額先露、頦后位等);臍帶脫垂;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等;極低體重兒(<1 500g)剖宮產較安全。

2.母體指征

再次剖宮產;骨盆狹窄;梗阻性腫瘤;陰道重建性手術;嚴重內科合并癥(如心肺疾病、血小板減少癥等);兩次以上胎、嬰兒死亡和不良產史。

3.胎兒母體指征

產程進展受阻、胎盤早剝、前置胎盤、前置血管、圍死亡期。

【手術時機】

1.選擇性剖宮產

主要根據胎兒成熟度和胎兒狀態選擇時機,通常在孕38周后進行。

2.緊急剖宮產

重度子癇前期、胎盤早剝、臍帶脫垂、梗阻性分娩、(先兆)子宮破裂、胎兒宮內窘迫等時緊急行剖宮產術。

【并發癥】

1.術中并發癥

(1)出血:如為子宮無張力,可行子宮按摩和藥物治療(縮宮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肌內注射),B-Lynch縫合。前置胎盤/胎盤粘連,刮匙刮除粘連的胎盤,8字縫合創面止血。如無效,可填塞宮紗/球囊止血或行子宮動脈栓塞,如仍無效,必要時行子宮切除術。

(2)子宮切口撕裂:在先露異常/巨大兒或子宮下段較薄時,較易發生切口撕裂,需充分暴露,縫合修復。

(3)泌尿系損傷。

(4)胃腸道損傷。

(5)麻醉并發癥。

2.術后早期并發癥

(1)子宮內膜炎:

子宮或宮旁疼痛、發熱,予廣譜抗生素72小時后90%患者的癥狀可緩解。

(2)傷口感染:

表現為傷口紅斑和壓痛,腹部B超對膿腫的定位有幫助,治療包括廣譜抗生素和傷口護理,必要時清創縫合。

(3)泌尿系感染:

與留置導尿管有關。

(4)血栓栓塞性并發癥:

深靜脈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發生率高于陰道分娩,表現為下肢壓痛、腫脹。

3.術后晚期并發癥

(1)盆腔粘連:可能出現受孕力下降,慢性疼痛綜合征。

(2)再次妊娠時子宮瘢痕可能裂開或出現子宮破裂,需手術修補。

【B-Lynch縫合】

B-Lynch縫合是最常用的子宮壓迫縫合術,是B-Lynch及其同事于1997年首次描述并命名的,通過垂直壓迫橫行進入子宮的血管而達到機械性止血的目的。

1.適應證

主要用于低位橫切口的剖宮產術中或開腹止血時,子宮按摩或宮縮劑無效的宮縮乏力性出血,胎盤因素或凝血功能異常的產后出血。

2.手術步驟(圖3-8,見彩插)

(1)將子宮置于腹腔外,行子宮壓迫試驗,經壓迫后子宮出血明顯減少,則成功可能性大,充分下推膀胱腹膜返折。

(2)用可吸收線在子宮下段橫切口側緣下方3cm距右側緣3cm處(A點)垂直進針穿入子宮前壁,在子宮切口上方3cm處(B點)出針,縫線環繞宮底壓在距子宮側緣約4cm處,并下達正對切口的子宮后壁(C點),穿過后壁進入宮腔并自另一側正對切口的后壁(D點)出針。相反的方向縫合左半側(E、F點),助手用雙手對子宮前后壁持續加壓的同時,慢慢將兩側的線頭向一起扎緊打結,使子宮呈縱向壓縮狀,線結位于切口中線的下方。

(3)觀察若效果明顯,常規縫合子宮下段并關腹。

圖3-8 B-Lynch縫合

3.并發癥

較罕見,主要是縫合線滑脫和腸管套疊;子宮壞死;盆腔粘連和宮腔粘連。

(商 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锡林浩特市| 彭水| 安岳县| 五河县| 安顺市| 霍邱县| 玛沁县| 陆丰市| 南安市| 石泉县| 莱西市| 枣阳市| 都江堰市| 尼木县| 景德镇市| 嵊泗县| 古丈县| 凤城市| 兴隆县| 盐源县| 常宁市| 丹东市| 手游| 通渭县| 乌拉特前旗| 靖安县| 樟树市| 靖宇县| 木兰县| 屏东市| 修文县| 平罗县| 英山县| 荃湾区| 河北省| 巴楚县| 鄱阳县| 农安县| 黔南| 科尔| 准格尔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