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炎帝最后的腳步

炎帝,號神農氏,人身牛首,為華夏始祖神。在民間一直傳頌著炎帝制耒耜、種五谷、嘗百草、治麻布、做弦琴、削木弓、制陶器的事跡,為中華民族締造了最初的文明,對農、工、商、醫、文等各領域都有卓越的貢獻,一直受到后世炎黃子孫的敬仰和祭祀。相傳炎帝以身試藥,一日而遇七十毒,某日炎帝遇到了一種葉片相對而生的藤,開著淡黃色的小花,他摘了幾片嫩葉放到口中品嘗,剛嚼碎咽下,就毒性大發,還沒來得及吃解毒藥,炎帝的腸子就已斷成了一小段一小段的,這種藤就命名為斷腸草,而最終炎帝神農因誤服斷腸草而中毒身亡。炎帝身故之后葬于湖南炎陵縣,史料記載最早見于晉代皇甫謐撰寫的《帝王世紀》:“(炎帝)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長沙”,宋代羅泌撰《路史》進一步詳細記錄:“崩葬長沙茶鄉之尾,是曰茶陵?!?/p>

除了作為華夏始祖神的炎帝神農外,炎帝也作為世代部落的首領沿襲稱號?!妒酚洝の宓郾炯o》載:“神農氏衰”之后,有炎帝、黃帝、蚩尤三大諸侯爭戰。炎、黃“三戰”,最后炎帝戰敗,戰敗之后炎帝部族開始向南遷徙而到湖南,衡陽、耒陽多地都留有炎帝部族的身影,最終炎帝部族主支到了長沙之尾的茶陵,死后炎帝遂葬于茶陵,即現在的炎陵縣。為何炎帝部族會擇茶陵而棲?唐代陸羽在《茶經》中說到:“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神農本草經》云:“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因而神農也被尊稱為茶祖,其后人也尚茶。而茶陵此地,陸羽云:“茶陵者,所謂陵谷生茶茗焉”,《元和郡縣志》載:“茶陵縣,南臨茶山,故名”,茶陵氣候、水地適宜茶葉生長,是我國最早以茶為名作縣的行政區,以茶聞名,所以不難看出為何炎帝部落遷徙至炎陵定居。且“陵”指帝王的安葬之地,可看出炎帝安葬于此。羅平為其父羅泌所著《路史》作注說:“今陵山尚存二百余墳,蓋妃后親宗子屬在焉。”,由此可見炎帝子嗣在湖南炎陵的興旺。

一、炎陵其地

從炎帝生平事跡及部族遷徙軌跡可看出炎帝與炎陵此地淵源頗深。炎陵縣,戰國時期屬楚國地域蒼梧郡蝶縣,秦滅楚后屬長沙郡攸縣,漢代屬長沙郡茶陵縣,之后隨著朝代的迭起行政區劃分不斷變更,至唐朝,重新設置了茶陵縣。北宋時仍屬茶陵縣,南宋嘉定四年析茶陵軍康樂、霞陽、常平三鄉置酃縣,直至1994年,因“邑有圣陵”——炎帝陵,報經國務院批準,酃縣改名為炎陵縣。

神農園

炎陵縣地處湘東南邊陲、井岡山西麓,全縣總面積2 030km2,其中山地面積占總面積的86.9%,自然生態環境優美,炎陵城北面是綿延的山峰,像巨龍盤旋在北面,依山向陽,地處“龍脈”,是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此外,炎陵縣是湖南省文物大縣,文物數量多、等級高。根據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確認,炎陵縣共有已知文物點243處,已公布的文物保護單位61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人文景觀豐富。炎陵縣有許多山水地名,留下了炎帝的足跡與傳說,其中最為著名的景點為炎帝陵。炎帝陵自宋太祖乾德五年建廟,迄今已有千余年歷史。此外,還有湖南最高峰神農峰,以及傳說中炎帝神農采藥的神農谷(桃源洞),其間留有神農腳印、洗藥潭、搗藥臼、藏藥洞、曬藥臺等勝跡。在炎陵的民俗文化中有“吊鯉子茅”“春分趕社”“植杖踩田”“抬狗求雨”“火龍燒蟲”“嘗新賞狗”“逢圩趕場”“過年息民”“崇火祀灶”等民俗活動,皆與炎帝神農密切相關。

當前除去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炎帝陵外,陜西省寶雞市渭濱區神農鄉、山西省高平市故關村和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也打造有炎帝陵。陜西炎帝陵位于常羊山,傳說炎帝母親登常羊山時,看見神龍,受到感應生下炎帝,幼時的炎帝常在九龍泉沐浴,后人就在此修建陵廟祭祀。山西炎帝陵被稱為“皇墳”,傳說這里是炎帝神農嘗五谷的地方,后人就在此修陵廟祭祀。河南炎帝陵是炎帝朱襄氏的陵墓。根據《辭源》援引《呂氏春秋》注釋:“朱襄氏,古天子,炎帝之別號也?!?/p>

炎陵祭祀

百龍祭始祖

在眾多炎帝陵中,炎陵縣炎帝陵最為正統。自漢代起,祭祀炎帝遂成習俗,宋乾德五年建炎帝陵后,朝廷官府祭祀炎帝神農的活動均在炎陵縣炎帝陵舉行,至清朝末年,歷代帝王祭祀炎帝陵200多次,香火不斷。炎帝陵碑廊中存放的56座官祭碑文,多是皇帝親下御旨,祭祀規格極高。新帝即位,要遣官到炎帝陵祭拜昭告天下,以正其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黨和國家領導人也多次前往視察與祭拜,直至如今炎陵縣每年都會舉行祭祀大典。江澤民同志親筆題陵名——“炎帝陵”,胡耀邦同志題寫了“炎帝神農氏之墓”墓碑,陳云等中央領導先后為炎帝陵題詞。由此可見,炎陵縣炎帝陵具有權威性與正統性。此外,炎陵縣炎帝陵有著深厚的民族認同感、影響力及感召力。港澳臺同胞及海外僑胞、各單位及民間群眾絡繹不絕地前往炎陵縣炎帝陵祭拜,1988年以來,共有1500萬人次的海內外炎黃子孫前來尋根祭祖,每年清明節期間,來炎陵致祭者殺雞累數百,炎帝陵附近溪水都為之染紅了。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夫仙與龍且然,況帝王托跡之處哉!炎陵縣擁有獨特的資源優勢、獨有的文物名勝,風景與人文的交匯,歷史和今天的交融,自然天成造就了炎陵的人杰地靈,炎陵縣炎帝陵已成為華夏子孫尋根祭祖的民族圣地。

二、弘揚炎帝文化

炎帝最后的腳步停留在炎陵,長眠于炎帝陵,受世世代代炎黃子孫的敬仰與祭奠。炎帝陵作為炎帝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炎帝文化的象征,是炎黃子孫的精神寄托之地,我們要開發好炎帝陵景區,講好炎帝陵的故事,弘揚好炎帝文化,傳承好中華傳統文化。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小康社會的建成不僅要經濟跟上,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同時文化建設也要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炎帝陵景區作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同時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炎帝陵祭典更是被收錄于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有著優美自然風光的同時也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展示地與傳承地。發展炎帝陵文化旅游,在促進地區經濟發展的同時能豐富百姓的精神文化,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需求。目前,炎陵旅游客源市場已拓展到全國20多個省市及東南亞地區,但客源以散客為主,自駕游散客占游客總人數的80%以上。要加大官方宣傳力度,運用新媒體展開網絡傳播,挖掘炎帝文化內涵,開展具有鮮明特色的旅游主題及旅游線路。

一是祭祖旅游。開展炎黃子孫尋根之旅,與各地炎帝故里、遺跡聯合宣傳,追尋炎帝的足跡,了解炎帝生平事跡。當前,炎帝陵創作了《祭炎帝》《我根是炎黃》等祭祖曲目,編創了《八佾舞》《炎帝》等祭祖舞蹈,編排了《炎帝頌》《炎帝》等大型舞蹈情景劇,要將這些表演常規化,讓參觀者能在不同時間段欣賞到節目,感受到炎帝文化的魅力。

二是愛國旅游?!痘茨献印ぶ餍g訓》言:“昔者神農之治天下也,神不馳于胸中,智不出于四域,懷其仁誠之心?!毖椎垡恍臑槊?、甘于奉獻、敢于犧牲的赤子之心值得世人尊重與學習,加之炎陵縣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有全國首家紅軍標語博物館、萬壽宮、洣泉書院等革命舊址,可以打造紅色旅游路線,凝聚愛國情懷。

三是中醫藥文化旅游。神農嘗百草,始有醫藥,炎帝是中華民族和農耕文明的始祖,也是中醫藥文化的始祖。打造炎陵神農中醫藥文化紀念館,展示炎帝與中醫藥的歷史淵源,講述中醫藥的起源與發展,讓炎帝陵成為中醫藥文化科普宣傳基地,并借助炎陵縣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優勢——亞洲第一氧吧神農谷國家森林公園來打造中醫養生產業。

習近平總書記說:“只有堅持從歷史走向未來,從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我們才能做好今天的事業?!毖椎畚幕侵腥A文化血脈的根脈,我們從炎帝的文明開始延續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傳承與發展。我們同為炎黃子孫,血脈相承,對于炎帝文化有著強烈的認同感,弘揚炎帝文化能夠激蕩起中華兒女的民族精神、愛國情懷,增強民族自信心與凝聚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終將在一代代炎黃子孫的不懈奮斗中得以實現!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川市| 大关县| 丽江市| 仪陇县| 吴川市| 彰化县| 应用必备| 大同县| 托克托县| 巴青县| 嘉义县| 扶风县| 宾川县| 通州市| 育儿| 高雄县| 股票| 合水县| 舟曲县| 水富县| 民乐县| 和硕县| 大名县| 嘉禾县| 莲花县| 墨竹工卡县| 右玉县| 拉孜县| 汕尾市| 额济纳旗| 奉贤区| 全南县| 金门县| 菏泽市| 资溪县| 建德市| 正蓝旗| 钟祥市| 民县| 仪征市| 沾益县|